浅谈软交换技术及维护经验

2012-08-15 00:54高华
科技视界 2012年14期
关键词:中继号码网关

高华

(河南铁通业务支撑中心网管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52)

0 前言

在传统的基于TDM的PSTN网络中,提供给用户的各项功能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随着用户对语音多媒体业务要求的提高,为解决用户多样性的需及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性,顺理成章的通信行业提出了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

1 软交换技术介绍

1.1 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是典型的为分组网的语音目的而设计的技术实践手段。软交换是NGN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除了自身可以提供基本的呼叫业务以及简单的补充业务以外,软交换设备还可以通过与业务层设备应用服务器、SCP的协作,向用户提供补充业务、传统智能业务以及多样化的第三方增值业务及新型智能业务。

1.2 软交换协议

软交换技术区别于传统PSTN交换机协议简单的特点,软交换技术所涉及的协议比较众多:呼叫处理协议ISUP、SIP-T、H.323等;传输控制协议,包括TCP、UDP、SCTP等;媒体控制协议 H.248、SIP、MGCP等;业务应用协议 INAP(CS2)、LDAP、RADIUS;维护管理协议,SNMP;局域网协议TCP/IP协议族。

1.3 软交换系统组成及网络结构

软交换系统由多种设备组成,主要包括软交换控制设备、媒体网关、信令网关、接入网关、应用服务器等以及综合接入设备(IAD)、SIP终端等终端侧设备。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在组建基于软交换的网络结构时,必须考虑到与其它各种网络的互通,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如下:

整个网络分为四层:业务/应用层、控制层、核心传输层/承载层、媒体/接入层。每一层的主要设备及功能:媒体/接入层:主要指与现有网络相关的各种接入网关和新型接入终端设备,完成与现有各种类型的通信网络的互通并提供各类新旧通信终端到 IP核心层的接入。主要设备有 TG(Trunk Gateway)中继网关、SG(Signaling Gateway)信令网关、AG(Access Gateway)接入网关、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核心传输层/承载层:主要为软交换提供网络承载及传输通道。控制层:完成呼叫的处理控制、接入协议适配、互连互通等综合控制处理功能,提供全网络应用支持平台。主要设备是软交换控制设备。业务/应用层:主要为网络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提供面向客户的综合智能业务,提供业务的客户化定制。主要设备有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从网络结构分层中可以看出,软交换设备位于控制层,较好的实现了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媒体处理相分离的功能。

2 软交换维护经验

2.1 数据配置方面的经验

1)新增一台IAD/PON综合接入设备时,需要对以下这几方面数据配置进行注意:

(1)认证方式:根据接入设备网络环境的不同,认证方式有:MAC认证、域名认证、IP认证等。鉴于不同的认证方式,所以在配置数据时,节点上配置的认证方式一定要和IAD设备上的配置的认证方式保持一致。否则接入设备就不能与软交换控制设备进行正常的联通;

(2)属性配置:节点上的缺省属性配置一定要配置,否则会造连接正常的控制设备下挂用户无拨号音;

(3)RTP资源配置:要根据设备的端口数量给予配置,并且节点RTP资源与接入设备RTP资源配置数量要一致。否则会造成用户拨打电话是占用到不同步的RTP资源时不能正常接续,用户侧听忙音。

2)新增小交联选群和虚拟群及号码分析子时的注意事项:

(1)增加小交联选群用户时,对是否参加联选项一定要是,否则增加的号码不起作用;

(2)新增加虚拟群时填入的号码分析子一定要与拨号规则要求的号码分析子相对应,或者在增加虚拟群用户时填入的号码分析子也要与拨号规则要求的号码分析子相对应;否则用户不能按照拨号规则正常拨打电话;

(3)用户号码数据的配置一定要对应到拨号规则要求的号码分析子;

(4)增加新的号码分析子时需要注意号码图表的配置,合成的号码图表一定要体现出群字冠和小号拨叫规则。

3)其它数据配置经验:

(1)对于有要求使用POS机刷卡的用户,要对应配置业务控制媒体数据;

(2)如果用户是虚拟群用户并且设置有出群字冠的情况下,在进行用户新业务呼叫转移数据设置时,一定要在前转时设置出群字冠;

(3)新增一条中继电路,除了在软交换控制设备上配置数据,一定不要忘记在信令网关上对路由关键字进行配置;新增中继群时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对中继群计费类别要设置为出向计费/入向不计费;

(4)在更改软交换系统容量时,一定要使系统协议处理单板有70M的空闲内存空间。

2.2 故障处理方面的经验

1)接入设备注册正常但拨打电话不成功听忙音,呼损观察原因显示为 “解码时不能转化EV_PD_GetTidFromTerm接口调用失败”或“没有用户与通配符匹配”,故障原因一般为TID的数据资源配置有问题,一种原因是接入设备与控制平台节点上的数据资源写入方式不同另外还有一种原因是双方配置的数据资源数量不一致造成。

2)SIP协议的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会断线,信令跟踪发现在通话过程中,SS给该终端发链路检测消息,该终端回一个错误消息,原因是该种型号的SIP终端不支持链路检测消息,在ss侧把链路检测关掉后正常。

3)用户拨打电话过程中语音质量断断续续或有回声,语音质量的好坏与网络质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都会与网络质量有关,要查看延时和丢包情况,及时调整提高网络质量。

4)软交换用户出现不显来显时,首先在保证新业务数据配置及话机正常的情况下,有一种可能就是接入设备软件版本较低,需要对版本进行升级。

5)传真问题处理经验一则,传真业务的发送同样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在无网络延时和丢包的情况下,传真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媒体抓包分析双方传真的配合,并要要保证协议传输符合规范。

6)用户拥有国内长途权限,但无法拨通长途电话语音提示该用户无此权限。一方面要检查该用户的用户权限及呼叫权限模板,另一方面要检查中继群的呼叫权限发现中继呼出权限没有勾选中继出SS国内呼叫选项。在无特殊要求时,中继群的呼叫权限不要做任何限制;要注意呼叫权限模板里的用户呼入权限/中继呼出权限要具备全部呼出权限,防止中继群上误配置了呼叫权限限制。

3 结束语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已无法适应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于一体的全开放的网络发展趋势的要求,传统的交换网向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已势不可挡,软交换仍在不断完善、发展中。软交换将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性技术,可以对PSTN向分组网络的过渡提供无缝连接,软交换的出现,在网络开放性和可编程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代表了网络发展的方向。

[1]陈建亚.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M].北京邮电出版社.

[2]赵学军.软交换技术与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中继号码网关
说号码 知颜色
一个号码,一个故事
猜出新号码
面向5G的缓存辅助多天线中继策略
中继测控链路动态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Nakagami-m衰落下AF部分中继选择系统性能研究
一种实时高效的伺服控制网关设计
基于Zigbee与TCP的物联网网关设计
一种新型多协作中继选择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