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妙”治面瘫

2012-08-15 00:45林军庭
中国蜂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风池穴合谷面神经

■ 林军庭

(作者林军庭单位为北京至阳燎原中医技术研究院)

“神”:见效太快,痊愈太迅速;

“妙”:别人都不这么做,而我却这么做,并且疗效非凡。

1 症状

面瘫,常见病之一,西医称“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本病是指面神经已受损所造成的面瘫。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瘫痪和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两类。这里介绍的是周围性面瘫,即由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起病前,部分人有受风寒或病侧耳后受风吹的病。一般发病突然,初期患者耳后疼痛不舒,继之出现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闭目不全、不能皱额、蹙眉、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鼓腮漏气,嘴角向健侧歪斜。人中偏向健侧,口角流涎,常有含物滞于病侧面颊与牙龈之间。

2 治疗法则

点压健侧下关穴3分钟以上,点压时向颧骨斜上用力,用力以患者的承受度为限,点压后蜂针点刺,或用笔者倡导的“经风神”酊(含蜂毒、蜂胶、中药)揉涂或加治双侧风池,(各对准对侧太阳穴用力)双侧合谷(垂直用力)。现场显效80~85%以上;若治疗及时,治疗最多三次而愈。

3 临床医案举例

2010年3月底,笔者在太原调研,应北京某蜂产品公司董事长之邀,改道北京:左侧面瘫,治疗半月疗效不显,面瘫区间的穴位用钢针扎遍。当时我分析到:治患侧不效,我为什么不能治健侧,于是左手点压患者右侧的下关穴,方向和力度及时间都到位了,现场点压将近4分钟后,我随即手取蜂针点刺。 发现患部已好转80%,患者也感觉轻松多了,接着按上文的方法医治,疗效理想。

4 医理及机制

为什么取健侧?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通过免疫防御、免疫自稳以及免疫监视三大功能来保持机体的相对稳定,其中免疫自稳消除自身抗原,稳定机体环境。而我采取治健侧下关穴,即是基于此原理着手,启动并平衡患侧免疫力功能,则迅速达到人体自身三大功能中平衡功能的作用而使病状显效。

取穴:下关穴、合谷穴、阳经穴、风池穴,辅以“面口合谷收”口诀,面瘫在中医角度为风症,其致病与风寒密切相关。风池穴有祛风散寒、调节神经、以阳促阴的作用。

点穴:实施“通则不病”的原理,蜂针点刺,无须直制,这里有蜂毒对机体免疫系统作用的功能。

分析并治其病因,所以这里强调无须治阿是穴:阿是穴是病理信息或曰“机制”。不治阿是,而症状消失是最好的治疗。此理念为蜂疗穴位开辟了一条有理有利的通道,这一点做到很简单,要想到可不容易。

5 小结与推论

正因为如上不少病例的临床,笔者总结并提出了辩证十大诊疗理念,如:强调祖国医学的人体整体观,病情是人体整体的,一般从患者薄弱局部突破而产生症状(发出信息)。千万别认为症状在局部就是局部的病,应把握全方位调整的理念。那么,运用经穴治疗就必须提倡左病右治、上病下治、内病外治等治则,其中强调患侧的病症须治其在健侧的对称点(区)。不提倡治阿是穴(或痛部),即是指“以痛为腧”的观点是不太可取的了。

猜你喜欢
风池穴合谷面神经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风池穴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
驱睡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