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两投入、两建设”全面提升五保供养工作水平

2012-08-15 00:44张登泉韩梅冬
中国民政 2012年6期
关键词:莱芜市敬老院乡镇

张登泉 韩梅冬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以深入开展敬老院“等级评定”工作为契机,全面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强化后续管理,抓好长远发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呈现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日常管理逐步规范、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敬老院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率越来越高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莱芜市加大对敬老院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于2008年全面完成乡镇敬老院改造任务,全市20处乡镇敬老院全部实现新建,总投资1.2亿元,总占地面积360亩,总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房间1870余间,床位3000余张,所有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能力都达到90%以上。

二、加大经费投入,构建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莱芜市多渠道筹集五保供养经费,确保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一是保障五保对象供养经费。莱芜市从2006年建立起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五保对象供养经费由市、区、镇(街道)按照1∶1∶1的比例负担,实行区级统筹、社会化发放。二是保障工作人员待遇和五保对象医疗经费。莱芜市将五保供养机构工作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并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险。建立起了五保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农村医疗救助政策对五保对象大力倾斜,资助全部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五保对象患小病在敬老院医务室治疗,医院门诊费全部由民政部门直接与乡镇卫生院结算,住院费用先由新农合报销,剩余部分全 部从医疗救助资金中解决。三是保障冬季集中供暖经费。为确保敬老院冬季集中供暖,各级提前下拨资金,敬老院及时检修设备,采购供暖所需煤炭。四是发展院办经济。各乡镇敬老院充分发挥敬老院现有资源优势,通过承包、租赁、代种、联合等多种经营方式进行创收,实现以院养院。

三、注重软件建设,提升五保供养管理服务水平。为使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突出抓好三个主要环节。一是抓好制度建设。出台《莱芜市乡镇敬老院管理服务暂行办法》,对敬老院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管理服务等进行规定。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坚持乡镇敬老院院长从镇政府在职工作人员中选聘,其他工作人员按与供养对象1∶10比例配备,由镇政府向社会公开招聘。三是抓好管理服务。为营造温馨和谐安全的家庭式环境,敬老院全部安装了紧急呼叫系统,工作人员随叫随到,确保老人发生意外时能及时得到救助。

四、注重安全建设,维护敬老院正常秩序。为杜绝人为安全事故发生,莱芜市建立健全乡镇敬老院安全管理制度。一是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织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常识学习和培训,对供养人员进行安全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制定和完善安全保卫、外出请销假、值班检查、夜间巡查和外来人员登记等制度,建立警务室、成立巡逻队与辖区派出所开展警民共建活动等措施,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预案,落实防水、防火、防盗、防漏电、防食物和煤气中毒等防控措施。同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常态机制,各乡镇每月到辖区敬老院检查一次,市、区民政部门按季度组织人员到敬老院进行安全检查。

猜你喜欢
莱芜市敬老院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何 晓
任 帅
敬老院的微笑
乡镇扶贫印象
爱心送到敬老院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