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人文化班级管理模式

2012-08-15 00:51张斌张军丁凯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班集体后进生集体

◆张斌张军丁凯

(山东省青州市夏庄初级中学)

浅谈新形势下的人文化班级管理模式

◆张斌张军丁凯

(山东省青州市夏庄初级中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外界影响,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很难形成,因此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人性化制度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都是班集体的主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集体的形象。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了选出学生心目中的人选,我让学生自己选举班委,选出后,由我、班委和全体同学一起讨论制定我们班的班规、今后的努力方向(争创校级优秀班集体),经过这一活动,既使学生参与到班集规划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律、自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的个人社会化。

二、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使班级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班级是个共性,但也是由学生个性组成的。抓准班级情感支点,必须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以一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以一切方面了解人。”要想对学生施加正确的教育,首先必须了解、熟悉学生。

三、以情感教育拉近师生距离,坚持以爱动其心,以情感其人,以德服其班

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所至,金石为开。”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中学生的情感已接近成熟,具有区分善恶是非的能力。只要你尊重、热爱他们,他们就会投桃报李,给你以尊重。在教学中,常有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是不足取的。这样只会激化矛盾,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严恶学习,不配合班主任工作。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只要教师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就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教师的要求就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实行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要想管好学生,自身素质必须过硬,能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所以,做为一名班主任,自身要戒烟、不酗酒,不参与赌博活动,仪表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化妆,课上、课下要文明,不吐脏字、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平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在音、体、美、书法绘画等方面,博学多才,堪作表率。课间、自习课要经常深入班级,只有和学生经常接触,才能了解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中的问题。同时也能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和学生打成一片。把看到的、听到的,归类整理,加以记录。学期初要制订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以便有条不紊的按计划管理班级。同时,还要分批分期地对好、中、后进三类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人们常说:“慢火见味道”,有些话当众说,学生很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背后慢慢开导,才会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敢说真话,敢于曝光自己。这样,教师才能对症下药,让学生从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多看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管理班级的艺术,学人之长,才能使班主任的思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地管理班级。从背后向学生家长、班中学生、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包括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背后往往能了解许多课上、课下了解不到的情况,例如赌博、早恋等。

为了让班规得到有效实施,要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个好的领导者,不是事无具细,一抓到底,而是擅于一级抓一级,层层管理、步步落实,班干部是学生的自然领袖,对其他学生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示范作用。抓好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对班级学生凝聚力的培养

首先,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委领导班子。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其次,要使班级有较强的凝聚力,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要极度关心。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再次,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六、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一个班级的优生毕竟是少数,中等生、后进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由此看来,如何对待中等生、后进生问题,中等生、后进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对加强班级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1.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后进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后进生也是学生,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教师在对待后进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厚爱后进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如果在后进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后进生的进步和发展。

3.爱心为源、奉献为舟

对后进生,我不但用真诚爱心接近师生的心灵距离,而且还通过“赏识教育”,细心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进行有效的转化。我班的王×同学,他虽然不聪明,但他愿学习,可是家庭作业又总是不爱写。我了解他的情况后,学习上及时鼓励点拨,他犯错误的时候,我总是耐心讲解,以情感化他,以理说服他,渐渐地,这名学生真的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知道如何听讲了,家庭作业也按时完成了。

从辅导后进生的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受到,这类学生最需要的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那样,他们的学习成绩得到普遍提高,有些“问题学生”还会成为学习标兵先进个人等。

猜你喜欢
班集体后进生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我爱我的班集体
警犬集体过生日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