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2-08-15 00:51◆李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周长习题意识

◆李 伟

(长春市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李 伟

(长春市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教师要真正成为引导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努力把课堂打造成“问题课堂”,培养学生乐问、善问的习惯,让问题伴随学生快乐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角色转换 画脉络图 温故前题

自古以来,大家都知道学问学问就是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自不必说。但数学学科实际上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东北师范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就曾说过,孩子在十岁以下不存在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数字和符号的抽象性也不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所以我觉得在数学学科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设计较好的情境,也就是先给学生一个台阶再让他上楼。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所教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不需要许多心理努力的情况下发现矛盾,从而真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质疑问难的欲望,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这学期我在练习课上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我觉得练习课是学生觉得最累,最没有兴趣的数学课。如何在练习课中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就要让老师费一些心思了。

下面我简单举几个例子谈谈我的做法。

做法一:角色转换。如图形的周长计算无论在学习新课和在复习课时,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总是算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理解,特别是现在的三年级学生年龄普遍比以前的学生小一岁,尽管在学习新课时老师想尽了一切方法让学生明白周长的意义和怎样求周长,可是事实上他们对周长的理解并不是很好,在做题时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多数学生不乘二,有一些学生当给周长或宽求长时,无论你怎么讲他当时会,过几天还是忘,所以在三年级的图形周长的复习课中,我在复习题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根据平时学生出现的错误,复习课前我进行了一个小调查,让学生自己在题纸上写写关于求长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也就是说,你能求出给出什么样条件下的我将长方形的周,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我归纳出四个方面,我们共同研究讨论,然后分成四类,并小组讨论起名字。我们将长方形周长的习题分成四大类,最后为之起了名字:“直接求”“间接求”“逆向求和组合求”。设计出来问题后,我并没有直接给学生出示例题,而是将这四个问题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我创设带有趣味性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天我们换一个角色,根据黑板上我们共同研究确定的四个问题,我们分成四个活动小组,每一个小组一个问题,由你们自己来编相应的题我来解答,看一看哪个小组能把老师考住?你们愿意出题吗?”问题一抛出,学生的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根据小组的问题,开始编题,在活动期间,如“逆向求和组合求的小组出现了疑惑,然后请教老师答疑,我想这就是他们做题错的原因,这个原因如果老师直接给指出,学生还是记不住,在交流过程中老师指点给他们,首先在理解层面有提高,其次在记忆方面能够记得牢,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使学会生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学生在这节复习课上当他们看到这四个题目的时候,心里一定存在很多疑问,这些疑问与之前的学习点相结合,就会形成新的问题。果然这节课学生自己设计的每组习题大多数都能围绕命题,课堂效果很好。

做法二:画脉络图。如“年、月、日”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也不是很好,概念多,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在复习中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课上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复习“年、月、日”这个单元时,我们设计了一组让学生感兴趣的枝杈式图形,即在“年、月、日”这三个字下面画出相应量的竖条。如“年”下画两条,“月”下面画三条,“日”下面画两条。面对这组图形。学生兴趣十足,相应的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于是一节课中各种有关时间的问题都被提出并解决。

做法三:每周上一次提问题的课。即学习一段时间可就这个单元中的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总结出来,大家解决。或者在课余时间找到的不明白的习题进行课堂交流。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问问题,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这个做法一开始学生比较被动,不知道自己从哪一方面去说,我先是引导,鼓励孩子说,学生慢慢地学生会提问题了,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提问的勇气,同时也补充了数学书习题少的不足,这样的课也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反思的能力,总结的能力。最开始时,我先给学生一个表,内容是具体的哪一个单元,通过小组在一起概括所学到的知识点,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提出问题。

我认为教师要真正成为引导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努力把课堂打造成“问题课堂”,培养学生乐问、善问的习惯,让问题伴随学生快乐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以上是我这学期在练习课中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实践,有不到之处还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猜你喜欢
周长习题意识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