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 00:51鲁旭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信息技术

◆鲁旭霞

(新疆轮台县中学)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鲁旭霞

(新疆轮台县中学)

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化难点,展现过程,强化认知;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四个方面,谈了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教学已广泛进入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使知识信息来源更为丰富、容量更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第一章第四节《从不同的角度看图形》,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云雾缭绕的庐山,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同时打出两行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并配以抑扬顿挫的朗诵,非常容易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入了新课。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时,从网上和一些教学光盘搜寻到许多精彩、漂亮的图案让学生欣赏:有卡通、建筑、商标、道路、风景名胜;有体育器材、球类、服装、家庭用品;还有七巧板、几何体、优美的数学曲线等,琳琅满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学习《生活中轴对称》时,利用网络展示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又利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将一只蝴蝶框定放大成为平面图形;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直观地表现三线合一的现象,让学生从感官上区别具体概念,加深记忆;运用《几何画板》指导学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积变形课件,引导他们由此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抽象概念形象化,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织起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

《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的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得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例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在屏幕上作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学生亲自体验过后印象尤为深刻,对于“三线合一”这一性质的理解也更透彻。

三、简化难点,展现过程,强化认知

教育的艺术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情感的闸门一旦开启,教师就要因势利导,使其在不断的激励中得到陶冶和升华。在七年级(上)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事先让学生准备了用萝卜和橡皮泥做的正方体,一个模型只能截一次,截完后难以再还原使用,使多同学只能截出三角形和四边形,全班仅有一个同学截出了五边形,六边形没有人截出来,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虽然我也用了一个较大的模型当场给学生展示了五边形、六边形的截法,但好多学生仍然截不出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过后我找到了与教材配套的“2+2”智能教育平台新世纪课程资源后,利用计算机当场给学生演示生动、直观,学生不光能看出怎样截才能利用到五个面、六个面截出五边形和六边形,更能很快明白为什么截不出来七边形?这样一来,不光在教学中省时少力,使学生一进入初中感到材料新奇,更恰当地化解了本节的疑点和难点,使学习内容小解过程与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在讲《你今年几岁了》这一节课时,借助多媒体体现出树苗生长的过程,借助这一过程,更加形象主动,对解决问题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而在讲《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演示点的坐标的确定过程及线的移动过程,使学生在动与静的对比中,在理性与感情的交流中,在抽象与形象的转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了对知识理解。

四、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的使用技能

一位知识再渊博的老师,也不可能是全能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借助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不断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那么他的业务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真正能成为一位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的好老师。特别是在中考复习过程中,网络资源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能在网上学习到最新的复习方法,获得网上最新的复习题目,时刻了解到中考最新信息。这对我们数学教学都起到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了他们的主动学习。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到了数学的真谛。虽然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端,但是我们使用过程中尽量做到合理、有效、灵活,使多媒体的效用发挥到及至,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数学课堂教学任务。在可预见的将来,信息技术将会使数学教育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数学教育的面貌将焕然一新,数学教育的实践与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数学教育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多媒体情境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