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爱 收获爱

2012-08-15 00:51王小兰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每节课南风播撒

◆王小兰

(江西省鄱阳县东流湖小学)

播撒爱 收获爱

◆王小兰

(江西省鄱阳县东流湖小学)

不知道是在书香校园长大,还是注定的缘分,我当教师似乎是必然。

我生在教师之家,耳闻目染,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离不开爱。每位教师都应永远把爱摆在第一位。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成为一名教师后,我就暗暗告诫自己:要“洒向学生都是爱”。给每位学生足够的爱与尊重。

爱,是教育杠杆的支点,教师的爱,就像是金子一样,无论对哪一类学生,都不会失去光辉,尤其是对那些惹人头疼的问题学生,更有奇妙的作用。我曾接过一个班,听原班主任李老师介绍,刘××是班上出了名的“捣蛋鬼”,上课随便说话,注意力很难集中,几乎每节课老师都要调停他和同学之间的纠纷:他要么未经允许擅自拿别人的东西,要么重手重脚碰到别人也不肯认错,而且个性强,容易动怒,有几次李老师把他暂时“隔离”——拿一套课桌让他单独坐从而远离同学,但是,待一“放出”后也安分不了几天,同学还是“深受其害。”我教这个班后,发现刘××仍和以前一样,怎么办?对这样的学生用疏远,冷淡,压制等消极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就在我一筹莫展时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一则寓言故事:一个穿大衣的人在路上行走,北风和南风见状,决定来比武,看谁能把那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风越吹越急,寒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的更紧了。而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春光融融,行人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我想到这儿,茅塞顿开:是啊。对待刘××这样的学生为什么要用强制的手段呢?为什么不像南风一样,给他温暖,给他关爱呢?于是我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对他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赞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里和生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不应把精力放在专挑学生的毛病上,因为“毛病会越挑越多绝不是越挑越少”,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上,因为“美的东西越赞美越多越美”。当我们先放过学生的缺点,关心他们的优美时,他们会更加努力,这是为了证明他们是优秀的,也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信任。于是,我对刘××格外倾注了心力。我了解到他父亲远在深圳打工,母亲离婚后从没有看过他。他和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针对他的这种家庭情况,课后,我经常把他叫到身边,有时拿出橡皮擦帮他把作业本的封面擦干净,又把本子的角一页一页地捋直抹平,然后,温和地对他说:“作业本要爱护好,是不是呀?”他听了很羞涩地应了一声,有时逗他说说话,有时请他帮忙做些小事情,他表现出少有的幸福感和高兴劲。课上当我提问时,总会把鼓励、期待的目光投向他,同时加了许多的暗示,渴盼刘××能主动发言。终于有一天,他举起了手,我赶紧请他站起来,请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这时候挨批评从来都是面不改色的刘××,此时却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脸涨得通红。

我知道他在家里缺少温暖,课余时间就多陪陪他,经常找一些科普、童话类的书籍给他看,有时我不经意间问起书中的内容,他都能一一回答,我一阵惊喜,忍不住揪着他的两个耳朵,笑着说:“你怎么说的这么好,你的记忆力太强了。”随着相处日久,我觉得刘××对我很有好感,有时帮我送送文具或收发作业本,我在逐渐喜欢上这个聪明,倔强的小男孩。一次,我摸着他的头,随口问道:“是谁帮你洗的头呀?”其实,他怕是好几天没洗头了。第二天课间,他偎在我身边:“老师。你摸摸看,今天是我自己洗的。”看到他举止神情的变化,看到他主动为班级同学做事,我真感到高兴,此后,他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成熟。

从刘××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真正的教育总是从爱出发的,或者说爱是教育的起点和条件,认识到这点,我们才会在对待班上后进生时,以宽厚的胸怀去接纳他,关爱他,呵护他,像南风一样温和,如春风化雨一样。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耐心细致做工作,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点指责。因此,学生犯错,不急于发脾气,而是调查分析后对症下药;学生成绩下降,不是冷嘲热讽,而是笑脸相迎帮忙找对策;学生情绪不佳,就诚心调制一份心灵鸡汤。他们是我的学生更是我的孩子。一个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当着自己的孩子来教,那么责任心重就多一分爱,一份期盼和等待。就会“情人眼里出西施”般地感到自己的学生是天下最棒的孩子,真心实意地为他好。为此,我使出浑身解数上好每节课,语文课上,注意情境,讲究方法手段,让每节课都有新鲜感新奇感。写字课上,不擅长书法的我悄悄地为他们请来书法高手倾心指导。我孩子的生日,也不忘给全班的学生分糖果,或把他们请到家里切蛋糕,共同分享快乐。正是有了这样的朋友式的感情,放假的学生总是盼着开学,学生毕业九年没有相聚,也还有人问我:“王老师能不能亲您一下?”

关爱如歌,赞美如蜜。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去捕捉学生身上闪现的瞬间火花,为学生奉献内涵深刻的赞美。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我们播撒的爱的种子,就一定会有爱的收获。

猜你喜欢
每节课南风播撒
我会跳绳
南风颂
诡异的偷蛋贼
现代透视眼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播撒助人为乐的种子
南风易逝,醉沉年
播撒在田野里的少年梦
金晖关爱 播撒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