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2012-08-15 00:51王玉青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游戏家长

◆王玉青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幼儿教育中心)

体育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王玉青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幼儿教育中心)

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渗透到体育活动之中,是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通过对幼儿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孩子的体质,达到动静交替、强度和密度协调搭配,发展他们灵活、机敏、协调的动作。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 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能力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体育活动是最让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但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体育活动中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那么,如何在体育体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

一、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选择一些幼儿较有兴趣,但又带有一点危险性的活动内容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自行车是我园幼儿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有一半的自行车是只有两个车轮,因此对不会骑两轮自行车的幼儿来讲就有了一点危险性,那么越是不会的东西,孩子们就越要去尝试。由于平时我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一直不放松,孩子们在玩较有危险的项目时特别地注意了自我保护。

“千般爱护,莫过自护”。幼儿学会自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我们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而适当的让孩子学会在一些活动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2.选择多种形式,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个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的形式

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因此在老师的个别指导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对这些项目有防范意识。有时同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也增强了自己的保护意识。

(2)混龄体育活动中大带小的形式

我园的体育混龄活动进行得很不错,使小、中班的孩子在大班的哥哥姐姐的带领下,逐步地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3)表扬和纠正相结合的形式

由于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护方法,我们不断地加以发扬、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了哪些项目应注意哪些是安全,孩子们的头脑中会不断出现哥哥姐姐在玩的时候的正确姿势及安全玩的方法,从而有意、无意地提高了自身的保护意识。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当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途径

(1)在实验操作中感知

幼儿年龄及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相信那些直观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的事物,于是,我组织和设计了许多孩子喜爱的小实验活动。如《玩沙》中的沙子自由落体,从最低处开始落沙到由高处落沙,让幼儿在玩沙中亲自目睹沙子在最低处落下时没有感觉飘的认识,而到了较高处,沙子开始飘了起来,再到很高处,沙子会飘得更加厉害,看见了这个情景,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讨论时,孩子们一致认为:“以后我们在玩沙的时候一定要当心点,否则沙子弄到别人的眼睛里去是很危险的。”

(2)日常体育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由于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所以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经常发生一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伤害行为,如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的时候会在后面推一把让他荡得高一点,没有想到自己还站在原地会被荡回来的秋千撞伤,每当发现这方面的情况时,我都会立刻帮助幼儿分析这些事情易引起的危害和后果,让幼儿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严重性,增强其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意识。

(3)多听多看多讨论

要让幼儿学会用各种感官去主动感知事物的特征,并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帮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我在班内开设了“讨论角”,里面放有许多体育活动的新闻资料及图片,供幼儿自由讨论。另外,我还自己编制了一些小图片(上面画有人物的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供幼儿判断其行为的对错,从中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还可以请幼儿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其他方法,以便互相学习。我还自制了一些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课件、录象及图片等,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幼儿从不同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4)与家长及时沟通、家园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持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策略,尽可能地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多沟通,互听(互相听取幼儿在家或在园的表现)、互说(互相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和做法)、互相帮助,还可以请在这方面做的好的家长介绍经验,做到家园合作,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得到关注和提高。为此,我时常建议孩子的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解开束缚在孩子身上的“绳”,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头顶蓝天,脚踏草地,沐浴阳光雨露,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玩。

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1.利用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也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和成人一样,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择友原则,交友方式。在每次的全园体育大活动之后,孩子们都找到了许多大大小小及同龄的朋友,有的仍然是自己班的孩子,他们的感情便会随着活动的多次进行而升华。每次活动都会看见那些好朋友都在互相帮助,遇到不安全的时候都会互相提醒并帮助解决,因此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2.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老师教育幼儿的常用的、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应急反应慢、因此常在游戏中产生碰撞现象。为此,在开学初,我们就开展了“跟着××走”等游戏,让幼儿明白小动物都跟着爸爸妈妈,从不掉队,走路时不推挤。知道游戏中不能只顾自己,还要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迅速躲闪。于是我们又和幼儿玩“抢椅子”“大风和树叶”等游戏,提高幼儿的躲闪能力。

我们还通过一些游戏让幼儿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如游戏《小猴摘桃》,就要求幼儿一个个排好队,走过平衡浪木到河对岸去摘桃,在过桥时不能人挤人,不然就会掉到河里去。游戏《拉小车》要求拉车的人注意车子和车子不能碰撞,过马路时要看清是红灯还是绿灯,红灯停一下,绿灯才能往前拉。游戏《我是小袋鼠》是一个运动量很大的游戏,我们则要求小朋友学会感到累了休息一会儿再玩。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对幼儿健康、顺利地成长,避免外界的伤害,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即知识的迁移。但是,教育的效果不是永恒的,也要受当时的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游戏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