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红色旅游发展的推进构想①

2012-08-15 00:49邯郸市委党校谢志军赵翠霞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邯郸市邯郸红色旅游

邯郸市委党校 谢志军 赵翠霞

1 邯郸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优越条件

1.1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目前,全市共有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武安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旧址、朝鲜义勇军遗址、马头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邯郸战役旧址、大名“直南革命策源地——大名七师”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特别是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全国红色旅游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同时,当时的晋冀鲁豫边区共有110多个党政军机关单位驻扎涉县。此外,目前我国重要新闻机构的前身都曾经在涉县驻扎过,其中包括新华通讯社临时总社(新华社前身)、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身)、《新华日报》(太行版)编辑部(《人民日报》前身),这些新闻单位的旧址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大力协助下正在陆续对外开放。

1.2 领导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邯郸市红色旅游的发展。2010年10月份,邯郸市召开了“改革开放从邯郸发源”理论研讨会。会议认真研讨了刘伯承和邓小平同志领导和创建的太行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邓小平在太行根据地时期的经验,对其以后的思想发展非常重要。2011年3月份通过的《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邯郸红色旅游。6月份,由邯郸市主办的“寻小平同志足迹,走改革开放之路”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11月份,邯郸市召开了129师精神理论研讨会。继“寻小平同志足迹,走改革开放之路”活动之后,邯郸市还将开展“抗日烽火,胜利曙光”、“军歌从这里响起”等系列宣传活动。以“刘邓大军的诞生地”、“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摇篮”为核心,叫响“大赤岸”的红色旅游名片,创建具有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红色旅游品牌。

1.3 资源组合良好

邯郸市除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外,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1万年的文明史和3100年建城史,拥有赵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太极文化、女娲文化、磁山文化、梦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全市分布有不可移动文物点53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4A级景区11处,占全省16%。[1]其中,广府古城、赵王城、邺城等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景点大都与红色资源相邻相伴,组合优势非常明显。如129师司令部遗址附近有娲皇宫,与河南林州红旗渠、山西八路军总部等景点也相去不远;市区周围有丛台、黄粱梦、响堂寺、广府旅游区等景点;武安境内有京娘湖、古武当山、长寿村、朝阳沟、东山文化公园等自然生态;大名县古城遗址、天主教堂离市区也不到100公里。

1.4 区位优势独特

邯郸市位于晋冀鲁豫区域中心,具有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纵横、机场通航等综合立体交通优势。现有3条国道(106、107、309国道)、2条高速(京港澳、青兰高速)、3条铁路(京广、邯济、邯长铁路),是全国地市级城市中高速公路密度和通车里程较大的内陆城市,十二五期间,邯郸机场将扩建成4E级国际机场,在已开通邯郸至上海、重庆、广州、大连等航班的基础上,将开通邯郸至北京、青岛、杭州、深圳、成都、西安、哈尔滨等国内主要一线城市的航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力争开通港澳台地区航线和国际航线。石武客运专线邯郸站是石武客运专线上除省会城市外唯一具有始发车条件和地级市中规模较大的车站。高铁开通后,包括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城市和北京、石家庄、郑州、济南等发达城市在内,辐射半径500公里的“2小时经济圈”将为历史文化名城邯郸的红色旅游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 邯郸红色旅游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近几年来,邯郸市红色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一些先进地区,如省外的井冈山、韶山,省内的西柏坡、白洋淀、冉庄等相比,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投入,都存在着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软件建设滞后

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部分。尤其是作为旅游服务重要环节的导游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游客对一个景区甚至对景区所在地区的认识。旅游业界有一句话: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对导游的作用有着恰如其分的评价:“导游是一个窗口职业。很多外国人、外地人到我们的一个景点去旅游,一辈子可能就去这一次,导游员表现怎样,他们的文化素养、文化底蕴如何,对当地历史文化、自然人文宗教、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的了解程度,都通过他们的一张嘴传达给游客。能让游客了解一个景区,深深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美和文化底蕴的深厚,然后传播到全中国、全世界去,导游的作用非常大”[2]。近几年来,邯郸市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了对导游队伍和红色景区讲解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但由于种种原因,邯郸市的导游和红色景区讲解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整体而言,导游和解说员在工作中基本上满足死记硬背解说词,联系实际、现场发挥能力非常欠缺。同时,在邯郸市拥有旅游从业资格证的905名人员中,上岗前接受过专业英语培训的仅53人,工作期间接受过专业英语培训的为零,这严重制约了邯郸景区的影响力和邯郸国际旅游品牌的推广[3]。此外红色景区多是雕塑、画像、文字、实物、图片等,那些力图复原历史、让人产生一定震撼力的视频资料、现代短剧演出还没有。[1]

2.2 缺乏营销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都非常重视对旅游市场客源的争夺,他们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大对本地区旅游资源、旅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但邯郸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无论是思想观念、资金投入,还是宣传方式、工作手段和先进地区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使得邯郸一些重要景点在国内和国际上缺乏应有的知名度。如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山底村的抗日地道遗址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抗日地道遗址,著名电影《地道战》的许多镜头就是在山底村录制的。但现在人们提起地道,首先想到的就是冉庄和焦庄户,山底地道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2.3 旅游资源缺乏整合联动

就一个地区而言,只有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把其他旅游项目和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一个地区旅游整体效益,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由于隶属关系、行政区划和思想观念等原因,一个景区可能要受到城建、文物、宗教、园林等不同部门管理,相邻两个景区可能隶属于不同的县市。由于关系没有理顺,部门之间有时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相互拆台、相互争利,严重地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整合效应与产业竞争力。

3 推进邯郸红色旅游发展的路径

3.1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

在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缺乏已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今天,我们必须把旅游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点。

就邯郸市发展红色旅游而言,一是重点培养高层管理人员,可采取委托重点高校旅游专业代培,到国内红色旅游先进地区学习、交流、挂职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发展。同时,在适当时候,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管理人才。二是大力培养导游和讲解员。目前,在全国60万导游员中,特级导游只有17名,特级导游在一定意义上说比院士更珍贵。为此,我们要把培养学者型导游和解说员作为工作重点。要邀请党史、党建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景区调研考察,为景区发展出谋划策,为景区旅游从业人员举办讲座。同时,邀请作家诗人到景区体验生活,让他们和专家学者一起帮助景区撰写解说词,以此使景区的导游和解说员能够针对不同的参观人员提供不同的解说服务,提高景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三是加强与地方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文化单位的联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与研究。

3.2 整合力量,建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应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整合社科研究力量,成立邯郸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制定邯郸市红色文化研究课题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分工,落实到具体研究人员,加大研究力度,争取每年拿出一批研究成果,为发展邯郸红色旅游提供理论和历史支撑。

目前,邯郸市周边省市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专门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如,邢台成立了冀南革命史编审委员会,山西成立了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员会,山东的菏泽、聊城成立了研究冀鲁豫根据地结构,晋察冀研究机构也多达十几个,他们定期举办研讨纪念活动,出版系列纪念文章、书籍,扩大当地影响。邯郸市作为晋冀鲁豫根据地核心区域、晋冀鲁豫边区首府所在地,应该把建立晋冀鲁豫根据地革命史研究机构尽快纳入市委、市政府议事日程,以此作为研究活动平台,推动晋冀鲁豫革命史研究深入开展,为邯郸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3.3 加强区域合作,共享发展成果

加强区域合作是做强做大红色旅游的必要条件。发展邯郸红色旅游,必须解放思想,走开放型发展之路。首先要加强市内旅游资源整合,把红色旅游与蓝色旅游、古色旅游、绿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如距市区仅25公里永年广府古城,是中国北方惟一的旱地水城,洼淀面积达4、6万亩,长年积水,是蓝色旅游、古色旅游、绿色旅游的完美结合体),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其次,要通过“资源互补、品牌联合”的方式,与周边省市加强合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旅游产品联合宣传促销,从而实现资源、信息、市场、利益的互用互享。[1]今年6月份,由邯郸市主办,广安、百色、黄冈、徐州和深圳联办的以小平同志人生足迹为主题的全新旅游品牌“寻小平同志足迹 走改革开放之路”活动,就是区域合作共赢的一个成功尝试。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景区知名度

旅游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形象经济。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邯郸的红色旅游资源,要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旅游展销会、推介会、交易会等,以此推销邯郸的红色旅游品牌;要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或联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等各种活动,借此提高邯郸红色旅游影响,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邯郸旅游的金字招牌。

[1]杨英法,王全福,李素莲.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探索[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2]齐征.特级导游员比院士少多了[N].中国青年报,2011(11).

[3]张英利.邯郸市对外旅游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邯郸社会科学,2010(3).

猜你喜欢
邯郸市邯郸红色旅游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邯郸在哪里?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