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浅析

2012-08-15 00:51◆陈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法阶段动作

◆陈 召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

大学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浅析

◆陈 召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

一、田径运动教学的一般规律

1.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任务。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任务:使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学习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主要采用的方法:通过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基本了解动作的过程、方法和技术要领。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并初步掌握技术动作。

(2)此规律的特点。学习和初步掌握阶段的特点是:由于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内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现象,条件反射的联系,暂时还不稳定,从而出现泛化现象。表现为动作生硬、紧张、不协调,容易出现一些多余动作。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

(1)任务与采用方法。此阶段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改进和逐渐掌握技术动作。方法:提高练习的难度,通过分解或完整的练习,逐步地克服动作不协调和动作僵硬,去掉多余的动作,完善技术动作;通过反复的完整练习,使学生体会和加强各技术环节之间的联系,逐步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

(2)此阶段特点。改进和完善阶段的特点是:动作逐渐趋于协调、连贯,多余动作逐渐消除,大部分错误动作得以纠正。但动力定型尚不巩固,在遇到新异刺激时,由于精神紧张,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仍可能出现。

3.巩固和提高动作阶段

(1)任务与方法。主要任务:根据个人特点,通过反复练习,进一步完善技术,达到熟练地掌握技术并能运用自如的程度。采用的主要方法:通过重点的讲解、示范,使学生深人地了解技术动作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体会;反复地进行完整技术的练习,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技术评定,提出进一步完善技术动作的要求和方法;通过改变练习的条件,增加练习的难度,组织教学比赛或测验等,不断地提高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

(2)特点分析。巩固提高阶段的特点是:动作熟练、准确、轻松、省力、协调,可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并能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三个阶段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结合项目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还需要培养大学生认识事物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相关规律参与田径运动。

二、田径运动教学认识

1.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顺序

在各类体育运动中,田径运动的项目最多。虽然各类项目的技术结构、场地器材和比赛规则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根据各项技术的难易程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合理、正确地安排技术动作的教学顺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田径运动技术各类项目的教学,一般是按照下列顺序进行的。走:竞走。跑:中跑、长跑、短跑、接力跑、障碍跑、跨栏跑。跳: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投掷:推铅球、投手榴弹、掷标枪、掷铁饼。

2.田径运动教学方法

在大学田径运动的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就是指在田运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主要有讲解教学法与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

三、在大学田径运动中善用教学方法

1.讲解教学法与示范教学法分析

(1)讲解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要领、作用、练习方法及其要求,指导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的一种方法。在田径运动教学中,运用讲解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三点:讲解要精炼、准确,突出教学重点;讲解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讲解要生动形象、口诀化。

(2)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是指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以指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练习。

在田径运动教学中,运用示范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明确示范目的;选择正确的示范位置和方向;运用不同性质的示范,强化正确动作和抑制错误动作。

2.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

(1)分解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就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段进行教学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去掌握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它的缺点是容易破坏技术动作的结构和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

在运用分解教学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划分动作的部分时,要考虑到动作内在的联系,不要改变动作的结构或破坏动作的完整性;要使学生明确动作分解后的各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位置;完整的动作分解后,各部分教学的先后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既可以顺进练习,也可以逆进练习。如跳远技术的教学,可以从助跑开始,也可以从起跳或空中动作开始;运用分解法练习的最终目我是为了掌握完整的动作,所以分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应与完事法结合运用。

(2)完整教学法。完整教学法,就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练习的方法。它的优点是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不会破坏技术动作的结构和技术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它的缺点是不易使学生很快地掌握技术动作中的难点和关键。

中学体育课中的田径运动教学,应以完整教学法为主,在运用完整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教授简单、容易掌握的技术动作时,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后,就可以让学生完整地练习整个动作;在学习动作结构复杂、较难的完整技术过程中,可先突出动作的重点,掌握动作的基础部分,再要求掌握动作细节部分;降低练习的难度和强度。如降低跑的速度,缩短栏间距离,降低横杆的高度,减轻投掷器材的重量等;采用各种辅助性、诱导性练习,使学生体会动作的重点、难点与关键,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逐步引导和过渡到掌握完整的动作。

3.完善教学方法

基于上述四种教学方法,还有条件教学法等适用于大学田径运动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学生清楚认识教学方法:条件教学法的运作程序;条件教学法的运用实例等,让学生得到实际应用。

[1]郭艳.竞技运动教材化中大学女生的期待视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郑雅蕊,孙璞,陈森林,张楠.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教学法阶段动作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动作描写要具体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