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2-08-15 00:51秦春花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动作体育课堂教学

◆秦春花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自主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秦春花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一、引言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从世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来看,需要自主性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出要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学生,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必要的学习机会与经历,逐渐把他们培养成为在认知情感,社会领域结合发展的独立的、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者。体现到体育教学中,就是要充分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改革总的目标所体现出来的是我们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只得到某一方面发展的人。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灌输——接受”式教学

此类课堂教学,大多数是“讲解——示范——练习——评价”。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地去解决。

2.“功利性”教学

教学内容大多以“达标”和竞技项目为主,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体会不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3.“整体性”教学

课堂教学组织以集体练习为主,考核上标准划一,严重阻碍、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自主学习的概念

所谓自主学习,即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参与知识、技能的获取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手段,在获得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他指出人内在的智力过程起源于活动。所谓发展就是个体在活动中不断同化,顺应环境,将外部活动内化为内在的心理结构的过程,个体参与活动是外部活动得以内化的前提,因此没有个体对活动参与,就没有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2.施瓦布的探究式学习论

他倡导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五、自主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创设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激励、期待与挚爱,从而形成课堂合力。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还要注意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消极、自卑、恐惧等心理障碍,在练习时有的同学怕羞,怕做错动作或动作不标准被教师批评、指责或怕被同学耻笑而不敢去大胆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消失,不利与学生自主学练意识的产生。为了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减轻学生紧张的心情和压力,教师就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丰富的感情、科学的教学方法等,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或不规范动作,不当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个别进行纠正,当有一点进步时,及时的给予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促使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大胆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教学实际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达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跳短绳是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我把目标制定成A、B、C三个不同的学习目标,A能非常熟练地跳(包括各种花样跳);B能连续并腿跳;C能摇绳和脚配合着连贯跳几次,让有基础的学生需要选择,基础好的学生选A,而一般的学生选B,有待提高的学生选C,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使他们产生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他们感到“我能行”,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对学生进行领、扶、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向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方面转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通过教师的“教”起示范作用,善于启发,巧用“点拨”,让学生在自主学练活动中及时获得多边的反馈信息,寻找和改进自我学习方法,在不断尝试练习中发现练习的最佳方法,在有效练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全面身体素质,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发挥出来了,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技术动作的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学生出现错误动作后,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从根源着手,由内及外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指导学生积极寻找和运用辅助手段,通过辅助练习逐步纠正错误动作。如教学投掷垒球时,学生掷出的角度很低,在练习中可以投掷前上方设置高2~3米的横绳,要求学生掷出的球必须越过横绳,通过练习逐步纠正出手低的毛病。再次,通过诱导性练习的方法,如教学前滚翻时,对滚翻时两腿并不紧的学生,可在两腿间夹一张纸片进行练习;诱导学生滚翻时必须双腿并紧。第四,运用正误动作对比的方法。在教学中请掌握动作正确与错误的学生进行示范对比,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手段感受动作的要领,明确动作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设置有效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抓住适宜时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体验、思索,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就得到了发展。例如,我在上两年级《投掷》时,提出问题:哪种姿势,投得最远呀?学生在自主练习中会进行比较,原地正面的姿势比在助跑中侧身投的姿势投的近,那么学生得出在助跑中侧身投的姿势投的最远,并运用到练习和比赛当中。

六、结论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毛振明等.体育教学理论与研究案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倪胜勇.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特征及其学练,学校体育,2003.

猜你喜欢
动作体育课堂教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