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2-08-15 00:49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王新桥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物流区域经济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王新桥

物流经济发展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产业经济理论的独立框架模型,产业经济学家认为,产业经济学中对物流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动力是可以存在相互替代和相互协调的可能性的,对于企业的集合能力和企业的发展能力的判断来看,产业经济活动的标准需要一定的评判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性和适应性,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在我国加入WTO后的10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物流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状态保持存在,如果物流发生缺口那么区域经济发展也相应地面临暂时性的“休克”。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反馈、发展目的、发展特征都在区域物流中反映出来。区域物流作为第三方资源传递和保护的一种运输载体可以有效保证收入的获得,换句话说,物流带动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扩大帮助经济体实现了新的飞跃,在国际化舞台上具有新的意义。

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1.1 区域物流的发展基础

区域物流的发展基础包括一些区域物流内部的简单环节和问题,比如区域物流流量、区域物流的供给能力、区域物流的销售能力、区域物流的流量控制能力、区域物流的销售收入能力、区域物流的反馈服务能力、区域物流的协调性能力等,对于这些区域物流所包含的内容和状况可以较完整的描绘出区域物流所接触到的发展现状,对于特性化和个性化的区域物流服务还包括区域物流的保密工作服务。但是无论怎么样,区域物流发展的自我限制机制中始终会包括区域物流需求、区域物流价格、区域物流供给,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代表着区域物流价格对于区域物流需求和区域物流供给的调节作用,而且随着区域物流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经济逐渐完整的发展,区域物流基础系统将更加完善。

1.2 区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作为国际合作和国际关系的调节器,对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动态量化的一种时空关系的合作和运行平台,而且区域经济是世界经济现象与世界地理发展的互相推动作用下的规律发展,它需要地理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共同推动,保持经济文化的互相协调性与发展动力,让区域经济成为理论提供的基础,帮助经济、文化开辟出新的路径,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通常区域经济的特点为区域经济的集团化,比如中国、日本所提倡的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区域、美国提倡的西半球经济区域、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共同体经济区都是区域集团化的体现。其次区域经济还是国际化和科学技术产业化集群的主要载体,科学技术的产业化集群效益可以大幅度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动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非常好的贡献作用,可以帮助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一个国家向国际化靠拢的前进。

2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2.1 区域物流的整合能力

区域物流可以整合区域经济内部的各种资源,利用有效的渠道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内容,区域物流的发展集中表现为区域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区域物流园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人力资源迅速聚集、支柱产业迅速形成、资金迅速密集的特点,物流园区建设中的细节建设有助于区域经济区德健康和可持续化发展,可以降低一定的运行成本,提高物流园区的系统化和规模化建设需要投入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物流管理,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定服务规模的交易一体化系统。区域物流的核心思想和竞争意识就是提高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能够帮助区域经济实现新的飞跃和发展,帮助地区实现新的发展,并且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区域的就业,降低运输成本,实现新的资源配给的均衡,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等等。

2.2 区域物流的扩散能力

区域经济体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依靠区域物流的内部整合资源的能力和可持续运输实现的最终资源配给能力而实现的。在区域物流的发展中,可以引入更多的是提高区域内部物流的扩散能力,对区域经济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扩散作用,可以实现扩散化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式可以建立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模式,目前的物流管理主要是一种物资运输的流通体系,在通过相应的渠道开展相应的流通发展,在成本和运输控制中在流通模式下要有科学化的管理,比如在对待传统的生产型企业中就会依赖物流运输,对于商场发展而言,物流配送的一体化和完整化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占领市场。区域物流的发展和经营依靠一定量的物流扩散和物流转变,从而更好地让区域经济体周边的地区实现经济的发展和飞跃,帮助更多的地方实现经济发展。

2.3 区域物流发展的前进效应

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物流产业的前向效应是指物流产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对需要投入其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技术而形成的关联效应。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物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新原料、新能源、新装备工具等出现的诱导作用,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促进物流产业优化,潜在地增进经济和社会机会。区域物流发展的前进效应就是不断的提高区域经济的内部发展能力,对实现经济发展需要的动力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建议,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前进效应可以顺应实现有效的产业化的经营,提高等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企业的新型发展模式,让物流活动更加顺畅地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 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3.1 区域经济可以提高区域物流的规模

区域经济区域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与区域物流的规模发展形成了相应性的配合,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和内容在区域物流的发展之中可以得到体现,为了更好地将区域经济的规模扩大,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扩大,就要更好地在基础上做到区域物流的有效发展。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有着与其他服务业共同的特点,即需要依附于区域的生产性、流通性产业而存在。区域经济规模越大,区域物流发挥作用的空间亦越大,则区域物流的规模就越大。区域经济越发达,或区域的制造业、商贸业越活跃,物流业也就有越良好的客户群和市场基础,就有大规模发展的可能。

3.2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协调适应性

区域经济的适当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区域物流的对接,在区域协调与发展道路上,区域经济可以帮助区域物流的发展寻找到相应途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层次。通常状况下,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对区域内部的物流发展水平要求也非常高,因为区域经济区内部就需要这样的基础性发展物质条件,反过来讲,区域经济发展不好的地方,相应地也缺少发展动力,对经济发展地区较弱地区的物流水平要求也较差,必备的通讯、交通、仓储等设施都存在不足。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技术、资本、人力、物力以及其他资源的有效对接,在资源的合理和科学的对接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实现最终的区域物流实现方式,对待区域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不断转变区域物流的基础性和稳健性等特点。

3.3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结构一体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离不开区域物流的结构发展,因为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物流结构的发展不能合为一体,就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做到科学合理的发展好区域物流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区域经济的经济规模和速度,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区域的经济结构及其变动趋向对区域物流结构,如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范围、类别、路线及水平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由物流业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后发产业。它是维系区域经济各个部门、产业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纽带,并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双方资源的获得与合理发展,展现出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一定特性,要充分满足两者之间的结构具有想适应性和互补性,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4 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相辅相成和可持续化互相替代性发展的表现,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转变就可以在区域物流中给出一定的探索和研究。这两者之间的互相推动的作用在国内研究就有很多。本文通过借鉴相关观点,分析大量资料的得出了一些看法和认识,认为区域物流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本身又作为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在实现产业化集群和集团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与效果,为了实现未来的区域经济与国际化对接,区域经济就必须实现扩大与创新。在以区域经济为平台和背景的环境要求下,对待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试验,要以理论为依据,以科学化和产业化的背景为基础,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目的而不断努力。

[1]王洪云.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0(11).

[2]王伟,陈伟成,黄莉,封学军.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度量研究[J].中国市场,2010(15).

[3]曹东.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管理,2010(07).

[4]杨志梁,张雷,程晓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5]郭湖斌.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经济计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0年(19).

猜你喜欢
物流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