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12-08-15 00:49昌吉学院李纯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新疆贸易经济

昌吉学院 李纯

1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概况与特征

根据中央“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的指示,与十九省区互补合作加快实施“外引内联、东联西出”战略方针,要体现新疆精神和跨越式发展的新疆效率,就必须积极拓展新疆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也就是说,应加快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1 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略况

新疆的资源供给性经济在发展进程中受要素转换效率的配置约束较小,市场需求和运输能力约束较大,这也决定了新疆经济发展都必须要走外向型的发展道路。

(1)对外贸易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已有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8个、二类口岸11个,与周边邻国间已开通的国际客货运输线路占全国已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的一半,形成了连接亚洲、欧洲国家的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和大陆桥经济的联动效应。新疆具有着发展对外贸易的独特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南亚8国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这种得天独厚地缘优势为形成诸如区域经济合作的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基础,同时也促成了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环境,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格局。

(2)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新疆对外贸易开展虽然时间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它与世界14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早在2007年,新疆外经贸就实现了历史新跨越,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达137.2亿美元,增长50.7%,同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跃居全国第12位,为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可以断言,中亚地区仍是新疆主要的贸易市场,全疆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额占新疆全口径对外贸易总额的80%以上。其中,哈萨克斯坦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新疆全口径对外贸易总额60%左右。可以说,以哈萨克斯坦为首的中亚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将是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虽然受乌鲁木齐“7.5”事件 的影响,2010年新疆外贸进出口依然达到168亿美元以上。

(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截止2005年底,新疆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达6073人次,承包境外工程不断增加,完成工程总额4.5亿美元,同比较上一年增长2.3倍;中方协议投资境外投资额8.2亿美元,增长近13倍。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与14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科技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与中亚、南亚、俄罗斯等为重点的贸易合作关系日益紧密与周边国家以能源战略性资源为主的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深入。

(4)工业化进程中的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概况。就全疆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数量已达17个,其发展速度迅速。2010年19省区对口援疆落户新疆的企业增速惊人,已启动城市土地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230多家,已投产110多家。规模效应形成乘数增长。

(5)外向型经济发展反哺农业并促进就业的概况。全疆在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注册备案。其中,已有91个水果、蔬菜生产基地,8个果蔬保鲜基地,加工企业多家。有力的促进了就业,经济效应明显,各类从事外贸的企业为全疆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

1.2 当前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

(1)新疆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度的不断提高,随之中央和兄弟省区的支持不断得到加强。新疆外贸进出口将成为我国过境量最大的地区,其已成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2)边境贸易多样化的模式与形式。改革开放30多年,多种方式开展外贸业务已成为新疆外贸企业的惯例,未来随着边境贸易口岸的环境改善,贸易形式呈现多元化态势。易货边贸占据主导地位,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比重不断增加。

(3)新疆边境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支柱和主要拉动力量。

(4)民营经济活跃,个私企业主体地位日趋突出。随着政府对民营企业申请进出口经营资格进一步放宽,形成了国有、民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外贸产业群。

(5)随着监管制度的规范进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高附加值外贸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明显上升。特色产品出口稳定增加,外贸进出口热点商品激增。新疆一二产业的特色产品虽然进出口总值不大,但增幅很高,对丰富并优化提升新疆外贸商品进出口结构起到了极强的推动作用。

(6)开展中、西、南亚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将成为新疆外向型经济的不可或缺的主导方向。新疆地区已成为中、西、南亚贸易伙伴的主要出口市场。形成了包括中亚、美国、欧盟、俄罗斯、港澳台等国在内的多个主体市场。

1.3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2007年底,新疆接待的国内游客数量首次超过新疆总人口量,总人数达2,1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05余亿元。新疆已跻身全国旅游大区之列。新疆大力发展旅游购物,国际旅游人数急剧增加。

1.4 边民互市贸易和自由贸易区促进新疆经济一体化

边民互市贸易年均增速高达30.2%,各口岸贸易物流形态逐步从以往分散、零星、简单的传统集市贸易,向现代物流配送运转的模式发展,由此延伸形成与此相关的多元化服务业的发展。

2 当前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2.1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外部因素。世界欧债、美债危机使出口和贸易转型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与人民币升值的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贸易竞争和贸易摩擦使国际市场各种矛盾日益加剧,贸易环境条件恶化导致对外贸易增长空间有限,同时也势必影响新疆外贸出口规模的扩大和持续快速增长。

(2)内部因素。目前出口面临各种反倾销、反补贴的各国保护主义重大考验。国内CPI,PPI同比上涨。中小企业期盼小额贷款,转移成本增加正在使越来越多的产品失去价格比较优势,对新疆出口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2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尽完善,人力资本水平有限。缺乏完善的产业链也使得新疆缺乏完整的产业体系,许多加工制造业因缺乏相配套的产业链而难以发展,制约了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也降低了工业整体竞争力。对于新疆引进并吸收外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培育和锻炼新疆自己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极为不利。

(2)陆桥不畅与大进大出的外贸增长需求不相适应,资金严重不足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3)政府及中介组织管理服务相对滞后,不能尽快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境外投资,重“请进来”引进外资,轻“走出去”难以抓住境外发展的良机。在境外投资方面还缺乏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相配套的优惠政策,政策引导工作相对滞后。

3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各级政府应对已走出去的企业务必在项目审核、金融服务、通关便利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支持。鼓励本地企业与内地援疆大企业共同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开发建设境外资源开发加工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对其产品运回的在进口配额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2 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关方面的建议与措施

(1)政府和企业应树立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应对外部风险和压力的能力。利用国家支持的庞大信用体系和专业队伍,及时有效地运用国内的信用保险机构的各类条款,加强防范风险的意识,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要使之成为新疆企业对外投资及开展贸易合作的企业习惯。

(2)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实施跨国并购方式。新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巩固中亚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向西扩张外贸市场。

首先,遵循WTO规则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专业生产合作社先进经验及模式,全面提高新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其次,赋予新疆外经贸企业更大的对外经济管辖权。加快培育出口创汇新主体,调整改革外贸体制,创新为适应新型外贸环境,引入各类开放性资源。

随着欧债、美债危机的蔓延,国际兼并浪潮引发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均成为新疆外贸企业开展外向性急的契机。这不仅有益于推动国有、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也将促进外资参与新疆国有、民营企业的改组改造,实现共同发展。

(3)尽快熟悉和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环境。提高加强国际与国内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想方设法促进新疆企业重在参与,一方面,打破行业垄断,通过深化经济体企业改革,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涉外服务业。另一方面,地区政府要鼓励和引导区内有资源优势的服务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各种对外业务合作与技术交流,拓宽服务业多边贸易的领域。

(4)为出口企业解决好筹融资问题。在通信和互联网等的建设上,实施跨越式的发展战略。中央调拨的建设资金要相对集中,引进外部投资时也需要相对集中。依次使新疆积聚更多的资金,并将它们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以制度创新为手段,通过资本运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发展硬环境。

(5)加强口岸建设,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西域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和持续性资源,建立一条完善的以西域边塞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餐饮、休闲、展览、购物、纪念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链。重组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建设重点生态旅游区,同时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业的发展。

(6)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首先,通过金融保险服务、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各级政府不同时期有目标的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外贸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同时,制定微观企业群的具体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解决"走出去"的区域和产业选择问题。

其次,积极加快本地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政府应制定对本地人才开发倾斜政策,创造“筑巢引凤”条件,吸引更多的国外专家来新疆各类企业担任核心管理职位。建立与高校合作政府出资组建企业项目专项培训基地,为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学习现代管理知识的场所和机会。要将专业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增强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创新性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重视劳务输出,实现输出型就业。随着新疆精神的提出,边境城镇与口岸均具有丰富民俗化劳动力资源,且民族多极化地缘资源优势。而新疆城镇就业弹性大幅度回升,劳务输出的就业效应和转移经济效应都非常明显。因此,为进一步扩大本地劳务输出,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引导,为劳工维护劳动权益提供帮助。应熟悉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条件,鼓励更多的具备条件的人到国外就业。这将利于缓解城镇的失业矛盾,减轻地区内就业压力,增加国民的外汇收入。同时,通过舆论引导,积极稳妥地宣传境外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对中西亚诸国得全面了解,以期便于保护本地劳务输出后的合法权益。

最后,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磋商机制,加强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政府间的磋商机制就新疆能源开发与优势互补,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合作热点与方式等内容进行交流与沟通。借此增强国内外各界对新疆民俗的全面的关注和认知,为地区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打造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综上所述,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应抓住新时期发展的有利时机和良好机遇,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党对新疆的巨额投资与19省区对口援疆的十二五规划目标精神,指导新疆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各部门积极行动配合起来,为促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报告[R].新华网,2007-10-24.

[2]努尔·白克力.2008年新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N].新疆日报,2008-1-24.

[3]和宜明.构建大外贸格局[N].今日新疆,2008-3-17.

猜你喜欢
新疆贸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