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必须重视农村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2012-08-15 00:51郭杏芳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黄冈垃圾污染

郭杏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探索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包括环大别山山脉的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随州市的广水市,黄冈市的所有县市和孝感市的大悟县、孝昌县、安陆市等县(市、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继承红色传统,挖掘红色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黄冈所有县市包含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内,这意味着,试验区建设的重任尤其要广大黄冈人民承担起来。黄冈的经济建设起步晚,但一定要起点高,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宁可发展慢一些,也要平稳、健康、可持续。黄冈经济建设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向,突出“人文大别山、绿色大别山”这个主题,从环境治理和保护入手,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旅游经济发展新路径[1]。

一般来说,工业污染更显性、更容易引起重视;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更隐蔽、更广泛,在某种意义上说广大农村污染更严重、情况更复杂、治理难度更大。黄冈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要想发展以山水和人文文化为依托的旅游经济,必须转变观念,转移工作重心,搞好“筑巢引凤”的基础工程建设,尤其要重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重视广大农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这是关系到黄冈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成败的大事,也是黄冈人民能否过上幸福和谐生活的大事。

一、黄冈农村环境现状概述

黄冈试验区经济建设要发展以“绿色”为主题的旅游经济,农村环境尤其需要治理和保护,其现状已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一)村庄没有规划,旅游区配套设施建设缺乏

改革开放至今,黄冈各县市广大农村的经济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农民手里有了积蓄首先想到的是改善居住条件,建新房、特别是建楼房,于是,现在无论走到哪个村镇,都会看到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但是村庄建筑布局零乱、拥挤,地面肮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大多楼房是在原来老房子地基上兴建起来的,原来平房不显拥挤,现在因为楼房高出平房一倍多甚至两倍,空间变小了,显得很拥挤;有些楼房建在老房子旁边,主人为了存放物品方便,老房子不想拆掉,也不修整,让它挤在新楼房边,既占地方,又有碍观瞻,很不协调。农村房屋建筑和布局缺少规划,没有统一要求,这种状况一定要改观。

不在旅游区内的村庄,房屋建筑零乱,地面环境卫生状况差,其影响所及还只是一个村庄;旅游景区或周边村庄的建设和环境,却会影响到一个地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的配套建设落后,环境卫生状况恶劣,已经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所以,要发展绿色经济、旅游经济,一定要重视农村这个广大的空间,关注其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状况,加强其配套设施建设。

(二)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缺乏治理和保护

农村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质量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仅从三个主要方面概括其污染情况。

1、农业生产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看得见的废弃物,如废弃的农膜、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随便抛弃或焚烧;看不见的如农药、化肥的过多使用,加剧空气、水、土壤的污染,甚至对作物或果蔬本身产生污染。

2、日常生活污染。黄冈各县市很多村庄处于无人监管的自然状态,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到处都是,污水随地势乱流;田间地头、沟渠河塘到处可见废弃的塑料制品和其他废弃物。过去因为物资匮乏,塑料制品和包装材料丢弃的非常少;而且,过去农药化肥用得少,提倡用农家自然肥,农作物废弃物大多用来积肥,没有乱丢弃的现象;村庄房屋虽然较旧,但地面更干净、整齐,河渠沟塘,水满而清澈。这种景象现在却很难再见到。如今,虽然不少农村到处有新楼房,但整体感觉仍是脏乱。难以见到清澈的河水,很多河塘不是被污染了水发黑,就是被破坏了水干渴,村镇街道边的情况尤其严重。

3、水资源污染和破坏。前面说过,黄冈市很多农村河塘被污染或破坏非常严重,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其实,应该引起全体黄冈人民的重视,否则,发展绿色经济、旅游经济就成为一句空话。笔者行踪所至、视力所及,常常有意关注各地的水资源情况,看到的很令人失望,更令人担忧。单从黄州至罗田胜利镇数百公里线路看,公路两旁目力所及有大河有小流却难见清水。有的水流变细变色,有的河床被挖,布满大大小小的沙丘和沙坑,很有些满目苍夷之感。沿途所经过的村庄和城镇,垃圾到处都是,只好眼望天空,不忍看地面。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供水水质有20%不达标,而农村供水的不达标率则是50%。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而目前我国农村癌症患病率正逐渐增多。黄冈的经济发展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小到生活环境美化,旅游产业发展,大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哪一样都至关重要。

二、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一)农村垃圾发生了变化,有关方面缺乏处置办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大量增加,而且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农村大都没有建立垃圾专门处理制度,村民不知如何处置,只得像普通垃圾一样随便丢弃。而且,农村还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对于这些情况,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都未作好准备,没有找到好的处置办法。

(二)农民环境意识较差,政府缺乏宣传教育

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之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难以改变,使其自身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村民普遍认为:“我们农村就是这样子的”。致使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乱”和“散”的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滥施滥用农药化肥、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使农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于这种状况,大多听之任之,政府和有关部门缺少对农民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没有提高农民对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自觉性;目前,城市的垃圾处理制度和办法还无法延伸至农村,农民对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处于自然的、随意的盲目状态。

(三)基层领导对农村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不少农村基层领导对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比较重视,但往往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忽视环境保护;有些人认为农村天地广阔,有点污染影响不大;甚至少数县级领导,也认为经济发展起来了,环境污染就有能力解决了。领导存在着先发展后治污的不正确观点,老百姓更不会重视,也认识不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环保基础设施缺失,环境监管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黄冈各县市广大农村大多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就是有些新建的中心村,由于受条件限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污水横流,垃圾乱堆,蚊蝇满天飞的景象。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重滞后。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管理在农村难见身影。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牵涉部门多,监测、监管难度大;而按现行的监管体系,农村几乎成了环境保护的死角。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全面形成衔接协调的执法管理网络;环保部门管理人员不足,装备器材落后,乡镇一级环保几乎空白。这是全国农村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黄冈各县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三、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

农村环境问题严重,牵涉面广,治理难度大,但并不能因此而放任不管,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黄冈人民的幸福生活,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治理和保护。

(一)政策法规先行,舆论宣传引导

在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各级政府要结合农村实际制订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证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是环境治理和保护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和参与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因此,政策法规的制订和舆论的宣传引导,两者缺一不可。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一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利用举办展览,发放环保书籍和宣传画,表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不断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环境。

(二)基础设施先行,监督管理落实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一块空白,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畅通投资渠道,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中央、省、市的专项资金投入,重点解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引导村民建设居民小区,逐步实现农民向社区集中,以便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净化处理。

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以后,一定要监管到位,促使各项环保制度和办法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预期目标,最终实现大别山试验区经济建设总目标。

(三)治理生活污染,注重环境保护

四川省南江县副县长何义中曾在《中国环境报》发文论述《怎样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其观点和方法都很务实,切合农村环境问题的实际,值得借鉴。

一是强化源头管理,整治生活垃圾污染。在生活垃圾污染的处理上,坚持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处理,从源头杜绝污染问题。对乡镇生活垃圾采取“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处理模式,提高垃圾收集覆盖率和集中处理率,对不具备条件的偏远乡镇生活垃圾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处理生活污水。以生态创建为载体,有效地推进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二是引进先进理念,科学发展畜禽养殖。集中建设集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养殖场,提高畜禽养殖规模,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废物综合利用双赢的目标。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化、生态化、无害化。对规模小的养殖场,采用沼气转化的方式处理污水和畜禽粪便;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实行干湿分离的办法,把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尿液沼化治理后还田,把污染源变成肥料,同时继续推行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的方法,切实改善土壤环境。划定禁养区和非禁养区,扶持规模养殖场,控制小型养殖场,走农业加工业、种植加养殖的循环经济之路[2]。

三是提倡标本兼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乡镇企业的监督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严密监控,对新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污染,保护村庄现有水源,发挥河沟池塘的自然环境净化能力。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把环境保护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等的环境监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立项建设。坚持“执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五是坚持疏堵结合,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清除农村卫生死角,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开展以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为主题的"三化"活动。组织成立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对村庄环境整治进行长效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健全环保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辖区首长负责制,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之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之一,“加强农村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保护好现有的湖泊水系生态环境,实施以水污染防治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厂、减少污染源排放量,净化水质。”之二,“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加大城乡垃圾处理和重要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实行环保与安全准入制度,环评和安全评价不达标的项目,不得落户试验区。”之三,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合理规划城乡卫生设施布局,落实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三包”制度(包绿化、包保洁、包管护),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建设整治光亮新家园。之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镇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3]。

这些工作任务若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我们的建设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令人欣慰的是有的地方已经意识到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城镇乡村都在进行治理。

[1]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的决定.2007-06-28.

[2]何义中.中国环境报.2010-05-10.

[3]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讨论稿).2010.

猜你喜欢
黄冈垃圾污染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垃圾去哪了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倒垃圾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