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护理风险,提高脑外科护理服务质量

2012-08-15 00:55姚连焕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脑外科仪器设备科室

姚连焕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300450)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结果的风险[1]。脑外科是护理风险高发区域,患者多数脑部严重创伤,病情急重,不确定因素多,并发症多,治疗环节多[2],加之患者一般自理能力差,因此护理难度非常大,护理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1 脑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对我院脑外科近几年发生的26例护理事故及护理纠纷进行的分析,发现护理风险主要涉及到4个方面因素(1)护理人员因素(涉及14例),其中护理人员因精神状态差、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工作失误有6例,因业务能力而导致的事故有3例,因防范意识差而导致的纠纷有5例。(2)患者及家属因素(涉及6例),主要是患者出现坠床、引流管脱落、自残等意外事故,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误解。(3)医疗设备因素(涉及4例),主要表现为设备故障及性能不佳。(4)制度管理因素(涉及2例),主要表现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

2 脑外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2.1 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必要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科室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如《护理操作规范流程》、《交接班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医疗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等[3],规范护理过程及护理操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规避护理风险。建立《脑外科护理风险防范手册》,依据重型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等病症,将护理风险进行分类,手册包括每种病症护理时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风险应对措施等内容,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结合平时的护理行为进行讲评,对违反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行为及时给予警示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

2.2 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脑外科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护理对象配合能力较低,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还要有极强的业务素质。(1)通过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心。护理人员要树立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对病人高度负责,定时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时刻防备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出现病情变化时认真进行处理,超出自身职责范围时要及时报告医生,不能图方便、图省事而随意处理病情。(2)注重业务理论及技能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医院和科室应结合护理难点问题开展相关理论及技能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先进护理经验,定期进行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考核,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水平。特别要针对复杂的仪器设备,开展专项的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护理人员自身也要加强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护理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日常护理实践,向老同志学习护理经验,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能独立应对不同护理状况,以高超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3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一部分护理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护理人员人为疏忽所导致,如果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护理的各个环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这部分护理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首先科室要重视护理人员的法律培训,组织她们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人员关系较密切的法律知识[4],特别要联系已发生的典型事例分析讨论,提高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其次护理人员要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建立输液卡等必要的护理原始凭证,完善交接等各种护理记录,特别是患者的个人信息及必要的签名。书写护理文书时要规范,客观记录护理服务的全过程,特别是病情突然变化后的应对措施,真实反映病情。最后,护理人员要有识别、评估、防范风险的能力,要明确日常护理工作流程及操作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易发生意外和容易产生纠纷的护理操作,一定要征得病人许可并签名,可以借鉴别人应对护理风险的经验,切实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

2.4 多途径缓解护理人员压力护理人员精神状态的好坏是能否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的关键,医院、科室要通过多种途径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及精神压力,使护理人员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1)医院要根据科室工作量合理进行人员配置,有侧重的对脑外科等工作繁忙的科室进行倾斜。最好可以建立动态的护理人员调配制度,及时掌握各科室护理排班工作情况,依据科学的评判标准,及时在各科室间进行护理人员调配,在全院范围内合理配置护理资源[5]。(2)护士长要合理运用现有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在进行人员编组时,老中少搭配,理论好的与技术好的搭配,动作慢的与动作快的搭配,性格开朗的与性格内向的搭配,使护理人员在技术、性格等方面实现互补,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及整体护理质量;在值班时间安排上尽量科学,避免每班时间过长,给护理人员的留有合理的体能恢复时间,最好留出机动力量,当个别护理人员自身或家庭出现问题时,可以进行替换。(3)护士长要给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科室营造出大家庭的温暖。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工作安排、个人奖惩方面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协调好科内所有护理人员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同时要关心爱护每一个护理人员,随时了解每名护士的心理及生理情况,及时在工作、学习及生活方面给予她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她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2.5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大部分护患矛盾是由于护患之间沟通不良导致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主动同患者及家属交流,介绍医院的相关制度和患者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帮助患者解决实际的困难,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耐心的为患者及家属作相关的说明或解释,交待清楚操作的目的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消除患者的疑虑;手术后,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患者及早康复。沟通时要尊重患者,态度热情,注意沟通技巧,避免因语言不当而产生护患矛盾。

2.6 健全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科室要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对重要仪器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及时进行保养维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特别对新进人员,独立上岗前要熟练掌握所使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护理人员要随时了解所使用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确保它们使用时性能良好。对使用年限过长、故障频发、难以继续使用的仪器,上报科室领导,及时进行更换。

3 总结

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是医嘱和护理措施的执行者,只有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才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作为管理者,医院及科室要从人员配置、排班安排、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等方面入手,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压力,做好护理人员的保障工作,与护理人员一起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1]郑红,张红虹.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6,14(1):42-43.

[2]吴毓娣,来锦云.防范脑外科护理纠纷的几点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69 -171.

[3]夏旭峰.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66-67.

[4]许佩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5,4(4):53 -54.

[5]方丹嫔.脑外科护理人员如何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59-1860.

猜你喜欢
脑外科仪器设备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引流固定支架在脑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对脑外科护理中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