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脑卒中致失语症的康复护理体会

2012-08-15 00:55朱桂华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失语症言语发音

朱桂华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2145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正趋向年轻化,虽然当今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致残率却逐年上升,脑卒中致残病人出现失语症的比率高达20% ~30%[1]。失语症病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听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因此,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流。因此,对失语症患者早期有效的康复护理和言语训练,恢复其基本的言语能力和日常生活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从2009年9月~2012年5月对58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基本交流需要。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38~82岁。运动性失语25例,感觉性失语22例,命名性失语6例,完全性失语5例。临床诊断脑梗塞42例,脑出血16例,均经头颅CT扫描检查证实。病前均无智力障碍,言语正常,平均住院天数(54士 9.2)天。

2 康复护理

2.1 尽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有学者认为失语的自然恢复一般不超过6个月[2]。失语恢复最明显的时间:轻度于病后2周内、中度6周内、重度10周内恢复,以后语言功能的自然改善已近消失[3],因此,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应尽早开始。一般情况下,每天训练2次,时间20~40min,持续训练约2个月。每日训练时间、次数和强度应根据病情轻重及病人情绪状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2.2 心理护理

2.2.1 向病人耐心解释不能说话或说话吐词不清的原因,关心、体贴、尊重病人,避免挫伤其自尊心的言行,缓和精神紧张,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其安心接受治疗。对性格改变的病人,当他们因烦躁而发脾气时,先让其发泄后再加以劝导和解释。

2.2.2 鼓励病人克服羞怯心理 大声说话,多写字、多锻炼,当病人进行尝试和获得成功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病人看到成绩,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2.3 鼓励家属、朋友多与病人交流 并耐心、缓慢、清楚地解释每一个问题,直到病人理解、满意。家属自己随时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对患者表现出了不耐烦的表情,随时改正。另外,患者是个大人而不是小孩,所以对患者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不能太宠了,不要忘记以对待大人的方式对待患者[4]。

2.2.4 营造一种和谐亲情的氛围和轻松、安静的语言交流环境,即使遭到病人的训斥或谩骂也要亲切和气。

2.3 语言康复训练

2.3.1 肌群运动训练 先作言语肌的放松训练,降低言语肌的紧张性,接着作呼吸功能的训练,在呼气时发摩擦音、元音,同时又可控制喉咽部的肌张力,然后作发声的动作练习,如鼓腮、伸舌、卷舌、叩齿、吹气、咳嗽等活动。

2.3.2 发音训练 由训练张口诱发唇音(a、o、u、)唇齿音(如 b、p、f)和舌前音(如 d、t、n、l、j、q、x、z、c、s)到反复发(如 pa、da、ka等),当能够完成单音节发音后,让病人进行词训练和简单句子训练。如:早-早上-早上好。要充分利用视觉效应,在镜子前或与护士面对面,以使患者能充分观察发音器官的发音位置和口型变化,并模仿发音。

2.3.3 复述训练 复述单词、句子和短语。,可出示与需要复诵内容相一致的图片。让病人每次复述3~5次,采用轮回训练,以达到巩固疗效的目的。

2.3.4 命名训练 让病人指出常用物品的名称及说出家人的姓名等。

2.3.5 刺激法训练

2.3.5.1 采用病人所熟悉的、常用的、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刺激,要求语速、语调和词汇长短调整合适,刺激后应诱导而不是强迫病人应答,多次反复给予刺激。

2.3.5.2. 采用多种图片、实物、电视片、幻灯片以及各种动作、表情来刺激患者应答。即使回答不出来或回答不正确都不要急于纠正,利用反复观看或出示图片和其他有关实物,反复提示来刺激。

3 小结

病人一旦确诊为失语,应立即进行语言训练,可加快代偿活动,帮助病人尽早恢复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训练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配合和参与。因此,训练过程中应根据病情轻重及病人情绪状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切忌复杂化、多样化,避免产生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厌烦和失望情绪,使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循序渐进坚持训练,增强病人的自信心,使患者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1]罗少丽.不同类型失语症的康复训练技术.中国临床康复,2003,15(7):58.

[2]于增志,高怀民,翁长水.6例完全性失语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5):292.

[3]董瑞国,高素荣.失语和忽视的恢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6):362.

[4]黄永禧,王宁华.康复护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53.

猜你喜欢
失语症言语发音
失语症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
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