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应对护生实习初期的心理压力

2012-08-15 00:55马秀斌刘明霞王捍东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护生心理压力关怀

马秀斌 刘明霞 王捍东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科教 261400)

1 护生实习初期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1.1 学习环境与要求的改变年轻护生刚离开校门时对生活充满幻想,社会阅历少,学习与生活上一直处于被照顾的对象,但进入医院后工作与生活上需要相对独立,并且要学会关爱他人,再加上护理专业知识及操作的不熟练,往往承受能力差,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中,会产生危机感和失去信心。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工作能力、应变能力、信息捕捉能力等。

1.2 沟通能力欠缺 大部分护生是独生子女,年龄较小,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长辈的呵护和老师的关怀中,少有照顾他人的意识和主观愿望。初到临床实习,缺乏沟通技巧,惧怕与患者交流。大多数病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习惯用方言,因此,这种状况更容易导致护生不主动和患者及其他工作人员交流与沟通。

1.3 期望与现实不符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与家属的要求和保护意识不断加强,非医源性医疗纠纷不断上升,无理取闹现象时有发生,护生刚踏上实习工作岗位时的期望值很高,一旦发现现实工作中并非处处是鲜花、笑脸和赞美,再加上实际的护理工作平凡锁碎与繁重,顿时会产生一种“失重”感和对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怀疑与动摇,造成实习热情明显下降。

2 护生实习初期的人文关怀教育

2.1 岗前培训设人文关怀课人文素质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护理专业是最具人性化的专业,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在护生一进入临床实习时就对她们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在实习工作开始前集中组织岗前培训,介绍医院文化与实习相关的各个部门、医院的服务理念、护理核心制度、护士的修养与礼仪规范以及如何关爱病人并与其进行有效地沟通等人文关怀课,使她们进入新环境后,能尽快接触、理解新的文化模式,完成由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消除或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

2.2 创造健康、亲切友好的人文环境 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师生感情,接近师生距离。做到生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了解,学习上多帮助与督促,交往上多指导,并注重优化整体环境,使学生进入医院就能感受到友好、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同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鼓励护生多与病人沟通,指导护生在生活上多帮助病人,如何进行护患交流和健康知识宣教,让病人对护生建立起信任感,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减轻护生的心理压力,利于她们开展实习工作和稳定其专业思想。

2.3 带教老师的情绪感染及正确引导带教老师应不断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榜样作用,将会对护生产生同化力、促进力、导向力和约束力,带教老师应努力增加护生的实践机会,并予以细心的指导、真诚的鼓励,在护生成功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后,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她们克服紧张胆怯的心理,建立起自信。

2.4 带教过程中对病人要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护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带教老师应把每一次护理操作过程当作一次为患者服务与交流的过程。它不仅显示了护士的技术和品德,更体现出护士的善良、爱心和耐心,尊重患者,真诚地帮助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馨,让护生学习带教老师端庄的仪表、文雅的谈吐、优雅的举止,时刻体现出她们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这充满关怀的求学环境中,让护生学习怎样去关怀病人,怎样更好地与病人沟通。

3 结论

护生实习初期,带教老师通过强化人文关怀教育,减轻她们的压力,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思维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护患关系处理能力,营造良好的实习学习环境,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发挥潜能,为培养护理事业发展的新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护生心理压力关怀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多吃蔬果缓解心理压力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通过图片看内心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