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跨越,都让我们更加有力

2012-08-15 00:43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12年28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财政收入财政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六大以来,财政监督事业又经历了十年。这十年,我们在“中国奇迹”式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成长,在服务大局中勇于担当,在推进公共财政改革中持续给力,为建立法治财政、民生财政、绩效财政保驾护航。这十年,我们跨过一道道有形无形的栏杆,每一次跃动,都是历练,都是尽责,都能使我们从中获得制度建设不断努力的经验和为民理财、尽显职业忠诚的精神资源,使得我们有能有为、更加从容有力地向前。

今天,回眸财政监督十年发展的历程,浓缩的八个关键词如丰硕的果实般惹眼;列举的财政监督发展脉络如一座座辉煌的里程碑铭刻不凡;财政监督战线代表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更是倍加珍贵、鼓舞人心:财政监督走上了向上的路径,它必将呈现出更大的效能;财政监督干部的忠诚和自省,必将把党和人民交付的财政监督事业做得更好。

每一个财政监督工作者必须牢记财政监督的使命。要通过有效的财政监督使财政资金得到安全、高效利用,让大政方针的落实得到可靠的财力支撑,让政府为民担责的财政支出不留缺口,通过“以财限权”坚守财政“堤防”,让财政廉洁和整个公共领域的善治得以实现。

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不留监督死角,是财政监督有效性的根本保障,“大监督”要成为基本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模式。财政监督专职机构是财政监督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和内部信息优势,勇担主责;要树立全局思维,掌握精细化监督技巧,并积极与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监督主体协力;要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进一步增强构建廉洁财政的社会信心,传输公众关切的财政信息,鼓励和及时回馈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作为。

促进财政公开应作为财政监督主体的重要工作。我们在欣喜地看到财政公开制度建设和实践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务必注意到一些部门仍存在害怕公开的心理,要对没履行依法公开义务者给以督促和制裁。

敬畏财政制度应成为所有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的理念。财政监督成果利用表现之一就是要落实好对财政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处分的各项规定,消除“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消除“潜规则”左右人们行为的社会环境。

谋求制度进取要体现在对现实弊端和障碍的不断突破上,切实解决制度和行为上的路径依赖问题。现代财政决不是追求政府收入最大化的“税收财政”,监督力量要更多地在支出监督上体现出威力;财政监督不能沦为财政违法行为的“马后炮”,要在事前的预算安排、财政项目决策以及事中的全过程监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

十年历程,十年发展,未来,财政监督必将更加努力地前行,借本期“党的十六大以来财政监督发展回眸”专题,希望所有的财政监督工作者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更加尽责履职,也祝愿财政监督事业再创辉煌。

评论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祖颖)观点:“数据清晰表明,财政收入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增幅已明显回落。而财政投入许多已形成刚性,并且支出标准和规模可能还需要持续不断提高,财政收支的矛盾很难说不会愈演愈烈。”媒体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能不说没有道理,但这样简单的结论又会导出财政征管加码增收的正当性,误导财政决策。

财政收入增速缘何回落?是因为经济周期处于景气下降之中。国内的经济矛盾重重,内需不振,产能过剩,资源环境“超载”,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亏损面增大;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也令人担忧,外需减少,资金外逃、外贸摩擦都已显现。内外双方的作用导致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市场疲弱、实业发展艰难、企业不赚钱、居民收入增长难不敢消费,又势必会削减政府财政收入,这是经济周期运行的客观规律,是财税政策本身固有的“自动稳定器”效果:经济衰退税费自动削减,是经济机体的“自然反应”,就像人患重感冒身体会发热一样。行蛮力对社会加码征收税费,解决得了根本问题吗?不仅解决不了,这些加码的税费还会成为经济体系中“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生病了还让人干重活不是要人命吗?经济衰退之时,是竭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竭泽而渔或可满足政府花钱的习惯,却对经济具有长期的杀伤力,政府财政政策该怎么选择,要有理性和智慧。

按经济规律办事是对决策者起码的要求。除了经济机体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以外,财政政策本应逆周期而动。经济增长过快,政府要把持得住自己,通过减支增收的紧缩政策防止过热,并形成一定的财政盈余。经济衰退,则相反,政府应通过经济过快增长时形成的节余,减收增支,“以丰补歉”,甚至可以通过赤字预算,适度扩张。哪能反其道而行之?

而今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也是事实。经济刺激、结构性减税、民生财政、扩大社保覆盖,加之前几年“富政府”时期形成的政府用钱惯性,花钱的地方多,财政收入增速跟不上,都在叫苦。这一矛盾的形成,政府还得反求诸己。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之时,政府控制不住扩张冲动,三公消费、楼堂馆所、面子工程、部门福利等等,有用的没用的只管大把大把花钱出去,“丰”时不仅没有形成应有的盈余,地方政府还存在十几亿的债务。现在财政收入增得没过去快,又要对疲弱的市场主体加码征收,一些地方政府这种算盘打不得。

往者已不可追回,这只能说是财政上一个教训,警示来者。当下怎么办?国家层面的决策本来是明确的,要结构性减税,要增加民生支出,要稳增长。地方政府方面,不能政令不通,要从大局出发,过一段紧日子,让市场主体更好地休养生息。一些专家提出根据目前经济形势调整财政目标,少定些不切实际的财政增收指标,我看该是这么做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财政收入财政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新面孔:为财政监督发展注入活力
——财政监督战线新人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