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廷芳与石龙堰

2012-08-15 00:47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1期
关键词:西峡石龙西峡县

□刘 青(本刊记者)

都说西峡风光好,西峡风光惹人醉。今天有幸来到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的西峡,这里融峰、林、洞、瀑为一身,集秀、幽、野、险于一体,被海内外游人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邻陕西省,属南阳市。南距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地境仅35千米,西峡县面积3454平方千米,人口约45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C,年降水量为830毫米,无霜期220天。森林覆盖率高达76.8%,被誉为“绿色王国”、“天然氧吧”,拥有“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龙蛋化石群、中国北方漂流中心鹳河漂流和“长江黄河分水岭”老界岭。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峡已建成老君洞、五道幢、老界岭景区、白羽城遗址、千佛石窟、云华蝙蝠洞、屈原岗遗址、寺山国家森林公园、哪吒庙等14个特色景区,其中,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4个,并成功创建了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西峡不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而且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鹳河、淇河、峡河、双龙河、丹水河等。属长江流域丹江水系的鹳河纵贯全县南北,并与526条大小河流呈羽状分布于崇山峻岭之中。水兴则邦安,历代君主或贤臣都对水利十分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河道,修建堤防、护岸,除险加固,修建水库等。2011年西峡县在中央1号文件出台、国家对水利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以服务南水北调涵养一渠清水为己任,正在努力打造“五大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民生水利、环境水利、阳光水利)。

西峡有重阳水库、石龙堰、七峪水库、庄口水库等水库,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石龙堰,因为这是一座以南阳传奇人物别廷芳所主持修建并命名的西峡标志性水利建筑,石龙堰初称乔家堰,亦称三河堰,民国时期称别公堰。位于西峡县城北6千米,双龙镇与五里桥乡交界的大寨山西南脚下,在丹江支流老鹳河上筑坝引水,灌区有东、西两条干渠,分别建于老鹳河两岸,当时效益面积达到466.67多公顷。时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中原“都江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北有个石龙堰,二十五里绕城转;引灌能浇万亩田,别公在时还发电。贡米出自堰周边,黄酒更是一特产;如今堰渠依然在,穿城而过水活鲜。”一直广为流传。

石龙堰在民国时期称别公堰,别公堰是以别廷芳的姓而命名的一座由堤坝引水的自流灌区。别廷芳(1883-1940年),字香斋,原内乡县丹水镇张堂村(今西峡县阳城乡)人,出生于小绅士家庭,9岁入私塾,19岁因父病故而辍学。宛西自治首领,自治业绩斐然,历任内乡县民团第二团团长、宛属十三县联防司令、河南省第六区抗战自卫团司令等职。清朝末年,南阳各地盗匪丛生,别廷芳在剿匪战斗中势力不断扩张起来,逐渐扩大到宛西四县后,利用手中的大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实行地方自治,从1928年的十年中逐步完善了以“自卫、自治、自养”为内容的乡村自治措施。在政治上实行严密的保甲制度;在教育上,他禁止青年到外地求学,主张在本地广办学校,培养拥护他的“人才”;在经济上,创办工业,大办农业,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治河改地;每年冬天,便征调数以万计的民工,浚河挖渠,修堤筑坝,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经营,在内乡县境内的湍河、默河、丁河、老鹳河等河岸增开稻田670多顷,山坡、河岸、路旁植树8000多万株,修筑渠堤145道。

古时乡民曾在此多次凿堰未成。民国初期,北堂上堰乔族长乔济五率族人集体凿堰,人称乔家堰,时可灌田32公顷,此堰也是建国前人称“五道堰”的第一道堰。其它四堰分别为:二道堰自上堰竹园头引水至北堂河洲;三道堰自河洲上边引水至北小河,也称王家堰;四道堰自韩楼引水到城西,也韩楼堰;五道堰从封店渡口(现封店鹳河桥)引水至城西,也称庞家堰。

直到民国18年(1929年),地方民团司令别廷芳倡导主持改建和扩建该渠,方使石龙堰修复完整、首尾相遥形成规模,自成体系,泽被方圆百姓,这项工程在当时甚称宏伟。

该渠先由石门渠首开工,别廷芳亲自坐阵指挥,对工程要求很严,一丝不苟,他又懂得砌石技术,在工地上常是撩起丝袍,挽起袖子,搬石砌堰,他自己带头,还让监工、地保、甲长也一样抬石头砌坝,凡是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的,先打监工再找原因。对有功的当众奖赏。如大坝合拢时,民工朱士本到二里外的鸡心沟选抬一块4牛(4个人抬)的大石头,这块石头不大不小刚好填住了合拢的水口子。于是在会上亲自奖赏他十块钢洋。

石龙堰主坝长300米,全用石头所砌,如长龙横卧河水之中,看见大坝的不少人们也想起了秦商化龙的传说,方圆百姓又称此堰为“石龙堰”。

1937—1938年别廷芳又在石龙堰全线贯通后新修三间水泥砌砖式古建筑,瓦房雕梁画栋,起了控制渠水,保证渠首安全和美观大方的双重功效。后又在山边修建了山亭、花园等。

石龙堰灌渠修成后,不但大渠延伸10多米,而且又在莲花寺山岗上建成了河南省第一座水力发电站——“西峡口电灯公司”。在电力保障的基础上,西峡又开办了机械工业的先河,先后建立机械修造厂(造枪厂),玻璃厂、酒厂等,直到1945年各厂(场)毁于日军战火中。

别廷芳对石龙堰的维护和管理十分规范,石龙堰系统工程直接受别的司令部管辖,有时他还亲自过问。除此,还颁布了堰规,推广了种稻商新法,并将各款该在石条上,镶嵌在石门共厅的墙壁上。该碑由于群众的自发保护,在文革中还算幸免,终于被保存下来。

民国27年(1938年),适逢南阳六区专员朱玖莹巡视至此,见其坝长百丈,改地数十顷,浇地466.67公顷。朱玖莹专员叹曰:“伟哉!别公!”,亲自“别公堰”三字,刻碑榜其功,虽然改为“别公堰”,人们还是习惯叫“石龙堰”。石龙堰的大米和黄酒也闻名中原。解放后该堰重新得到改造,改栏水石坝为水泥坝,长520米,此堰共浇灌四个乡镇的近1333.33公顷土地。

石龙堰又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风景区,近看平湖半月,水绿如兰,灌渠如织,纵横田间,柳丝低垂渠岸,游鱼戏弄碧波。渠首,亭、榭、楼、阁,四季花开于渠首之花园。长坝时而露在水面,时而翻腾于水中,激起千层浪花,宛如一条有生命力的巨龙。如你登高远眺,灌河尤如一条玉带飘然绕着山城东南而下。春天遍地葱绿,鸟儿齐鸣,弹奏着大自然的乐章;夏季清风徐来,花香扑面,吹走了热浪,带来了秋意,仿佛置身于山间水城;秋季满山红叶,遍野稻黄,映入眼帘的尽是丰收和希望;冬季银装素裹,玉树银花,就像正向游人送上洁白的哈达。难怪有游客说:“石龙堰风景区四时皆宜,远近入画”,使您真正领悟到:“诗在人心上,人在图画中”。

猜你喜欢
西峡石龙西峡县
西峡县
鹧鸪天·游石龙水库
水土保持助力西峡县特色产业大发展
力量哪里去了
曲靖市档案学会倾囊相助 力推石龙村脱贫出列
河南西峡猕猴桃果园花果管理技术
西峡县
联墨双馨
河南西峡县恐龙蛋大发现亲历记 我与恐龙蛋二十年
西峡你可能与侏罗纪邂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