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利用研究

2012-08-15 00:44李呈杰蹇兆忠张鹏远王吉贵陈希刚崔芳梅
河北林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苗木花卉优树林木

李呈杰 ,蹇兆忠 ,张鹏远 ,王吉贵 ,陈希刚 ,崔芳梅

(1.莱芜市林业局,山东 莱芜 271100;2.山东省林木种苗站,山东 济南250014;3.聊城市中心苗圃,山东 聊城 252100;4.山东省农科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山东省植物资源较丰富,在全国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中具有一定地位。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对于苗木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

1.1 资源优势

山东省地处南北气候交接地带,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丰富,全省各种植物31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包括乡土树种、栽培种共计662种,分属73科210属;栽培观赏花卉有538种,隶属109科,野生花卉有472种,隶属104科,观花、观果、观叶、水生、垂直绿化、地被花卉和草坪植物等资源丰富。特别是牡丹、月季、玫瑰、菊花、荷花、金银花、仙客来、沂州海棠、非洲菊切花、蝴蝶兰、凤梨、大花蕙兰、竹芋类、红掌等特色花卉优势明显。山东省的花木资源,既有适宜盆栽的花卉,又有鲜切花生产品种,既有露地生产的花木,又有适宜温室栽培的花木;同时还有盆景、赏石等,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为山东省花木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种质资源。

1.2 资源保护

自1972年全国林木良种会议以来,山东省在乡土树种资源方面,特别对优树资源、古树资源、野生树种资源、珍稀濒危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在资源的保存、利用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选出25个树种的优良单株629株;调查评选出78个树种的古树1417株,多分布在名山、大川、寺院、庙宇、道观、陵园、风景名胜区,且主要以单株形式散布各地;对部分野生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32科56个树种;调查发现山东省有珍稀濒危树种29科75种,虽然资源较少,但在林木育种的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此外,还对引进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全省共有引进树种49科166种,其中国外树种59种,国内树种107种。在此基础上,主要对省选优树单株和类型进行了收集和保存,根据各树种繁殖方式不同,分别采取取芽、根段和采集种子的方法,分单株收集优树繁殖材料,繁育苗木,建立优树资源汇集区。分别在八处部省联建林木良种基地汇集刺槐优树165号、白榆优树85号、毛白杨优树1047号、楸树优树29号、金丝小枣优系50号、黑松优树和家系80个、黑杨无性系450号等。通过对该批资源的观察测定,选择出一批林木良种,目前正在全省各地林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近年来,在原地保存方面,山东省做了一些工作,全省林业系统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有58处,总面积93.6万hm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面积15.8万hm2,省级自然保护区12处,面积38万hm2,市级自然保护区44处,面积39.8万hm2。全省建立森林公园120处,总面积26.65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3处,面积14.67万hm2;省级森林公园47处,面积6.67万hm2;市级森林公园40处,面积5.31万hm2;许多珍稀濒危树种和主要阔叶树种都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中得到保护保存。

1.3 存在的问题

(1)对资源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工作目标不明确。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开发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显滞后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批林木种质资源仍处于原始分布状态,未能得到及时开发,其科研、社会、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利用。

(2)认识不足,特别是领导认识不到位。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业,对其重要性未被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认识而引起重视,致使该项工作至今未能开展,同时,宣传教育工作也相对滞后。

(3)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在缺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一切规划、计划都难以实施,更谈不上对林木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由于没有经费,已有主要树种育种材料种质资源,以及重要树种的群体、家系、个体及特定性状遗传物质尚未得到有效保存、整理、登录以及测定、评价、利用。

(4)对现有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不力。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大肆地破坏有限的资源,使得遗传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林木种质资源流失现象严重,多数潜在有价值的种质资源被遗弃或损失,急剧减少或灭绝。

(5)科技支撑不足,缺乏技术人才。多年来,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缺乏科技支撑,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相关的科研课题立项少,经费少,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导致对林木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不足,影响了对种质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时,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加上技术指导和培训不到位,有些地方不知如何开展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利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种质资源闲置浪费。

2 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对策

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山东省植物资源较丰富,在全国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中具有一定地位。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对于苗木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种质资源清查

主要查清并掌握全省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现有珍贵和优质用材树种的种类、分布状况、开花结实情况以及生殖生长与生境的关系,经济林树种及特色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重要野生花卉的资源状况,林木良种基地与优良乡土树种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情况,主要树种开花结实特性和经济性状等。在普查的基础上,编撰《山东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建立电子档案。

2.2 种质资源保护

通过原地和异地保护区建设,构建全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并使之成为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研究的永久性基地。

原地保护区建设,重点在鲁中南山地、胶东丘陵、鲁北盐碱地等区域,依托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立乡土树种、野生花卉的原地保存林,总规模在266.67hm2以上,主要保护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以及其它有价值的珍稀树种种质资源。

异地保护区建设,依托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依托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各市重点林场、苗圃,建设16处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区域库,每个市建设1处,异地保护区总规模在千亩以上,主要开展毛白杨、黑杨、柳树、松树、侧柏、核桃、金银花、银杏、月季、牡丹等树种、花卉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如优良种源、优良家系、优树和优良无性系及类型、种子园、母树林和部分试验林等,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5000份。

2.3 种质资源信息库建设

研发山东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软件,结合利用3S技术,对野外观察、田间测试、分子测定、保存状况和利用现状等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山东省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苗木花卉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同时,对苗木花卉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遗传整理,确定所需保存的核心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制定山东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名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实行可持续发展作好种质资源贮备。

3 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在种质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分子测试中心,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山东省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试验材料。通过杂交育种和高新技术育种等手段,选育出优良新品种,创新种质资源100份,获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50个。

4 优良品种选育

运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创造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新品种。一是加强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城镇绿化、城市森林、珍贵用材阔叶树种、耐干旱瘠薄阔叶树种、耐盐碱树种等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和选育。二是在进一步加强常规育种的基础上,加快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的选育,通过引进与自主创新等手段,运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创造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观赏价值高的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观赏树木及花卉新品种。

4.1 苗木花卉工程中心建设

围绕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整合优良种质、优良品种、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等各种资源,在济南建立1处具一定规模、高科技的省级现代化苗木花卉工程技术中心,在烟台等地建立10处特色苗木花卉区域工程中心。10处区域工程中心具体为:菏泽牡丹(芍药)工程中心、烟台月季工程中心、泰安杨树工程中心、威海针叶树种工程中心、临沂鲜切花工程中心、济宁绿化树种工程中心、潍坊苗木花卉工程中心、东营盐碱地树种工程中心、聊城毛白杨工程中心和德州枣树工程中心。工程中心主要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优良品种育种制种、容器育苗和良种苗木花卉生产加工等。

4.2 良种基地建设

良种基地建设包括种子园、母树林、种质资源汇集区、测定林、示范林、采穗圃和繁育圃等内容。根据需要,完善济宁金乡白洼林场、聊城冠县苗圃、泰安宁阳高桥林场、临沂费县大青山林场、威海乳山垛山林场、菏泽牡丹良种基地6个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建设,争取新增4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

建立山东省林科院盐碱地造林试验站、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济南市长清区国有大峰山林场、淄博市鲁山林场、淄博市原山林场、枣庄市山亭区国有徐庄林场、胜利油田胜大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莱州市小草沟园艺场、临朐县沂山林场、兖州市国有林木良种繁育基地、肥城市苗圃、威海市林业中心苗圃、日照市东港区国有东港苗圃、莱芜市国有寄母山林场、聊城市中心苗圃、临沂市沂水县沂山林场、菏泽市林木良种繁育苗圃、东明县国有东明集林场、乐陵市国有园艺场、滨州市试验苗圃20个省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

以良种基地为一级原种繁育圃,在16个市分别建设二级原种繁育圃,并推广辐射到全省各地县(市、区)、乡和专业大户,建成三级良种商品苗生产基地。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全省苗木花卉良种繁育体系。

4.3 品种审定和推广

依法完善山东苗木花卉品种审定制度,制定审定标准,把苗木花卉品种审定工作纳入法制化和经常化轨道。加大苗木花卉良种宣传推广力度,普及良种栽培技术,提高推广良种和使用良种的自觉性。苗木花卉良种生产单位在生产良种的同时,都应建立一定面积的良种示范林,加强良种示范。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对苗木花卉良种示范推广工作予以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推广使用良种,凡能使用良种的必须应用良种造林。每年审定良种30个以上,共引进、选育优良品种150个以上。

[1] 蹇兆忠.山东省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J].山东林业科技,2005,(3).

[2] 慕德宇.济南市木质攀缘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8,(3):53-56.

[3] 郭动,章银柯.藤本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北方园艺,2007,(1):137-138.

[4] 梁玉,房用,王月海,等.黄河三角洲湿地群落种群生态位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8,(2):10-12.

[5] Spies T A.Canopy gap s in Douglas fir forest of the CascadeMountain [J]s.Can J For Res,1990,20:649-658.

[6] 宋朝枢,张清华.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河北林果研究,1993,(2).

猜你喜欢
苗木花卉优树林木
枫香优树生长与叶果性状分析*
2018首届乐陵苗木花卉展销会开幕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中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江南油杉优树子代家系苗期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
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战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