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水蚀沟治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做法

2012-08-15 00:49马晓晶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水蚀谷坊水土保持

马晓晶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水务局,黑龙江 北安 164095)

北安分局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下辖15个农场,全局现有人口20万人,土地总面积为89.85万 hm2,其中耕地面积30.46万hm2,已经过60余年的开发建设。全局海拔高程在118~650 m,地面坡降在1/20~1/500,全局水土流失面积18.21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0%,2008年统计水蚀沟2 291条,其中小型沟941条、中型沟963条、大型沟387条,每年都有新的水蚀沟产生,水蚀沟密度0.1 km/km2。为此,北安管理局积极探索,建立水蚀沟治理长效机制。

1 领导重视,积极组织推广典型经验

对水蚀沟治理工作,管理局高度重视,主管局长亲自到田间、水蚀沟现场察看治理情况、治理效果。几年来,我局多次组织相关农场到拜泉、宾县等地参观学习,学习先进单位的水蚀沟治理的有效经验,结合我局实际在赵光、引龙河、襄河等农场进行试点,分局主管局长亲自组织由各农场主管农业、水利副场长、水利科长参加的赵光柳条陡坡、谷坊、沟头防护等生物措施水蚀沟治理现场会、引龙河的秸杆回填治沟现场会、襄河的砌石谷坊治沟现场会,推广经验,因地制宜,有效治沟,加速推进了我局水蚀沟的治理进程。

2 明确责任,积极探索高效管理机制

为使这项目工作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管局主管领导与农场主要领导每年签订责任状,将水蚀沟治理工作纳入农场领导年度考核之中,直接与领导工资挂钩。根据农场水蚀沟治理数量,每个农场每年治理2~3条中型以上水蚀沟,年度内新产生的水蚀沟,随时发生随时治理,年底统一进行验收。农场相应制定了监管机制,加大了水蚀沟监管力度,与管理区签订监督管理协议,由管理区监管,对新发生的水蚀沟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理,防微杜渐。各农场水务局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管理,严格水土保持方案的执行监督。近年来新建公路工程全部编制了科学有效的水保方案,防止新的水蚀沟和水土流失的产生。管理局水务局加大对水土保持执法力度,不定期地对各农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 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水蚀沟的产生主要有3个条件:①要有汇流;②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坡长;③要有可产生冲蚀的地貌条件。汇水面积的大小影响到径流流量,坡度和坡长影响到径流流速,地貌条件影响到冲蚀力。但耕种了几年、几十年的耕地中为什么总会有新的水蚀沟产生呢?其原因,是由于连年的耕种,使地表微地形发生改变,表层土壤抗蚀性减弱,渗透性降低及地表植被改变等,破坏原有的相对平衡,产生新的冲刷。

首先,在耕地中新的水蚀沟形成初期,向长度方向发展最快,而向宽度方向发展相对较慢,开始形成的小沟,深度一般≤0.5 m,没有明显的沟头,但是一般正常耕作不能平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理,一旦沟头和沟顶形成跌水,沟头和沟顶向外发展的速度就会加快。当土壤的母质为坚硬黄黏土时,水蚀沟发展可相对稳定一段时间,但当母质被侵蚀疏松时,就会发展加快。

其次,根据水蚀沟的产生条件和发展特点,进行有效治理。几年来,我局在水蚀沟治理方式上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客土回填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工程措施,如:截流沟、暗管、涵跌、混凝土沟头跌水、混凝土谷坊、浆砌石谷坊、干砌石谷坊、干砌石护砌等;生物措施,如:土柳谷坊、生物跌水、柳条陡坡、草筏护砌、插柳固坡和水蚀沟防护林等,尤其土柳谷坊、陡坡在我局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可就地取材,成本低、维修方便,施工技术简单,当地群众很容易掌握;客土回填,如:直接利用开挖截流(根)沟土进行回填、利用秸秆填沟表面覆土、利用麦秸(或其它秸秆)打包填埋等。一是从源头上分流汇水。开挖林带截流沟,减少集中汇水,降低坡面径流。二是因沟而异建立沟道防护体系。对于耕地中的水蚀沟,采取切断上游来水,分散汇流,改变来水路线,对上游来水必经路线的水蚀沟,采取埋设暗管的方式变地表径流为地下暗流,并采取秸杆填沟,表面覆土恢复耕地。如:引龙河农场抢抓大田收获后、秋整地前的有利时机,利用麦秸打包填埋等方法,对耕地内水蚀沟进行治理,效果比较明显。对于地边、路边水蚀沟作为坡水下山之路,改无组织排水为有组织排水,控制水蚀沟的发展。三是对于发展较严重的水蚀沟,进行机械整形,沟内修建谷坊,陡坡等,在沟边及沟底营造水蚀沟防护林,并对沟头进行防护。

4 落实任务,积极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局建立了集中治理大沟,重点防治小沟,哪个地块出现新的水蚀沟,由哪个地块承包人负责治理的水蚀沟治理长效机制。首先,使耕种者充分认识到,耕地是国土资源,承包人有权承包耕地经营受益,更有义务保护耕地,保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责任、义务和经济利益上去看待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其次,按地块收缴水蚀沟治理保证金,与承包户签定协议,做到早发现早治理,不能等到水蚀沟形成后再治理,如不按协议治理,则终止其承包权。第三,明确原有水蚀沟由农场筹资按计划进行治理,当年新发生的水蚀沟由种地户负责治理。

5 不等不靠,积极筹措多元治理资金

水蚀沟的治理资金,只在小流域综合项目中才有专项投资,其它没有该方面的专项投资。为此,我局不等不靠,在做好小流域综合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把水蚀沟治理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制度,制定规划,限期完成水蚀沟治理任务。每年年底由水务局组成水蚀沟治理验收小组,对当年治理的进行验收。集中治理的费用由农场负责筹措,当年耕地中新出现的水线、浅沟由承包户出资治理。从2008年开始我局建立了水利发展基金制度,即从666.7 m2耕地中提取1元,全局每年提取水利发展基金400余万元,由管理局统一集中使用,重点对大型水蚀沟进行整治。

自2000年以来,我局累计治理水蚀沟284条,当年产生的水蚀沟当年都进行了治理,没有新的水蚀沟产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水蚀沟治理力度,使破坏的耕地尽快得以修复,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蚀谷坊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风蚀对砂质壤土迎风坡水蚀特征的影响
西藏地区沟道治理中谷坊应用实例浅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蚀荒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辽东山区沟蚀治理新技术
——石柳谷坊
基于遥感的重庆三峡库区水蚀荒漠化监测
三峡库区水蚀荒漠化遥感调查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