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现实问题分析——基于青岛市和全国的调查比较

2012-08-15 00:50王付欣蔡勤禹
关键词:新生代青岛市农民工

□王付欣 蔡勤禹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现实问题分析
——基于青岛市和全国的调查比较

□王付欣 蔡勤禹

新生代农民工已日渐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融入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青岛市的调查数据与全国的比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中存在:经济生活上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工作环境不容乐观,社会福利难以保障;社会生活上生活方式趋向城市,社会交往遭遇排斥,身份认同陷入困境;婚姻感情上婚姻恋爱问题重重,留守子女后顾之忧,子女教育亟待解决。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流入城市,日渐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中,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我国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60%左右①,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传统的“乡”、“土”观念上不再具有原来那样强烈的文化意识,他们根本不愿意回乡务农,更倾向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谋求自身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但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等限制,使得他们遭受城市社会排斥,无法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缺少城市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成为边缘群体,并引发一系列问题。

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工业制造业发达,服务业发展繁荣,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力强,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强烈的发展势头对外极具吸引力。据统计,近五年来每年在青务工的农民工始终保持在110万人左右,其中70%以上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成为青岛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青岛市为范本,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现状问题,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意义。

一、经济生活: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工作环境不容乐观,社会福利难以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收入偏低,甚至低于老一代农民工。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对1000家企业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比传统农民工(1915.14元)低167.27元。5.4%的新生代农民工明确表示其工资水平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在与企业发生过劳动争议的新生代农民工中,31.6%的人认为“劳动报酬”是引发争议的最重要因素。在青岛市的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体现不均衡,国有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私营企业特别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水平很低,其中工资水平低于2000元的占81.1%,制衣制鞋、纺织、塑料制品等行业不足1500元。

一方面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2011年6月发布的价格指数,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856元/平方米,青岛市住宅平均价格为9554元/平方米。②按照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假定他们的工资增速能够赶上房价的涨速(目前来看假定基本上不成立),按照商品价购房,新生代农民工中最终能够实现在务工地城市购房定居梦想的比例也不会超过十分之一。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09年调查显示,84.2%的流动人口家庭目前为租房居住。③青岛市调查显示,90%以上新生代农民工在青居所人均居住面积,低于2010年青岛市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42平方米。居住的房屋类型主要是平房、筒子楼或地下室,40%左右住集体宿舍,30%左右租房,现有居住条件很难满足组建家庭的基本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通过努力在务工地城市购房定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巨大障碍。

新生代农民工同老一代区别不大的是工作时间普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强度较大。据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1年7月的调查结果显示,71.3%表示超过8小时,其中近三成(29.1%)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④在青岛市调查中,每天工作时间低于8小时的占15.3%,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的占26.7%,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占50.7%,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1小时的占7.3%,其中尤其建筑行业工作时间最长,劳动强度也最大。

另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工环境较之老一代虽有所改善,但同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分布在郊区、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等城市的角落。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调查数据,超过8成的农民工居住条件差,设施不完善。居住成套的单元房(有厨房和卫生间)的比重低,只有22.7%。居住筒子间楼房的占6.2%,居住城镇里的普通平房的占16.6%,居住郊区的普通平房的占19.2%,居住简易宿舍的占24.8%,居住地下室的占0.6%,9.9%居住其他类型的房屋。该调查同时显示,农民工对在务工地改善住房有强烈的期待。22.9%的人期望政府建设专门的农民工公寓,20.1%的人期望政府放开购买政策性住房的限制,17.1%的人期望单位提供更舒适卫生的集体宿舍,16.3%的人期望单位提供住房补贴,12.6%的人期望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11.1%的人期望政府改善外来人口集聚区的生活环境。⑤可见在居住条件上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差距,这会使得双方产生偏差甚至敌视心理。

在青岛市的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居住类型是城中村、员工宿舍和建筑工地。城中村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有产物,具有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内四区未改造的城中村尚有20多个,居住对象都以农民工为主,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严峻,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有的还存在严重消防隐患,成为城市发展的“痼疾”。员工宿舍条件稍好,许多大型企业宿舍设施比较齐全,提升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效益成本、管理者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员工宿舍居住条件达不到标准;建筑工地是从事建筑行业农民工为工作方便的首要选择,青岛市2005年在全国率先制定《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对农民工生活条件作出明确具体规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工地未贯彻实施,临时住房不达标、生活设施不齐全、卫生环境差等现象大量存在。

《劳动法》规定的为农民工提供风险补偿的社会保险(通常指“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多游离于法律和制度之外,实施情况不容乐观。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调查数据,在被调查的1000家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67.7%,比城镇职工低23.7个百分点;医疗保险参保率为77.4%,比城镇职工低14.6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参保率为55.9%,比城镇职工低29.1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参保率为70.3%,比城镇职工低9.1个百分点;生育保险参保率为30.7%,比城镇职工低30.8个百分点;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以养老保险为例,超过一半(56.5%)的新生代农民工或是没有正常接续,或是对于是否正常接续处于不知情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知情程度不高,10%的新生代农民工不知道现在所在的单位是否为其缴纳了养老保险,22%的人不清楚其养老保险的接续情况。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不高,对单位为其缴纳公积金的情况知情程度低。在所有农民工中,有23.5%的反映其所在单位为其缴纳了住房公积金,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差于总体水平,为21.6%,而且他们对于住房公积金的关注程度不如传统农民工高,在参加了住房公积金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2.1%的人不清楚个人账户中的金额。

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务工过程中的职业安全隐患也较多。仍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的调查,有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了防护措施的比重却低于传统农民工,以工作环境存在粉尘污染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例,用人单位为其采取了防护措施的比重为27.2%,低于传统农民工(35.7%)8.5个百分点。19.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用人单位从未向其发放过劳动保护用品。还有19.4%的新生代农民工反映其劳动保护用品存在不能足量或不能及时发放的问题。过去一年中,51.9%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过用人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比例低于传统农民工3.6个百分点。20.7%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接受过用人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甚至高于传统农民工4个百分点。

经济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基础,但目前来看这个基础对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来讲还比较薄弱。在对青岛市经济生活适应情况评价的调查中,有42.7%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对城市经济生活“一般适应”,有34.7%表示“不适应”,有22.6%表示“完全不适应”城市的经济生活。

二、社会生活:生活方式趋向城市,社会交往遭遇排斥,身份认同陷入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文化知识接受水平普遍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加上这一年龄段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强,这使得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城市生活的行为规范、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同时他们多数意愿在城市定居,不愿回乡务农,深圳市2010年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愿意留在城市的愿望比老一代强,且只有1%愿意回农村务农,低于老一代愿意回乡务农4.3%的比例。⑥但由于制度障碍、政策壁垒等原因,使得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门槛重重;对乡土文化的疏离和对城市生活的热衷,使得他们常常处于一种矛盾状态。

在生活方式上,新生代农民工表现为对城市的文化接纳和行为适应。文化接纳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所在城市语言文化、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的了解和认可程度;行为适应指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在理念上认同,而且在“行为上能够按照城市认可的规矩和习俗办事,实践着城市认可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并积极向当地人靠拢”⑦。他们积极追求和践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上面所谈闲暇时间安排,同老一代相比他们的闲暇时间更为丰富多彩,除了看电视听广播,还会经常光顾网吧、酒吧、卡拉OK等娱乐场所,手机、MP3、MP4等持有率也非常高,绝大多数人的通讯方式都是非常现代化的,基本融入了城市生活,在最基本、最表层层面实现了城市生活融入。在青岛市调查中,当被问到是否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时,有52%的人感到“基本适应”,有23.3%的人感到“比较适应”,有24.7%的人感到“完全适应”;另外有73.3%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回到家乡会对农村生活方式感到不适应。

社会交往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创造、保持、传播和发展,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反映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状况。上文调查显示,青岛市新生代农民工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是同乡(比例为 31.4%),其次是同事(27.4%),再次是亲戚朋友(21.3%)。可见他们的交往对象仍多以由血缘、地缘结成的初级社会关系中的对象为主,但同事交往的增多,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已向由业缘关系建立的次级社会关系扩展。

根据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1年7月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被访者表示进城务工后独自一人居住,或与工友居住。与配偶和孩子居住的比例稍高,分别也只达到23.9%和12.0%。他们来到城市打拼与亲人朋友相隔甚远,造成的心理失衡、情感孤独非常严重。而他们心情不好时的倾诉对象,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家乡亲人朋友的依赖最强烈,31.9%的被访者选择对老家的家人、朋友倾诉。值得注意的是,11.0%的被访者选择向网友倾诉,说明他们对于网络的使用较之他们的前辈是有所增加的,7%选择通过大众媒体排解,还有10.3%的被访者不愿找人倾诉。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感情孤独”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惑,在北京建筑业接受调查的农民工,超过七成将“感情孤独”作为困难的首选。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就业行业男女比例失调等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摆脱“感情孤独”的壁垒。这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情感缺失状况,去年深圳富士康连续跳楼事件也突出了这一深层次问题,日益引起全民关注,并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爱和照顾。

在与城市居民交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矛盾性突出。在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了语句量表测试中,一方面,他们表示已经比较“习惯城里的生活”(3.66分),还表达了比较强烈的城市融入的热望,“愿意参加社区活动”(3.56分),“希望能在城里生活”(3.67分);但与此同时,他们在城市中深感歧视,最不认同“我跟城里人地位一样高”(2.98分)。在青岛市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接触机会大多是因为同在一个单位工作而产生的(提及率为64%),其次逛街购物等的接触(提及率为37.3%),再次是通过生意往来而接触(提及率为24.7%),多处于初级和次级社会关系中。可见他们在社会交往层面城市社会生活融入度低,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和局限性。

这种情况下,工会应该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作用。但据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人数比例偏低。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家已建工会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入会率为44.6%,低于传统农民工11.4个百分点,30.7%的新生代农民工不知道所在企业的工会主席是谁,比传统农民工的相应比例高出9.2个百分点。37.7%的人表示“不知道工会主席办公的具体地点”,比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高出11.6个百分点。因此在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缺陷,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为例,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低于城镇职工(88.5%)4.1 个百分点。在签订了合同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68.2%的人的合同没有具体约定月工资数额,37.9%的合同仅限于约定底薪的数额,23.5%的合同只是约定了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16.8%的并未持有正式的合同文本,这为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一旦发生争议时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埋下隐患。

认同应该是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标志,根据人与社会的关系可分为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人对自身的生理特征、社会期待、现实情境等各层面的觉知,是追求自我统一性和连续性的感觉;群体认同是个人对自身所属群体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重要认识,是个体作为一个群体成员此方面的自我观念”⑧。在自我认同方面,在青岛市的调查显示:“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占32.7%,比传统农民工低22.5个百分点;认为自己是“工人/打工者”的占30.7%,高出传统农民工10.1个百分点。而在“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中,这一差异更加明显,认为自己是“农民”的仅占12.7%,这一比例占到传统农民工的四分之一多;认为自己是“工人/打工者”的占34.5%,这一比例几乎是传统农民工的2倍。他们认为自己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城市人,陷入身份认同的尴尬困境。在群体认同方面,有70%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并不属于所在城市,有60.7%认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外地人和本地人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并且遭遇社会排斥和城市居民的歧视。⑨在全国来看,零点调查公司持续3年对京沪汉等地外来人口的调查显示,有18%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感觉到当地居民的强烈歧视,45%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感觉有时会受到歧视或会受到来自某些城里人的歧视。在青岛调查显示,有63.3%的新生代农民工经常感到歧视,有46%的人偶尔感到歧视,有26%的人从未感到歧视。

三、婚姻感情:婚姻恋爱问题重重,留守子女后顾之忧,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出务工期间需要解决恋爱、结婚、生育等一系列重大人生问题,有比较强烈的情感需求。但由于没有房、没有稳定职业、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生活空间和工作范围内所接触的异性少等因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大龄农民工青年产生,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婚姻恋爱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浙江师范大学在浙江省宁波市进行的农民工情感婚姻调查较为典型,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婚恋问题上主要存在五大问题:(1)不知道怎样和异性相处:53.88%的人觉得和异性相处不畅,其中有21.23%的人认为“不好相处”,24.89%的人“不知道怎么相处”,还有5.25%的人选择了“没时间相处”;在恋爱的方式上,通过网络认识朋友,成为最理想的方式。(2)不敢和本地人谈恋爱:52.16%的人不愿意和本地人谈恋爱,只有10.48%的人寻求一试;在另一个“和本地人谈恋爱,您最担心什么”选项中,“被本地人看不起”的占比最高,其次是“无法融入当地社会”。(3)在打工地谈的恋爱往往结不了正果:在2442个调查对象中,只有334个和当地人谈过恋爱;在这334个人当中,最后结婚的只有39个,其中,因为“被父母阻止”(包括双方父母)没有结婚的是139人,余下的才是“感情不忠”、“性格不合”等原因。(4)老乡找老乡还是主流,交往圈狭窄:在“您更愿意选择和本地人结婚,还是和老乡”的选项中,81.34%的人选择老乡,在理由选项中:“方便沟通”摆在第一位,占29.00%,第二就是“生活习性差别不大”,有19.55%,“感情做主”和“可以一起回老家”两个选项比例一样,都是14.72%。(5)不接受介绍婚姻,对爱情抱有很深的期待:只有3.36%的人有过在婚姻介绍所相亲的经历,86.50%不能接受没有恋爱过程的婚姻;85.65%的人怕婚介所的速成相亲方式,也不相信其效果;11.38%的人不喜欢传统的介绍对象方式,但是愿意参加有组织性的公益相亲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来接触异性,寻找自己的另一半。⑩

这是整个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呈现的情感困惑,多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与异性的交流是最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方式,但当他们需要交流和想找人倾诉的时候,却发现身边鲜有能够在一起说话的伴侣。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进程中,留守子女问题也日益凸显。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0年7月的调查结果显示,孩子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最大牵绊。被访者的身边人都比较赞成他们外出务工(3.6分),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最赞成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发展。配偶和孩子的赞同度略低,分别为3.5分和3.2分。留守儿童是新生代农民外出务工最为担心的问题。据全国妇联2010年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11另据中国人民大学对28个省份的农民工调查显示,75.8%的农民工子女在家留守。○12这突出表现为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父母常年不在家,他们主要是和爷爷奶奶等在一起生活,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认知思维会从小潜移默化地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不利于他们的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老年人的观点多偏于保守、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老年人生活的慢节奏不利于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活跃思维的形成。其次,导致儿童心理发育、人格发育的不健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家长尤其是父母的模仿作用最终在人格及心理的发育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没有父母的直接示范,他们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发育必然受到阻碍和影响。据国内著名心理学家韦志忠研究,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等。○13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新生代农民工罪犯”课题研究表明,有犯罪记录的新生代农民工中,80%在幼年时期被留守家乡无人看管,犯罪原因主要为成长环境不利、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功能失常。

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使得他们难以得到健全的发展,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由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流入地政府不仅需要考虑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问题,还需要考虑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龄前教育即幼儿园入园的问题。

已婚新生代农民工进城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农民工关切的大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大问题,2011年8月北京关停部分打工子弟学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4,反映了这一棘手问题。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普遍十分重视子女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针对近50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子女的期望非常高,近乎“疯狂”,并且都表示将全力投入子女教育;在青岛市调查中89.3%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学历的期望是大学以上学历。但农民工子女在城里接受教育情况面临重重困难,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发布的甘肃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指出,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就学的最大困难依次是:认为学费高的占78.75%,认为没有城市户口的占70.59%,认为受歧视的占38.33%。高额的学费,已经成为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优质教育机会时难以逾越的壁垒。教育部2010年公布《教育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取消了《小学管理规程》中可向非本地户籍学生收取借读费的规定。在青岛,据青岛市企业调查队对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学费平均每学年支出2890.6元;许多农民工孩子上学还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在34名有子女随行就学的农民工中,每人平均每学年缴纳借读费、赞助费为852.9元,两项费用之和是每人每学年3743.5元;根据调查计算农民工每一子女月均上学费用支出311.97元,占其收入的24.86%。○15根据青岛市住户调查资料估算,农民工子女上学费用负担率约是城市子女的2-3倍。若按城市家庭1个孩子,2个人收入,农民工家庭2个孩子1.5人收入来匡算,其家庭负担率差距更大。在问及新生代农民工“你的子女在城里就学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时,回答最多的是“学费高负担重”,其次是认为“没有城市户口”,第三是“经常转学”,分别占 56.7%、34.7%、12.7%。

另外新生代农民工难享均等化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青岛市200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常住户口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但有限的教育接纳能力仍然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入学难的问题。特别是在新生代农民工集中、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据了解,2009年李沧区小学在满足本辖区适龄小学生入学后仅剩800个新生名额,而需要入学的外来务工子女有1500人;市北区浮山后的小学的当年新生名额全部被辖区适龄小学生占满;黄岛开发区一带小学规定每班名额45人,普遍超过60人,为缓解新生入学压力,学校大都占用音乐、美术及实验室作教室。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进程中问题众多,若得不到妥善解决,一方面将影响社会稳定:因为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知和防范能力更弱,而行为偏激性却更强,若诉求得不到实际有效解决,会不利于社会管理和安定;另一方面也影响经济发展和婚姻家庭关系: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他们诉求的解决关系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近几年全国普遍出现的“用工荒”已使这一问题初见端倪;另外新生代农民工情感需求得不到合理解决也影响健康家庭关系的形成,为一系列社会问题埋下隐患。

注释:

①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数据,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合计占61.6%。(引自: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00319_402628281.htm)另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在10个省进行的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引自: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0310_402710032.htm)

②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2011年6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R].2011年7月.

③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J].人口研究,2010,(1):6-18.

④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新生代农民工十大最新动态[EB/OL].半月谈网,http://www.banyuetan.org/jrt/110714/47540.shtml.

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课题组.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居住状况[R].2011年3月.

⑥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R].2010年7月15日.

⑦王慧.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⑧王付欣,易连云.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层次[J].青海民族研究,2011,(1).

⑨王思,李化树.平民教育与农民工教育论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⑩陈洪标,叶雨声,陶晶,李孟龙.爱之惑,爱之难——外来农民工婚恋现状调查[N].浙江日报,2010-8-6(4).

(11)陈丽平.妇联调查显示:中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N].法制日报,2010-5-26.

(12)黄冲,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对低收入工作无兴趣——75.8%农民工子女留守老家,专家建议实行“二代优先”政策落户城市[N].中国青年报,2010-4-6.

(13)张小磊.专家称80%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存在心理疾病[N].羊城晚报,2011-1-9.

(14)马晖.北京定点“取缔”民工子弟学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8-16.

(15)青岛市企业调查队.青岛城市农民工期盼提高劳动技能关心子女受教育——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之二.

F323.6

A

1008-8091(2012)01-0005-06

2011-09-28

共青团青岛市委2011年度青年工作研究课题“青岛市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支持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1-T02)暨共青团山东省委2011年度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课题“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支持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1103C2008)阶段性成果。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山东 青岛,266100

王付欣(1983- ),男,山东聊城人,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蔡勤禹(1966- ),男,河北邯郸人,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新生代青岛市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