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与思考

2012-08-15 00:50文/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金沙县股金供销社

文/何 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都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合作社,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供销合作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入点,又为供销合作社自身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四项改造”,不断深化改革,激活企业机制;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着力推进,在领办专业合作社、兴办示范基地、搞活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平坝和金沙两县供销社为例对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得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金沙县供销社的主要做法

金沙县供销社目前有独立核算企业17个(其中基层供销社9个、县级社属企业8家),社员股金服务部16个,专业合作社5个。2010年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30,969万元,社员股金达16,239万元,实现利润785万元,上缴国家税费3,195万元。近年来,金沙县供销社在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四十号文件精神指引下,通过做大做强社员股金、发展龙头企业、“十项民生项目”工程、“新网工程”建设、化肥淡储旺供、发展社办工业和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工作,全面促进了金沙县供销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上级社的充分肯定。

(一)发展重点龙头企业,促进专业合作社建设。金沙县供销社根据金沙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一是积极引导金沙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在“贵州历史名茶”——“清池茶”原有品质的基础上,开发了以“清水塘”牌清池翠片、清池毛尖、清池绿茶为主导产品的绿茶系列产品20多个;二是通过发掘金沙酱醋这一历史名优产品,做大做强企业,促进禹谟供销合作社酱醋厂生产效益逐年递增,现年产“金沙禹谟醋”、“金沙禹谟酱油”达到6,500吨,产销率100%,企业年盈利50多万元,是黔西北知名的调味品生产企业;三是切实保障群众生产用肥,县供销社确立以金沙县益民农资专业合作社为配送中心与基层供销社及其村级综合服务站为网络站点建立了长期化肥连锁配送机制,由合作社统一进行配送、销售的办法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平抑了市场物价,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每年全县春耕秋种生产用肥的需求;四是引导基层供销社领办专业合作社。金沙县供销社领办的仔猪繁殖专业合作社、雾农天麻专业合作社和金沙县清池供销社领办的神农茶叶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二)发展社办工业,为群众增收致富。金沙县在抓好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树立“经济强企,强企兴社”的发展观念,抓住黔北火电厂建设的机遇,指导安洛供销社将年产3万吨的剪干湾煤矿转让后,与县农资公司联合,选址重建了年产15万吨的熊洞煤矿有限公司。公司建立之后,每年上缴国家税费2,000多万元,作为和谐矿区的熊洞煤矿,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350余人的就业,年人均收入3万余元。2010年为当地群众创收1,500万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9,200多万元,实现利润700多万元,上缴国家税费2,400余万元,成为贵州省供销社系统名副其实的重点龙头企业。

(三)高度重视为农服务工作,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1999年金沙县供销社全面改革改制以来,在为农服务工作中,通过组建“金沙县益民农资专业有限公司”作为县级化肥储备中心,协调9个基层供销社和全县村级综合服务站经营网点抓好以化肥资料供应工作,以发挥社员股金的为农服务功能为杠杆,抓好以村级综合服务站和农村商品零售超市为主的“网络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全面改进了旧的农资供应体制,推进为农服务工作向前迈进。目前,全县26个乡镇建有“新网工程”网点268个,已挂牌建立了毕节地委、行署实施的“十项民生项目”的村级综合服务站168个、农村商品零售超市17个,网点遍布全县城镇乡村,为农服务工作得到了加强。

(四)规范运行社员资金,促进农村经济繁荣。金沙县供销社9个基层社均办有社员股金服务部,社员股金是金沙县供销社发展的“生命线”,全社现有社员股金服务部16个,从事社员股金专(兼)职管理人员102人。为落实好社员股金的规范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社员股金的安全运营管理,县社重新制定了新的社员股金管理办法,各基层社结合自身实际重新制定和完善了社员股金管理实施细则,严格规范管理和审批程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安洛供销社股金服务部累计调剂股金7,000余万元支持其所服务的三乡范围内11户煤矿企业,2,000多名农民工在煤矿就业继续得到稳定,为地方经济和企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十一五”期间,全系统累计调剂社员股金3.53亿元,支付股息和红利2,940万元,缴纳税费470万元,实现利润1,320万元。“十二五”末,金沙县供销社社员股金将发展到3亿元。

二、平坝县供销社的主要做法

平坝县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社的正确领导下,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联系实际,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推进经营网络建设,形成了以农产品交易信息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业生产资料、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四大网络和专业合作社,城乡互动创新发展的经营服务格局。截至2010年底,全社有全资、控股、参股的股份制企业4家;基层社5个;遍布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点276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行业协会1个;村级综合服务站80个;年销售总额达到15,29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3.6万元。在“市场建设”、“农资供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新网工程”等方面共助农增收2,674万元,全系统整体上已迈入加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中心。为了建立简便、快捷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平坝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规模生产、规模经营,县供销社于2010年2月建立了平坝县农产品交易信息中心,中心建立信息网站和省内外农产品交易市场及超市信息网点,与农业部信息中心、全国农副产品信息网联网,收集价格信息、供求信息、适销对路品种信息,通过中心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给生产者、经营者,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及时调剂农产品供应余缺,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民增收。中心自建立以来,通过信息平台共向该县专业合作社发布农产品价格及供求信息4,168条,共有73,000多人次接收到中心的信息。

(二)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2010年该社建立了两个农产品交易市场,黔中农产品交易市场(位于清黄高速公路天龙站1公里处)和夏云农产品交易市场(位于贵黄公路平坝县城至贵阳方向4公里处)。两个市场共投资480万元,并先后于2010年4月和2011年4月投入运营。市场建立后通过“交易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供销社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通过8个月的运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立是运用平坝县农副产品交易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为社员和广大种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服务,提供化肥、农药、饲料、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提供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和病虫害的防治,组织当地农产品进入大市场,形成联合群体优势,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2010年2月,平坝县供销社应各专业合作社的要求组建了平坝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平坝县农产品交易信息中心,有效整合了平坝现有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零散资源,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如高峰牌葡萄、羊昌、高峰优质米等。通过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网站,把市场信息、种植信息、政策信息等进行有效地运用,为各个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相关服务,包括市场开拓、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解决了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制定平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为平坝县农业产业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农民朋友发展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结论和成功经验

(一)本文的简要结论。通过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供销社在农村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推动力量。金沙县供销社和平坝县供销社服务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和做法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顺了几个关系:

1、供销社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联结供销社与农户的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的基础。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只有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农民才能真心实意地关心和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密切社农关系。

2、综合服务与专业服务的关系。供销社的发展目标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包括供销、加工、储藏、运输、技术、信息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但随着农副商品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提供专业化系列服务。综合服务是供销社自身功能的完善,专业服务是产业服务的延伸,两者不但并行不悖,而且必须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创新经营与传统经营模式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特色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供销社小而全、大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必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但供销社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又具有其先天的优势,案例中不管是金沙县供销社还是平坝县供销社都做到了一方面深挖传统经营模式的潜力,另一方面又积极调整经营结构,转变经营方式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二)成功的经验。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社宗旨,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种组织形式。

1、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载体作用。供销社应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信息、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资产入股,人员领办等方式,发动农民积极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按照开发办社的要求,在大力组织引导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的同时,也要积极联合或吸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共同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

2、积极兴办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配送中心,以市场为纽带,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供销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场地和中心位置,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改造力度,建设一批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同时开发建设一批集农产品净化、加工、保鲜、包装等系列服务为一体的配送中心,实现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体系有机对接,形成城乡商品双向流通的新态势。

3、抓住资源优势,发展生产基地,培植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供销社应抓住所处地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同时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培植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

4、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供销社要大力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其现有的网络体系,引进农资商品新型经营服务形态,依托农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同时,要大力加强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检疫、检验和注册、包装、宣传,促进品牌农业和标准化农业的发展。

[1]郑强国,李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公司与农户之间契约的稳定性研究[J].农村经济,2005.10.

[2]王胜利,杜晓润.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的治理机制[D].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7.

[3]张长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6.

[4]施建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探索[J].宁波党校学报,2006.2.

猜你喜欢
金沙县股金供销社
温存记忆的供销社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员股金的账务处理
农民合作社股金核算
金沙县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局良好
统计信息
金沙县开展全县老年教育教学情况调研
统计信息
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