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术及子宫肌层叠加缝合术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28例临床分析

2012-08-15 00:45陈德新周柳英杜昂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孕囊清宫肌层

李 蓉,陈德新,周柳英,杜昂鹰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四川 成都 610031)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指胚胎着床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上,为少见的异位妊娠类型,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极具危险性。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该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国外有文献报道每53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会出现1例CSP[1]。该病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法。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28例CSP患者,治疗过程中对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CSP患者年龄30~36岁,均有剖宫产史一次,停经时间44~58天,22例有阴道流血,其中5例为阴道大量流血,包括4例在外院行人流术,术中出血600~1000 ml、未刮出绒毛而急诊收入我科,1例自行药流后阴道大出血到我院就诊。28例患者妇检示宫颈外观无明显异常,子宫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变软,双附件无明显异常。行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宫腔内均未见孕囊,22例患者子宫下段前壁切口处探及孕囊,另6例在此处探及不均质回声团块,内有不规则液性暗区,该处肌壁薄弱,平均厚度0.4 cm,有2例未见肌层声像,孕囊或团块周围血流信号丰富。28例患者血β-HCG值7051~65306 mIU/ml。根据超声对 CSP进行分型[2]:①Ⅰ型7例:孕囊种植在子宫切口处瘢痕,向子宫峡部或宫腔内生长;胚胎可逐渐发育;子宫肌层最薄处≥0.3 cm。②Ⅱ型21例:孕囊深部种植于切口瘢痕的薄弱区,明显向膀胱或腹腔内生长;子宫肌层最薄处<0.3 cm,易致子宫破裂。

1.2 治疗方法 ①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先采用药物化疗:即1、3、5、7天给予甲氨蝶呤(MTX)1 mg/ (kg·d)肌肉注射,第 2、4、6、8天给予四氢叶酸0.1 mg/kg肌肉注射解毒,8天为一个疗程。每周监测血β-HCG下降情况,若治疗第14天血β-HCG下降未达前次值的1/3或继续上升,患者的血常规、肝功正常,可重复第二个疗程。本组有23例患者先行药物治疗,其中19例患者化疗1个疗程,4例2个疗程。药物治疗期间只有5例出现轻微恶心不适,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严重毒副反应。②Ⅰ型CSP患者在药物化疗后无阴道流血、血 β-HCG<1000 mIU/ml、子宫前壁切口处肌层连续,最薄处≥0.3 cm,在配血及做好手术准备的前提下,在超声监护下行清宫术。Ⅱ型CSP患者选择清宫术+改良子宫肌层叠加缝合术。具体方法如下:若为开腹手术,则在常规开腹后,下推膀胱暴露子宫下段,术者以一手的拇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压迫宫体两侧子宫动脉上下行分支、减少术中出血,中指和食指压迫瘢痕妊娠处子宫壁,有利于清除妊娠组织并减少穿孔的风险;若为腹腔镜手术,则术者下推膀胱后,准备好2~0可吸收缝线,以中弯钳将向外突出的瘢痕妊娠处压平即可,若子宫表面血管怒张明显,可先予可吸收线缝扎血管。另一术者经阴道在开腹组或腔镜组医生指导下行清宫术,待妊娠组织清除完毕、予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原子宫瘢痕处,将薄弱或离断的子宫肌层拉拢。若子宫瘢痕处宽大、薄如纸或穿破,可以分成2~3层叠层连续缝合,必要时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止血。是否采取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探查术,取决于病情的危急程度和术者腔镜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③5例阴道大出血,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时直接选择清宫术+改良子宫肌层叠加缝合术。

2 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出血400 ml,其中8例患者行输血治疗,包括5例因阴道大出血急诊入院及2例保守治疗失败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术中采用该方法迅速止血,保全了子宫,但因术前出血多予输血治疗;另有1该患者盆腔重度粘连,下推膀胱困难,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予输血治疗。术后随访5~15天,28例患者血β~HCG值均恢复正常,术后2~3周复查彩超示子宫下段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剖宫产切口多位于子宫下段,子宫复旧后瘢痕挛缩于子宫峡部。主要与剖宫产切口处愈合欠佳、内膜缺损、间质缺乏、肌层薄弱、血供减少有关。受精卵在此着床后常发生底蜕膜缺损,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子宫肌层,不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3]。本组2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停经、阴道流血、伴或不伴下腹痛。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若误诊为宫内早孕行清宫术,易导致人流不全、子宫穿孔甚至大出血威胁生命。出血量的多少与滋养细胞对血管的破坏程度、子宫肌层厚度有关[4]。

3.2 诊断 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妇科检查无特异表现,本病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Godin等[5]提出的诊断标准为:①无宫腔妊娠证据;②无宫颈管妊娠证据;③孕囊生长于子宫下段前壁;④孕囊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有缺陷。以下2点有助临床医师综合判断:①剖宫产史;②停经后阴道出血或腹痛。本组28例中除4例外院误诊盲目行清宫术、1例自行药流外,其余23例均在妊娠早期明确诊断。

3.3 治疗 CSP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有报道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保守性手术(子宫局部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及子宫全切术,近年来还有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治疗成功的病例报道。如何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使治疗更有效和安全,我们认为应结合临床症状、血β-HCG值、CSP的分型等综合分析判断。①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活动性内外出血时,均先采用药物化疗,尽量使植入肌层的绒毛坏死;②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CSP的分型、血β-HCG值下降情况选择清宫术或清宫术+改良子宫肌层叠加缝合术;③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出现活动性内外出血或清宫术失败发生子宫穿孔,则直接选择清宫术+改良子宫肌层叠加缝合术。

3.4 清宫术+改良子宫肌层叠加缝合术的特点①术者拇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压迫宫体两侧子宫动脉上下行分支,迅速降低子宫血供而减少出血量;②术者中指和食指、或腹腔镜术中予中弯压迫瘢痕妊娠处子宫壁,利于清宫并减少穿孔风险;③妊娠组织通过常规的负压吸引清除,不用为了取胚而切开子宫肌层,从而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降低了子宫切除的风险;④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范围小、损伤小,住院时间也较短;⑤不破坏子宫浆膜层,没有切除子宫薄弱肌壁,减少手术创面污染的机会,有利于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但该方法仍有其局限性:Ⅰ型CSP患者经过药物化疗后多仅行清宫术即可,若选择腹腔镜辅助下的手术,需要有熟练的腔镜缝合技术;若盆腔重度粘连,下推膀胱时极易发生损伤。故在以后的治疗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该手术方法。

[1]Maymon R,Svirsky R,Smorgick N,et al.Fertility performance and obstetric outcomes among women with previous cesarean scar pregnancy[J].J Ultrasound Med,2011,30(9):1179-1184.

[2]Shih JC.Cesarean scar pregnancy:diagnosis with three-dimensional (3D)ultrasound and 3D power Dopper[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4,23(3):306-307.

[3]何大军,张波,叶茜,等.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1):87-89.

[4]Litwicka K,Greco E.Cesarean Scar Pregnancy:a review of management optionss[J].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11,23(6):415-421.

[5]Jiao LZ,Zhao J,Wan XR,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J].Chin Med Sci J,2008,23(1):10-15.

猜你喜欢
孕囊清宫肌层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清宫饽饽桌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清宫月令承应戏改编略论
清宫端午仪典戏略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2例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B超检查诊断早孕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