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商品牛羊产业发展刍议

2012-08-15 00:47蒋良瑚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2期
关键词:邻水县牛羊畜牧

蒋良瑚

(四川省邻水县畜牧食品局,四川 邻水 638500)

邻水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传统和基础条件,拥有天然草山草坡23.8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有大量的果园和农隙用地可以种植牧草,邻水县的生猪产业一直是畜牧主导产业,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高达70%以上,而牛羊产值占畜牧产值的比重仅为4.5%。因此,邻水县抓住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的契机,找准切入点,采取有力措施,高起点、高规格定位,加速商品牛羊产业发展。

1 商品牛羊发展的优势条件

1.1 自然优势

1.1.1 气温地貌,均宜草牧。邻水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3℃,雨量充沛,水源充足,低山丘陵和气候温和的地理自然条件适宜畜牧业。

1.1.2 区位特殊,交通便捷。邻水地处川东门户,达渝、沪蓉高速公路交汇于县城南郊,国道210线和省道304线纵贯全境,是川陕渝鄂重要交通枢纽。属于重庆1小时经济圈,两地人流物流量大,是重庆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加工基地。

1.1.3 内需外销,市场广阔。低脂肪、高蛋白和生态、安全的畜产品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邻水县牛羊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1.2 资源优势

1.2.1 草料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有宜牧天然草山草坡23.8万亩,其中连片草场13.8万亩,大型草场有城北罗锅铺草场和新镇铺草场两处。牧草四季常青,品种150余种,可产鲜草约4.7亿千克,可载畜3.9万个黄牛单位。同时,粮食副产物可达1.3亿千克,农作物秸秆可达4.6亿千克,为草食牲畜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草料。

1.2.2 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雄厚。邻水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拥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89人,其中高、中级师58名、初级师131名。每年均开展了标准化养殖、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等技术培训,农民、业主掌握的养殖技术越来越多。

1.2.3 民间资本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手中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散资金,若通过政策的引导、项目的拉动,社会闲散资金将大量投入到养殖业。

2 商品牛羊产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优良品种推广滞后 邻水县现有牛羊品种主要为本地黄牛、本地水牛、宣汉黄牛、本地山羊、南江黄羊、乐至黑羊、波尔山羊等,但近年来由于牛羊产业发展势头较好,良种牛羊价格上涨,种源供不应求,加之部分养殖场(户)受利益驱动,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选育种畜,造成种畜性能降低。

2.2 配套养殖技术不完善 一是饲料搭配的科学化程度低。大部分养殖场凭经验配制饲料,只管牛羊吃饱,缺乏科学性,对牛羊所需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物质未予以全面考虑。二是疾(疫)病防治尚不能满足牛羊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牛羊产业的发展,疾(疫)病发生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现有的基层兽医服务体系亦不能满足需要。三是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与当地生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

2.3 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商品牛羊发展产业不健全,没有形成产业化链条。同时,组织化程度不高,该县牛羊养殖以农户单打独斗为主,规模较小。养殖户及业主所生产的商品牛羊基本上是通过牛羊商贩进行销售。

3 加快发展商品牛羊产业的措施

3.1 强化领导,加大政策扶持

3.1.1 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考核奖惩。成立以县政府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商品牛羊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将商品牛羊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并进行严格的考核。

3.1.2 积极争取项目,出台扶持政策。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标准化圈舍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广先进技术等。

3.2 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自然和资源优势条件,特别是草山草坡分布和养殖基础两方面优势,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商品牛羊产业发展。

3.2.1 明确产业基地。选择草山草坡资源条件较好的乡镇,建立商品牛羊生产示范基地,形成“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突出特色”的“布局区域化”新格局。

3.2.2 明确产业方向。用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理念组织现代畜牧业大生产,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模式,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逐渐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效产业。

3.2.3 明确产业目标。突破发展商品牛羊产业,特别是肉牛、肉羊出栏量的快速递增和商品牛羊品质的提升,至2015年末,实现牛、羊出栏量分别达到6万头、30万只,牛、羊良种及杂交改良面分别达到65%、95%以上。

3.3 推广良种,健全良繁体系

3.3.1 加快牛冷冻精液配种进度。县畜牧主管部门应及时改扩建冷冻精液储运中心和肉牛重点养殖乡镇配种站(点),组织西门塔尔牛、摩拉水牛等优良品种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水牛和宣汉黄牛。同时选留杂交母牛探索实施多元杂交改良,以实现品种改良目标。

3.3.2 加强羊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工作。选择以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为发展重点,推行“纯繁场+扩繁场+农户”三级制种模式,推进羊杂交改良繁育工作。先从建设1~2个纯繁场、3~5个扩繁场做起,至2015年力争实现建成纯繁场10个以上、扩繁场30个以上和全县肉羊改良面95%以上的建设目标。

3.4 严格标准,提高规模化水平

3.4.1 示范带动。在条件适宜的2~4个乡镇,建设 2~4个示范区和一些规模场以及若干散养户饲养商品肉牛肉羊,至2015年末,争取牛、羊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5%、80%以上。

3.4.2 标准建设。生产场所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遵循国家或地方标准和现代畜牧业建设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生活管理区、生产养殖区、粪污处理区”三区分离进行规模布局,按照“牛羊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等要求,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等养殖模式。

3.4.3 规模养殖。推行适度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模养殖三种档次的规模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基本标准为每个场(户)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上、肉羊30只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在适度规模养殖基础上扩大数量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小区规模养殖,由3~5个标准化规模或适度规模养殖场(户)构成。

3.5 健全机制,降低养殖风险

3.5.1 组建专业组织。在政府引导下,本着“民愿、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规范组建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构建"平等参与、合作互助、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多方共赢"机制,促进农户共谋发展。

3.5.2 发挥合作效益。坚持“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带动”的原则,培植精、深加工企业,并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三者有机联结起来,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发展;以专业合作组织促进龙头企业发展;以政府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商品牛羊产业大发展。

3.6 加大服务,提升养殖效益

3.6.1 培训业务。以县、片区或乡镇为单位召集农户、业主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从选址、建设、引种、饲养、防疫、管理、营销、加工、种草等方面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增强应对现代畜牧大生产的技能。

3.6.2 联系责任。明确县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分片分组联系责任,指导业主和农户做好商品牛羊饲养场地科学建设、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和营销信息通报等工作。

3.6.3 加强防疫。随时绷紧“养殖成败关键在于防疫”这一根弦,遵循“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推行“1117”管理制度,即1个防疫制度,1套免疫方案,1个质量承诺,7个记录生产(生产及进出、饲料兽药使用、消毒灭源、免疫及标识、检疫监管、疫病监测、无害化处理),实现科学管理。

3.6.4 攻关技术。与科研单位和院校联姻,开展肉牛肉羊快速育肥技术专题研究,以提升养殖水平,缩短育肥周期,增加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邻水县牛羊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科长投案,揭开县里近十年最大腐败窝案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朱晓琴作品
牛羊各几头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依托旅游产业的乡镇规划探析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