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防洪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影像资料管理

2012-08-15 00:45王阿妮
陕西水利 2012年1期
关键词:收集整理子目资料

◎王阿妮

影像资料是施工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能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养护情况,是维修养护内业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资料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渭河防洪工程影像资料能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养护情况,是反映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的最原始的重要资料。

随着管养分离体制的改革,内业资料已逐步迈向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影像资料作为内业资料的重要部分,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维修养护项目影像资料管理办法》强化了工程影像资料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根据几年来从事渭河防洪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述如何规范收集整理维修养护项目影像资料。

1 影像资料的基本要求

1.1 影像资料的数量要求

日常维修养护项目的影像资料收集应按照养护任务书“两清单一说明”中养护子目的工程原貌、实施过程及完工新貌等三个阶段进行收集。每一个拍摄点收集1组照片,主要子目收集不少于3组照片,一般子目收集不少于1组照片;堤防工程子目施工连续长度超过500m的,每500m不少于3组,河道工程子目施工连续长度超过100m的,每100m不少于3组。

维修养护专项工程的影像资料收集按照审批的单元项目划分开展收集,每个单元工程按照工序事前、事中、事后不少于3组。

1.2 影像资料的质量要求

影像资料的事前、事中、事后力求在同一角度、同一部位、同一参照物背景下拍摄,图片美观清晰、主题突出,能够真实反映养护(或维修)的主要实施过程。影像资料的情景要与工程施工季节同步,确保影像资料的真实性。

1.3 影像资料的整编要求

影像资料的入册规整一般按照合同分类装入工程技术档案专用相册,在工程验收前完成装订工作,声像资料刻成光盘后装入相应的相册。

照片资料应按维修养护工序或子目实施的先后顺序,以组为单位成套整编入册,每组照片对比效果明显。每张照片要附备注说明,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六要素。每册(套)照片资料均应附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反映该项目的规模、地点范围、开竣工时间,以及完成情况和动用的人、材、机等工程总体基本情况。

照片底片或刻录的可视光盘编号应统一,方便查找。其格式是合同编号 -Q(或 Z、H)排序号,其中 Q、Z、H分别代表事前、事中、事后,排序号是指在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次收集的照片排序号。

2 影像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料管理整理工作混乱

2006年9 月管养分离体制改革以来,根据这几年的工作实际和影像资料收集整理的真实情况,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照片标注不详。照片六要素标注不统一、不具体,工程名称、区段桩号、时间日期、摄影者等标注不详细,采用模糊处理的现象较多。

(2)照片针对性不强。照片没有严格按照水管单位下发的“两清单一说明”任务书的养护项目,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有缺项、漏项现象发生。

(3)照片对比性不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照片对比度不强,三个阶段常缺少事前或事中的照片,或者是有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照片,但是照片的对比性强,不是同一参照物,不能直观有效地反映养护工程面貌前后变化。

(4)照片质量不高。对材料消耗量较大的项目,如坝坡石方整修、根石加固、补铺石碴等子目,其拉运进场、收料管理、隐蔽工程等主要养护过程工序照片缺失,对材料管理和质量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支撑。

部分照片反映的情景与标注的季节、时间不符,造成照片资料失真。

(5)照片数量不够。草皮养护、堤顶刮平、行道林养护补植等长线作业项目,未按要求分区段,多组采集照片,养护过程反映不充分、不全面。

(6)照片整编归档粗放。照片入册整理比较粗糙,照片档案说明等不全面或未填写,照片资料整编的精细化程度不高。

照片未按合同收集整理,没有做到分项分册装订归档。

(7)底片整理混乱。底片说明未能按照区段、工程名称标注清楚,事前、事中、事后排列混乱。

2.2 对影像资料重视不够

由于基层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影像资料是记录养护工作过程最有力的证明依据,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影像资料的成果质量不尽如人意。

2.3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负责影像资料的工作人员没有过硬的摄影技术,对养护项目的工作目的了解的不透彻,目的不明确;养护施工工艺、工序不熟悉,思路不清晰,所以拍摄的照片不能准确反映养护项目全过程。

3 提高影像资料质量的对策

3.1 切实提高对影像资料的思想认识,严格执行制度、办法

为规范维修养护影像资料管理,如实反应工程维修养护过程的真实情况,充分发挥影像资料在维修养护工作中的作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执行黄委和省局对影像资料的规定,和养护公司出台的《维修养护工程影像资料管理办法》,快速提高影像资料的管理水平。

3.2 提高职工人员素质,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负责拍摄收集影像资料的工作人员应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详细了解月度任务书的清单工程项目及实施区段,结合月度技术方案制定影像资料收集方案,及时与工地施工的技术人员沟通,做到随时拍摄、及时收集、按时整理,确保影像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举办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3.3 建立健全影像资料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

各单位应重视维修养护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影像资料的管理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将影像资料成果质量与职工绩效考核兑现挂钩,实行奖罚制度。

3.4 规范工程影像资料的管理程序

严格按照《维修养护工程影像资料管理办法》操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影像资料的数量控制得当,按要求能清晰完整反映工程情况即可,切勿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2)收集照片目的明确。收集的照片应经过对比、筛选,选择能明确表达和反应养护项目实施过程的照片归类整理。选取同一角度、同一部位拍摄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照片,能有效反映出工程养护前中后的变化。

(3)照片六要素标注清晰完整,能准确反映出工程地点和项目内容。

(4)照片根据合同项目分类整理,每个合同项目有对应的影像资料,日常合同项目按照清单内容子目分为事前、事中、事后归类整理,专项合同项目按照工序先后顺序拍摄收集。

(5)收集纸质照片的同时,也要注意电子版的整理、标注和可视光盘的刻录、归档。

4 结语

影像资料作为内业资料的重要部分,应该得到单位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的足够重视。根据工作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不断提高影像资料整编质量,为维修养护工作提供有利的技术资料支撑。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收集整理子目资料
浅谈陕西省2004 年消耗量定额中的换算
企业渠道选择研究的收集整理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通风空调工程造价控制实务分析
港口工程施工技术档案收集整理
浅谈高速公路档案收集整理和信息化建设
彝族毕摩文献收集整理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历史教学中子目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