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措施扎实推进水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2-08-15 00:45城固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办公室
陕西水利 2012年1期
关键词:城固县顺利开展清查

◎城固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办公室

城固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和《陕西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落实普查专职人员,落实阶段工作方案。紧密依靠乡镇和基层普查人员,早部署,早安排,深入一线检查指导、严把数据质量,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普查表初审已结束,集中录入已达到45%,普查数据上图已达到35%。在水利普查工作中,城固县采取六大措施扎实推进,普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完善,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前提

按照《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和《陕西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城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建了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市直灌区负责人组成的城固县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层层落实水利普查责任,县政府与各级乡镇,普查办与各相关业务单位分别签订水利普查目标责任书,落实水利普查目标责任。落实水利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12名,县水工队等3个单位作为水利普查技术支撑单位。

二、及早部署、真抓实干,是普查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

针对城固为水利大县,普查任务量大,时间节点要求紧迫的实际,城固县及早制订《城固县水利普查实施办法》,督促成立乡镇村各级普查机构对各级阶段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及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特别是普查数据获取阶段,县水利普查办公室在清查对象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从2011年8月中旬开始安排普查数据获取工作。一是制定数据获取实施方案,召开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安排部署数据获取工作,依据普查名录打印发放普查样表及普查说明2450份。举办乡镇单位普查以会代训学习班,明确普查任务,讲解填表要求和普查时间节点,9月20日开始陆续回收普查表。二是及时制定空间数据采集计划,落实由市直灌区、县直灌区、江河管理站、普查办等组成的8个外业采集组,落实了采集任务、采集分组责任人,对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了以会代培学习,明确时间要求,在2011年11月中旬基本完成了外业采集任务。三是把台账建设贯穿于普查工作各阶段,在2011年4月初建立的初始台账建设基础上,于清查阶段,清查、核实、补充完善台账建设,共发放台账表220份,辅助台账202份,用水记录表80份,2011年7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并结合清查、普查工作,加强台账登记检查指导,建立电话联系指导,QQ群及时解答指导,确保台账真实,数据可靠。截止2011年11月底,台账表已基本收回,且填报规范,数据抽查达到质量要求。

三、学习到位、技术指导和检查到位,是保证普查质量的主要环节

针对城固水利普查量大,项目多(清查对象60832个)的实际,为确保普查进度和保证数据质量,县水利普查办公室全体人员,首先是依据培训教材及课件,利用每周学习辅导,加深细化学习和掌握技术重点和技术要点,为顺利开展普查奠定基础。二是在下发各类清查、普查表后,及时跟踪检查和技术指导,深入乡村,实地讲解、现场指导,个别难点村,现场多次进行技术培训和填表技术指导,解决普查问题,保证了时间节点要求。

四、严把数据审核关,是确保普查成效的关键

一是组建了城固县水利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小组,以技术支撑单位负责人、县水利普查办公室技术负责人及省上专业培训人员组成的数据质量审查小组。二是实行“五级”质量审核制度,村、乡普查办、专业组、会审组、逐级审核,县级审核后出具质量审查报告。三是从数据源头抓起,从基层指导、技术培训、填表说明解疑、QQ群解答等各个环节抓起。四是县普查办及专业审查人员,依据基础资料,多方查阅、比照核对,修改完善,确保把数据误差率降到最低。

五、落实硬件设备,是保障普查顺利开展的基础

县财政大力支持,县水利局积极筹资,落实近30万元普查经费,购置电脑10台,打印机一台,传真机一台,GPS定位仪7部,流速仪一部,空调2台,有力保证了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六、统筹协调、上下联动是推进普查工作有序开展的强大动力

水利普查工作中,县水利普查办注重与乡镇水利普查机构、村普查员的协调互动。从普查数据收集,空间数据采集,到走村入户,细致调查,县水利普查办与乡镇主管领导、水管站技术人员联动互动,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普查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城固县顺利开展清查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森林资源清查复位调查的几种简易提速调查方法
“阅读”越有收获
城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城固县北部秦岭山区中药资源调查
企业固定资产清查与管理工作研究
浅议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城固县原公镇垣山小学借“双高双普”东风建设“花园式”学校
发挥专业咨询机构作用,助力PPP项目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