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伏末 吃吃“西北风”

2012-08-27 05:35
中国商论 2012年25期
关键词:莜面窝窝西北风

近日,知名电视栏目《舌尖上的中国》关注了西北菜在京的发展与著名商家的经营,丰收的季节,农民的喜悦,在北京百姓的餐桌上,也变得处处可见。

西北菜,泛指我国西北地区的菜系,大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方风味,而以陕西菜、甘肃菜具有代表性。陕西菜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风味。在春秋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治地,故简称“秦”。甘肃省境大都在陇山之西,古代曾有“陇西郡”、“陇右郡”的设置,故简称“陇”。此地民风淳朴,人们能吃苦爱劳作,五谷杂粮丰裕,山珍野味也繁多。

说起西北菜的特色,大可以分为3点:

1.主料突出:以牛羊肉为主,以山珍野味为辅;

2.主味突出:一个菜肴所用的调味品虽多,但每个菜肴的主味却只有一个,酸辣苦甜咸只有一味出头(包括复合味),其它味居从属地位;

3.香味突出: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还常选干辣椒、陈醋和花椒等。干辣椒经油烹后拣出,是一种香辣,辣而不烈。醋经油烹,酸味减弱,香味增加。花椒经油烹,麻味减少,椒香味增加,选用这些调料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辣、酸、麻,主要是取其香。

在烹饪技法上,西北菜多以烧、蒸、煨、炒、汆、炝为主,采用古老的传统烹调方法较多,如石烹法,至今沿用,可谓古风犹存。烧、蒸菜,形状完整,汁浓味香,特点突出。清汆菜,汤清见底,主料脆嫩,鲜香光滑,清爽利口。温拌菜(属炝法),不凉不热,蒜香扑鼻,乡土气息极浓。由于饭菜手法与味道原始粗犷,尤受北方食客欢迎。

在北京,颇受欢迎的西北菜馆不算少数,最为知名的当属北京西贝莜面村了。吃着有名的黄馍馍,听着西北老汉的原生态《黄土高坡》,仿佛置身戈壁,仰望信天翁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汉形象变得历历在目。

西北莜面好吃健康,是许多老人的长寿偏方。顾名思义,莜面就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说它健康,是因为莜面的营养成分是其它面粉营养成分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莜面中不仅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分,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同时其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物质——亚油酸,它对于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明显的功效。

莜面作为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减肥和美容。只是因其不容易消化(晚餐最好不要吃),要做到少吃,不可贪食。莜面是河北省张家口、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地区,以及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及阴山山地、乌兰察布市南部的特色食品,主要生长在无霜期短的山地区域。莜面烹饪技法有蒸、炸、汆、烙烙、、炒炒,,等等数数十十个个花花样样,,其中蒸莜面常见见的的就就有有有有窝窝窝窝、、馀馀、钝钝、饺饺饺饺、、金金棍棍、、丸丸等各具特色色的的1177种 做 法。 其 吃 法法不不外乎热吃和凉吃吃。。莜面制作方法法灵活多变,常在巧妇手下搓、推、擀、卷、花样翻新,由乡村大妈现场制 作, 如 若 食食用前观赏一翻民间手艺会食欲大增。食用时可用蔬菜及辣汤,冷调、凉拌。并可按各自口味,酸、辣、咸、甜自行调制。莜面在加工后可制成窝窝、储格、拿糕、饺饺、傀儡、丸丸、馄饨、拨面等,也可加工成炒面、糊糊、燕麦片等,如此一来,不仅成为中国名小吃,而且是出口外销的名牌产品。

当然,不好下馆子的您,却又喜欢莜面吃食的,不妨就在这秋初伏末,在家里试着刮刮“西北风”。

这里我们就为您介绍一道简易的西北莜面小吃“炒盔垒”的做法。

盔垒在山西一般作为早点,伴以小米粥、鸡蛋汤、咸菜食用。其制作简单,口感良好。制作此道小吃需要的食材有土豆,莜面,青椒,胡椒粉,葱,盐。首先,将土豆洗净,高压锅压熟后去皮,然后将去皮后的土豆擦丝碾碎,在大器皿中拌入适量莜面,搓均匀(此步可放入适量盐),接着就可以放入蒸锅中蒸,时间为三分钟左右。同时,炒锅放油,油热后放入蒸好的盔垒,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一些配料,装盘即可。

猜你喜欢
莜面窝窝西北风
谁回错了家?
一周天气预报
“粮窝窝”的大米为啥又吃香了?
推·电影
新动工房
欢歌山窝窝
西北风
爽滑劲道的牛肉时蔬炒莜面
赵匡胤:一文钱逼倒英雄汉
赵匡胤报一饭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