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天津市区县科技进步态势分析

2012-08-29 07:35高文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天津300041
天津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南开区科技进步区县

高文 (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41)

郜丽波 (天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天津300072)

毛涛 (天津市统计局社会科技处 天津300040)

为更好地反映全市科技进步状况,推动区县提升科技发展水平,保持我市科技进步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度天津市科教领导小组继续对各区县、各工业集团公司实施科技进步监测工作。2011年度区县科技进步监测结果显示,区县科技进步综合水平稳步提升,15个区县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达到58.57%,总体增幅8.14个百分点。

1 区县科技进步监测结果

图1 2011年度区县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

根据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将全市15个区县的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分为4类:

第1类:综合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上,总指数高于15个区县的平均水平,属于我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高的区县,分别为北辰区、南开区、津南区、红桥区、西青区和河东区。

第2类:综合评价得分在50~60分之间,属于我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较高的区县,分别为河西区、河北区和东丽区。

第3类:综合评价得分在40~50分之间,属于我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一般的区县,有宝坻区、和平区和武清区。

第4类:综合评价得分在40分以下的区县,有宁河县、蓟县和静海县,科技进步水平与我市其他区县有一定的差距。

2 与2010年比较

与2010年度监测结果相比(见图2),我市区县科技进步水平呈现四大变化和特点。

2.1 区县科技进步整体实力大幅度提高

15个区县总体科技进步评价指数为58.57%,比上年提高8.14个百分点。4个一级指标全部呈增长态势,特别是科技投入指数提高最快,达到22.64%,比上年增长5.68个百分点,反映出区县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如15个区县财政科技拨款占区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从上年的1.49%增长到1.70%;区县人均科普经费达到2.44元/人,比上年提高0.82元/人。同时,科技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个一级指标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19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和0.74个百分点,反映出区县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逐步提升。

2.2 进入第一集团的区县数量增多

位于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第一集团”的区县由上年的3个增加到6个。其中,北辰区替代南开区取得了第一的领先位置,综合指数率先突破70%,达到75.45%。南开区和津南区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3位。本年红桥区、西青区和河东区跨入第一集团,其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74、13.20和15.63个百分点,位居第4~6位。

2.3 九成以上的区县比上年有进步

图2显示,与上年相比,15个区县中的14个区县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按增幅排名前5位的区县依次为河东区、北辰区、西青区、河北区和武清区,增幅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河东区增幅最大,达到了15.63个百分点,从而带动了该区位次从上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6位。西青区从上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5位,比上年提升了2位。北辰区、河北区、宝坻区、武清区和宁河县均比上年提升了1位。

张华军:对,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学情。但备课时所考虑的是已经发生和完成的,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存在的已经完成的形式”。但我们的存在永远不可能只是已经完成的,都是在不断生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新的情境中改变和发生。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做准备,但永远不可能代替课堂当下发生的事情,当下发生的事绝不会与已经发生的事一样。

图2 区县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增幅排序图

2.4 综合指数出现下降的区县数量明显减少

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下降的区县从上年的4个减少到本年的1个,且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蓟县比上年下降了1.92个百分点,而上年下降幅度最高的达到了10.44个百分点。本年位次下降最多的是东丽区,从上年的第6位降至第9位,下降了3位。其次是河西区和蓟县,均比上年下降了2位。南开区、和平区比上年下降了1位。

3 区县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分析

2010年,各区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努力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全力打好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攻坚战,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新突破,区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3.1 区县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15个区县财政科技拨款累计达到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占区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70%,比上年增长0.21个百分点。科技进步监测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区县财政科技拨款大幅增长,2006—2010年15个区县平均财政科技拨款从1 685.2万元增长到4 673.1万元,年均增长29.0%。其中,津南区财政科技拨款突破1亿元,达到1.05亿元,居各区县之首。北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2.62%,居15个区县第一位。津南区和西青区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从2006年的1.47%和1.58%增加到2010年的2.30%和2.28%,增幅位居15个区县前两位。

3.2 科技产出成果日趋丰硕

2010年15个区县专利申请受理量为2.30万件,比上年增长47.2%,占全市的比重达到91.4%。其中,南开区专利申请量居区县之首,达到5 062件,比上年增长30.0%。北辰区、河东区、西青区和东丽区达到2 913件、2 584件、2 580件和2 248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95.5%、64.0%、51.0%和36.5%。区县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 767件,比上年增长4.2%,占全市的91.4%。15个区县有效发明专利为5 918件,比上年增长29.9%,占全市的90.8%。专利申请受理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出区县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专利产出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15个区县市级科技成果登记数达到541项,比上年增长2.9%。区县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4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河北区、南开区、红桥区和河西区依然是技术交易的主力军,均超过了5亿元,占到了15个区县的71.2%。

3.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各区县加快提高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区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2010年,15个区县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26万人,比上年增长了28.7%;企业R&D经费投入31.4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1.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0.65%,比上年增加0.19个百分点。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78.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 375.1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9%。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5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1.0%。

3.4 区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区县始终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区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15个区县生产总值累计达到5 128.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达到2 718.04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5.6%和64.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53.0%。区县增加值累计3 5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14个区县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均有所下降。

4 存在的问题

4.1 区县财政科技投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尽管区县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但是区县财政科技投入强度始终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个别区县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与2006年相比,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区县财政科技支出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仍然过低,2010年,15个区县财政科技拨款仅占全市的16.2%(见图3)。

图3 15个区县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与全市比较(2006—2010年)

4.2 区县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2010年区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5%,远低于全市工业企业0.93%的平均水平。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3.1%,低于全市工业企业6.0%的平均水平(见图4)。

图4 15个区县R&D经费投入强度与全市比较(2006—2010年)

4.3 新产品产出水平急需提升

图5 15个区县新产品销售收入强度与全市比较(2006—2010年)

区县属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7.8%,与全市平均水平(19.9%)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见图 5)。

5 对策建议

“十二五”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使之成为我市科学发展的黄金期、攻坚克难的创新期、大有作为的发展期,就必须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构筑自主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和战略基点。要保持我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继续位居全国第三位,进一步缩小与北京、上海的差距,就必须从薄弱环节入手,加大科技财力投入强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1 继续加大区县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市区县财政科技投入总量一直持续增长,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是,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县相比,我市区县财政科技拨款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市区县应继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必要的科技资金支持。

5.2 适当增加区县财政R&D投入比例

政府对R&D活动的投入不仅是研发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而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它是整个科技投入的风向标,政府部门利用这些资金通过各类科技计划引导整个社会的科技投资走向。

我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15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要达到3.0%。目前,企业虽然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点,会限制其对R&D经费的持续投入。因此,英美等国政府R&D资金的1/4甚至更多投向了企业。

建议区县政府管理部门在科技计划项目及其他财政科技投入的经费安排上,适当向R&D活动倾斜,以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区县增加R&D投入,从源头上保证R&D活动的开展。

5.3 积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由于区县属企业R&D投入水平过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区县要充分利用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加大R&D投入,进一步落实和制定税收、政府采购、科技项目向企业倾斜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规模和力度,增强企业自身科技的实力和基础。引导社会资金对企业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大幅度提高全社会对科技企业创新的投入水平。■

猜你喜欢
南开区科技进步区县
小兔子遇险记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