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幽灵

2012-08-30 21:14李楠
青年文学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样板戏

摘要:样板戏作为文革时期的特殊产物,随文革结束而消声灭迹。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又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形成样板戏热,这种回潮现象在社会各界引起争论。实际上,样板戏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思想性上都难以符合时代的审美和观众的认可,样板戏回潮现象终归是昙花一现,定会重新被人们遗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关键词:样板戏;回潮;争论

作者简介:李楠(1987.8-),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70-02

一 、样板戏回潮现象介绍

随着文革的结束,样板戏同文革时期那些具有文革特色精神的诗歌、小说、电影一起消失。原本已被打入冷宫,被人们遗忘的样板戏却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还魂,甚至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形成“样板戏热”,就这样样板戏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范围内。很多剧团开始重新排练样板戏,在国内巡回演出,甚至是走出国门出国演出。2005年《智取威虎山》在美国纽约百老汇演出并获得好评,《红色娘子军》更是被媒体誉为在中国芭蕾舞台上唯一可与《天鹅湖》媲美的红色经典。北京市甚至将其列入小学教材的必读科目中,而最能代表主流媒体话语的春晚也开始频频出现样板戏京剧中的选段。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样板戏回潮”。即是说曾经随文革结束而消失的样板戏重新回到艺术舞台上,并引起了大家一定程度上的关注,甚至引起争议,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因而我们称其为“样板戏回潮”。 其中所谓“回潮”是指已经消失的旧事物或克服的旧习惯等重新出现。

文革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形式,都因为没有观众而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淡出视野。只有样板戏成为一枝独秀,继续留在舞台上,并形成一股热潮,成为一种独特的文革遗留文化现象,引起大众广泛的争议。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我们究竟应该这样去定位样板戏?样板戏究竟具不具备文化价值?这种“样板戏回潮”的现象是不是正常发生的?样板戏是真的具有艺术价值还是通过某种途径被策划出来的?样板戏在其产生的背景结构的条件下回潮意味着什么?

二 、两种观点

社会各界对样板戏回潮现象基本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第一种赞成、支持。认为应该脱离文革背景,单纯地看待样板戏的艺术价值。样板戏在艺术上的确是有所创新,具有现代性,吸收了西方的艺术形式,形成一种中西结合的现代文艺。恰如江青所说的“十年磨一剑”,文革时对于样板戏的制作是不惜财力物力的,样板戏确实在艺术形式上有可取之处。如果说最先并非是由江青一手包办,因而其在文革期间也只是被利用这个理由来说明样板戏可以和文革割裂来看的话。则必须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不管这些剧作最初的本意是怎样,可是在文革期间它确实是四人帮的帮凶,对文革期间的动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几部戏被尊为“样板”的同时打击了其他艺术作品,并将其强行纳入自己的轨道。从艺术角度来说,样板戏在现今看来,其艺术手法无疑已经落后于时代。比较当下流行的艺术形式,样板戏受到欢迎、追捧的现象令人感到疑惑。另外一些人的观点则是说,现在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普遍性的信仰缺失,虽然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是并不能体会到幸福。因此我们需要样板戏和红色经典来重塑我们的民族信仰,以这种英雄主义的豪情来拯救都市人日益堕落的灵魂。对样板戏稍微有所了解的都会知道这种说法是多么可笑,样板戏从来都只会泯灭人性,哪有拯救一说。

另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这些人大多是文革期间遭受过政治迫害的人。巴金就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说道:“好些年不听‘样板戏,我好像也忘了它们。可是春节期间意外地听见人清唱‘样板戏,不止是一两段,我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接连做了好几天的噩梦,这种梦在某一个时期我非常熟习,它同‘样板戏似乎有密切的关系。对我来说这两者是连在一起的。我怕噩梦,因此我也怕‘样板戏。现在我才知道‘样板戏在我的心上烙下的火印是抹不掉的。从烙印上产生了一个一个的噩梦。”【1】邓友梅也说过:“我之反对样板戏是因为当年造反派每到夜间用鞭子抽我的时候,怕我的叫声被别人听见,就用扩音器放《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所以我一听见样板戏音乐就浑身打哆嗦。”【2】这些回忆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惨痛记忆。虽然文革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这些文革时期的受难者,每一提到文革,提到样板戏内心还是充满恐惧与苦涩的吧。样板戏热的现象无疑使这些人的情感再次受到了伤害。他们的亲身经历说明样板戏就是同文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认为样板戏回潮是文革精神的回归,应引起大家的警惕。虽然这些反对者的观点看起来过于感性和简单,但却是极为深刻的,曾经的苦难经历使得他们对文革实质有着超常的敏锐,对文革的体悟也无疑来着更深一些。显然仅凭个人感情去盲目否定无疑很难取信于人,正因为如此,巴金才极力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将文革时期的状况客观的展示出来,让大家真正了解文革,才能真正避免文革时期的悲剧再次发生。

三、样板戏评析

这两种观点水火不容,相互之间不做观点上的交流,其争论并非在一个平台上进行,都只是固守着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争论自然是没有结果的。笔者认为样板戏作为文革时期畸形的历史文化产物,在文学史上是不可被复制的很特殊的存在。它是特定时期产生的特殊的文艺形式,是文革期间政府的舆论工具,为官方意识形态服务,起着宣传、教育作用。这些都使我们无法抛开文革这个时代背景来单独的分析样板戏的艺术价值。并且其在文革中所起的工具价值绝对大于它的审美价值,甚至足以消解它的审美价值。

可以这样说,样板戏代表了文革十年文学艺术形式的最高成就,是文革最“好”的成果。虽然它现在在我们看来无疑是畸形的,文化霸权的产物。因而我们不能简单的对它进行否定,而是应当理性的去研究、分析,思考样板戏究竟会是昙花一现的偶然现象还是说是真的为大众所喜爱的文艺形式。

自样板戏回潮以来,始终存在两种话语模式。一是民间话语形态,一是学术界的态度。前面所讲的两种不同观点都是从学术角度。而民间也即是普通群众对样板戏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毕竟他们才是样板戏最大的受众。姑且不论样板戏是怎样重回舞台的,先来简要分析它为何会受到大众的欢迎认可。怀旧心理,一些中老年对样板戏有一种怀旧心理,样板戏是他们一生中独特的记忆。所谓“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在文革十年娱乐享受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只有这种文艺形式是官方认可的,在政治高压下近乎强制性的重复记忆下,样板戏是人民群众唯一的乐趣。并且对于这些上了年纪的文革亲历者,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理:过去的永远比现在的要好,中国人普遍生活在这样的怀旧情绪之中,文革已经过去三十几年了,这时间足够一代人成长起来了。伤痛似乎被淡忘,而这种童年、青年时的记忆还鲜活的存留在记忆中,对于这些中年人来说,文革不仅意味着十年浩劫同时也是他们一生中最为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光,样板戏无疑是将与他们的青春年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当今的年轻人则是另外一种状况,他们没有关于文革切身的伤痛记忆,所知道、了解的只是通过各种文字、影像资料,不能了解样板戏真正在文革期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并且对这个艺术形式具有浓烈的好奇心。

在“样板戏回潮”中商业化手段的成功运作也是样板戏引起关注的原因之一。红色经典的改编,影视剧的出现,铺天盖地的宣传。将样板戏作为一种新奇的题材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然会有一些人捧场,一些人棒喝,这种争论的场面恰恰更使样板戏成为热点,引起大众关注。从而形成绝妙的商业炒作。样板戏也因为这种商业化运作而摇身一变,重新回到舞台,回到大众视野。从商业角度来看,样板戏的运作无疑是成功的,一方面勾起了文革那代人的怀旧心理,满足了一部分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也成功的引起一些不明真相者的好奇心,将其吹捧上天。相对于文革时期观众的被动接受,因为受众毫无选择余地而只能接受样板戏使之成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成为拥有受众最多的文艺形式,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欢迎,成为不可复制的奇迹。如今的样板戏的成功是迎合了商业化运作的市场机制,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的结果。

注释:

【1】巴金:《样板戏》,《随想录·无题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12页。

【2】邓友梅:《关于“样板戏”》,《无事忙侃山》,远方出版社,2002年,第189页。

参考文献:

[1]、丁帆:《留在民族记忆中的“革命样板戏”》,《粤海风》,2006年第5期。

[2]、《革命样板戏剧本汇编》第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

[3]、惠雁冰:《“革命样板戏”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猜你喜欢
样板戏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基于样板戏的“红色经典”传承与革新
样板戏的时代感
“红色经典”作品的当代改编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
以史鉴今:对京剧“样板戏”音乐创作之“失”的若干思考
样板戏及样板戏研究的另一面
——评张丽军《“样板戏”在乡土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
父子合演贪污“样板戏”
“样板戏”研究:缘起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