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树脂对紫玉米花青素的静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2012-09-07 02:44朱敏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吸附平衡大孔花青素

朱敏,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

大孔树脂对紫玉米花青素的静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朱敏,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

为了筛选出对紫玉米花青素粗提液纯化性能好的树脂,采用AB-8型、X-5型、D101型和NKA-9型4种大孔树脂对紫玉米花青素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研究了大孔树脂对紫玉米花青素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以Langmuir单层吸附方程制定吸附等温曲线,并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影响及不同树脂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X-5树脂吸附平衡速率常数最大,达到饱和吸附量所用时间最短,经Langmuir单层吸附回归方程预测出X-5树脂静态吸附时最大吸附量可达到53.1915mg/g。在pH=4时,饱和吸附量最大。因而X-5可用做纯化紫玉米花青素较为合适的吸附剂,解吸时宜选用40%乙醇做为洗脱液。

紫玉米花青素,大孔树脂,吸附,解吸

紫玉米(Purple corn)原产南美山区,被原属印加帝国范围内的居民作为粮食食用,其大小与普通玉米相同,但其种子呈紫黑色,有的植株和叶片也带有紫色[1]。紫玉米色素属于花青素类物质,研究表明[2-4],花青素不仅是良好的天然着色剂,而且还具有抗氧化、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紫玉米花青素粗提液中含有糖类、蛋白质等杂质,会影响花青素的品质和稳定性,因此必须对紫玉米花青素粗提液提纯后才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新型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好、富集效果强、再生简便、使用周期长等优点,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花青素、类黄酮及酚类物质的分离纯化研究中[5]。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对葡萄皮色素[6-7]、萝卜色素[8]、蜀葵花色素[9]和紫甘薯色素[10-11]等进行纯化,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大孔树脂对紫玉米花青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曲线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树脂分离纯化紫玉米花青素的方法和条件,旨在为紫玉米花青素纯化工艺的建立和优化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紫玉米组合SZ15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将风干的紫玉米穗轴用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避光保存备用;大孔吸附树脂AB-8型、X-5型、D101型和NKA-9型,树脂性能见表1;乙醇、盐酸分析纯。

电动粉碎机、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PH-3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奥诺勒仪器有限公司;数显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光明医疗仪器厂;SHB-Ⅲ真空循环水势多用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LGR16-W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WD-9405B型水平摇床北京市六一仪器厂沃德生物医学仪器公司。

表1大孔吸附树脂的理化性质Table 1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ur kinds of macro porous resins

1.2 实验方法

1.2.1 紫玉米色素提取方法紫玉米穗轴粉→提取剂提取(无水乙醇+20%盐酸)→过滤→真空浓缩,得色素浓缩液,以pH=3的缓冲液(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稀释,用于静态吸附及解吸特性研究。

1.2.2 紫玉米色素标准曲线制作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紫玉米色素0.05g,用pH=3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定容至25mL,得到浓度为2.0mg/mL的色素液,取1、2、3、4、5、6mL该色素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pH3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稀释至刻度,以蒸馏水为空白于526nm处测定吸光度,以y表示色素液浓度(mg/mL),x表示色素液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1.2.3 静态吸附及解吸指标

其中:Qra—吸附率(%),Qa—吸附量(mg/g),C0—溶液初始浓度(mg/mL),Cr—吸附平衡后的溶液浓度(mg/mL),Va—色素溶液体积(mL),W—树脂质量(g),Qd—解吸量(mg/g),Cd—解吸液浓度(mg/mL),Vd—解吸液体积(mL),Qrd—解吸率(%)。

1.2.4 各种树脂静态吸附率比较将表1中各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后,去除表面水分,准确称取大孔树脂1.00g,置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1.26mg/mL的色素溶液30mL,将三角瓶放置于水平摇床上振荡,振荡速度为100r/min。每隔1h吸取上清液于526nm处测吸光度A,以蒸馏水为空白,绘制各种树脂24h内吸附曲线,以吸附率比较各种树脂的吸附性能。

1.2.5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动力学研究准确称取表1中各种预处理后的湿树脂1g于100mL三角瓶,加入1.26mg/mL的色素溶液30mL,放置于水平摇床上振荡,振荡速度为100r/min。连续测定前5h及24h的吸附量,根据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以Langmuir方程计算四种树脂的吸附速率常数K。该方程基于均一表面单层吸附假设,其一般形式为:lnQe/ln(Qe-Qt)=Kt,其中,Qe-吸附平衡后树脂的吸附量(mg/g);Qt-t时刻树脂的吸附量(mg/g)。

1.2.6 色素液浓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称取表1中各种预处理后的湿树脂2g于100mL三角瓶,分别加入5种不同浓度的紫玉米色素20mL,放置于水平摇床上振荡吸附24h,振荡速度为100r/min。根据静态吸附平衡后测定的平衡浓度以及计算出的平衡吸附量绘制树脂的等温吸附曲线,观测随着色素液浓度增加树脂饱和吸附量的变化。

1.2.7 pH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影响分别用pH为1、2、3、4、5、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稀释色素浓缩液,准确称取表1中各种树脂湿重1g于100mL三角瓶,分别加入不同pH由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稀释的色素液各20mL,放置于水平摇床上振荡吸附24h,振荡速度为100r/min,计算吸附率。

1.2.8 各种树脂静态解吸率比较将已吸附饱和的4种树脂AB-8型、X-5型、D101型和NKA-9型,各称取2g于100mL三角瓶,依次用蒸馏水、20%、40%、60%、80%、100%乙醇(含0.05%盐酸)梯度洗脱(各25mL)。每次洗脱振荡30min(100r/min)。过滤,以蒸馏水作空白,在526nm处测滤液吸光度,A总为梯度洗脱滤液吸光度累加,以参数(A总/吸附率Qra)表示各树脂解吸效果。

1.2.9 pH对紫玉米色素解析率的影响分别用pH为1、2、3、4、5、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稀释色素浓缩液,准确称取6份上述实验筛选出的最佳吸附树脂湿重2g于100mL三角瓶,分别加入不同pH的色素浓缩液各25mL,放置于水平摇床上振荡吸附24h,振荡速度为100r/min,吸附饱和后,用上述实验筛选出的最佳洗脱剂洗脱,计算不同pH对紫玉米色素的解析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玉米色素标准曲线

紫玉米色素标准曲线见图1,回归方程为:y=2.6468x+ 0.0211,R2=0.9989。

图1 紫玉米色素标准曲线Fig.1Standard curve of purple corn anthocyanins

2.2 各种树脂静态吸附率比较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树脂吸附率逐渐增大然后趋于平稳,前1h内吸附速度增加较快,之后吸附速度增加逐渐变小,5h后吸附速度逐渐趋于缓慢至吸附平衡。X-5与AB-8两种树脂表现出对紫玉米色素较好的吸附性能,X-5树脂的吸附率(5h)分别是AB-8、D101和NKA-9树脂的1.03、1.06、1.02倍。当达到吸附平衡时,AB-8、D101、NKA-9与X-5树脂的静态吸附率分别为99.36%、99.14%、97.86%和95.72%。

图2 各种树脂静态吸附率比较Fig.2Comparison of static adsorption rates of different macroporous resins

2.3 不同树脂的吸附速率常数的比较

不同树脂的吸附速率常数K见表2。树脂吸附速率常数K值越大,说明树脂达到吸附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与AB-8、D101和NKA-9相比,X-5树脂有较大的吸附速率常数,因此,可以初步判定,X-5树脂对紫玉米色素表现出优良的选择吸附性。

表2 各种树脂的吸附速率常数Table 2The K of different macroporous resins

2.4 色素液浓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

由于不同树脂的理化性质,如孔径、极性、比表面积的不同,可能会对不同浓度的色素液产生不同的吸附效果。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在一定色素浓度下,AB-8、X-5、D101和NKA-9这四种树脂对紫玉米色素均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为进一步筛选不同树脂对色素液吸附适宜的浓度范围,本实验绘制了等温吸附曲线,见图3。在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色素液浓度的增加,AB-8、NKA-9和X-5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上升最明显,其中X-5树脂的饱和吸附量最大,而D-101上升幅度则比较平缓。

图3 不同树脂吸附等温曲线Fig.3The adsorption isothermal curves of different macroporous resins

树脂吸附等温曲线可用Langmuir单层吸附方程表示:

Ce/Qe=Ce/Qmax+1/aQmax

式中:Qmax—树脂的最大吸附量,mg/g;Qe—树脂在一定色素浓度下的平衡吸附量,mg/g;Ce—色素液吸附平衡后浓度,μg/mL;a—常数。

X-5树脂对紫玉米色素静态吸附的回归Langmuir方程曲线见图4,由此可以计算得到X-5树脂的最大吸附量(见表3)。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X-5树脂对紫玉米色素的静态吸附。

图4 X-5树脂对紫玉米色素静态吸附线性回归Fig.4The static adsorption curve of X-5 resin

表3X-5树脂吸附的Langmuir方程参数Table 3Langmuir equation parameters of X-5 resin

2.5 pH对紫玉米色素静态吸附率的影响

不同紫玉米色素液pH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见图5。各种树脂均表现为pH在3~4时,对紫玉米色素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随着色素液pH的增大,吸附率逐渐下降。其中X-5树脂在pH=4时吸附率最高可达89.63%。一般来说,色素在酸性介质下稳定性较强,因此,应该选择在色素液pH为3~4的条件下进行吸附才能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

图5 pH对树脂静态吸附率的影响Fig.5Effect of pH on static adsorption rates of different macroporous resins

2.6 各种树脂解吸性能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AB-8、D101、X-5和NKA-9四种树脂的梯度洗脱性能,从总的解吸性能来看,X-5>AB-8>D101>NKA-9;从解吸液乙醇浓度来看,AB-8、D101、NKA-9和X-5树脂的洗脱峰均集中在40%乙醇浓度处,且X-5树脂在用40%乙醇洗脱时,洗脱液的浓度最大,洗脱效果最好,这样可以避免在用低浓度乙醇洗脱时一些糖类、蛋白质等物质的残留,从而进一步提高色素的纯度。因此,综合来看,X-5树脂可以作为紫玉米色素的纯化树脂。

2.7 X-5树脂对不同pH紫玉米色素解析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色素在酸性介质下比较稳定。根据上述实验筛选出40%乙醇对X-5树脂的解吸效果最好,图6为X-5树脂对不同pH紫玉米色素液解吸性能的影响。由图6可知,40%乙醇对pH=3的紫玉米色素液解吸效果最好,解吸率为43.23%,而随着pH的升高,解吸率有所下降。前面已研究表明,紫玉米色素液在pH=3~4的条件下吸附率最高,因此在精制纯化紫玉米色素时,应选用pH=3~4的色素液为宜。

表4 各种树脂解吸性能比较Table 4Comparison of desorption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macroporous resins

图6 X-5树脂对不同pH紫玉米色素解析率的影响Fig.6Effect of X-5 resin on desorption rate of purple corn anthocyanins with different pH

3 结论与讨论

3.1 X-5树脂在纯化紫玉米色素中表现出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及解吸性,综合表现优于AB-8、D101和NKA-9三种树脂。各树脂的吸附率(5h),X-5为94.23%、AB-8为91.87%、D101为88.88%、NKA-9为92.30%。且X-5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常数,能更快达到吸附平衡。国内文献已有研究利用X-5树脂吸附和分离纯化甘蓝红色素,结果表明在pH=3.5时,X-5树脂吸附甘蓝红色素的能力较强,同时用无水乙醇作为洗脱液效果最佳。本实验研究结果与之基本一致,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对X-5树脂纯化紫玉米色素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3.2 随着色素液浓度的增加,X-5树脂的平衡吸附量逐渐增多,适合较高浓度色素液的吸附,达到饱和吸附量所用时间短,且吸附量大,从实验成本考虑,X-5为最佳紫玉米吸附树脂,并预测出X-5树脂静态吸附时最大吸附量可达到53.1915mg/g。

3.3 在紫玉米色素液浓度一定时,X-5树脂在色素液pH=4时,其饱和吸附量可达到52.03mg/g湿树脂,比其它三种树脂饱和吸附量要大,吸附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3.4 X-5树脂用于纯化紫玉米色素时,40%乙醇可作为最佳解吸剂。

3.5 40%乙醇对pH=3的紫玉米色素液解吸效果最好。

[1] Hiromitsu Aoki,Noriko Kuze,Yoshiaki Kato.Foods and food ingredients[J].J of Jap,2002,199:41-45.

[2] Yasuko Nods,Takao Kneyuki,Kiharu Igarashi,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ofnasunin,ananthocyaninin eggplant peels[J].Toxicology,2000,148:119-23.

[3] T Osawa.Functional activity of polyphenolsincluding anthocyanins[J].Foods and Food Ingredients(Jap),2001,192:4-10.

[4] T Osawa,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dietary cyanidin-3-O-β-D-glucoside on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J].Arch Biochem Biophys,1999,368:361-366.

[5] 韩兆轩.大孔树脂纯化菠萝皮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3):90-94.

[6] 邓洁红.HP-20树脂对刺葡萄皮色素纯化特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2):145-148.

[7] 邓洁红.刺葡萄皮色素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8] 徐忠,张亚丽.D101大孔树脂对萝卜红色素的吸附特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2(1):59-60.

[9] 孙健,蒋跃明,彭子模.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蜀葵花色素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5(1):65-67.

[10] 陈勇,张晴.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和分离紫甘薯色素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1(1):6-9.

[11] 朱洪梅,韩永斌,顾振新,等.大孔树脂对紫甘薯色素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5):153-156.

Study on the pur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porous resins to purple corn anthocyanins

ZHU Min,SHI Zhen-sheng,LI Feng-hai,WANG Zhi-bi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

In order to screen the optimum macroporous resin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anthocyanins from purple corn,the static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four kinds of macroporous resins(AB-8,X-5,D10 1 and NKA-9)were investigated.The static adsorption dynamic processes of resins were studied.The isothermal curves of resins were analyzed by Langmuir equ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ption in different pH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X-5 type macroporous resin was the suitable resin for purifying purple corn anthocyanins.The K of X-5 resin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time of saturation was the shortest.The X-5 adsorption amount was 53.1915mg/g under saturation adsorption which predicted by Langmuir equation.The saturation adsorption of X-5 was the highest when the pH=4.The result of desorp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40%ethanol solution was the optimum solution for desorbing purple corn anthocyanins.

:purple corn anthocyanins;macroporous resins;adsorption;desorption

TS210.1

A

1002-0306(2012)01-0152-04

2010-06-30

朱敏(1982-),女,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紫玉米花青素分离纯化研究。

猜你喜欢
吸附平衡大孔花青素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大孔镗刀的设计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五氯苯酚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山楸梅浆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测定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多组分气体吸附平衡预测的探究
偏二甲肼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活性污泥的吸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