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记忆之门(续)

2012-09-08 09:36陈曦
中国艺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陈曦布面油画

陈曦/文

重返记忆之门(续)

陈曦/文

RETURN TO THE DOOR OF MEMORY (SEQUEL)

陈曦,1968年出生于新疆。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转眼已是2010年,即将完成的《中国记忆》系列已累积了19件作品,而五年也就在这般时光穿梭的描画中消失了。想来五年的时间对于四十年的一次回望也算值得吧。

画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现在想想感觉很像是登山,开头总是兴奋的,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却是无尽的台阶,两旁渐渐失去新鲜的风景,干渴的喉咙和越发酸软的双腿,终于,在极度疲惫之下到达了顶峰。然后一切又不同了,清风掠过,安抚每一个张开的毛孔,那惬意汇合胜利的喜悦让全身再次充满了能量,又可以去期待下一个山峰。这过程也很像练内家功夫,每天都需要酝足气,稳住心,定住神儿,才能保证画好一条长长的直线而不会像蚯蚓似的。这过程使得多年来享受画笔挥洒畅漾之快感的我,也曾瞬间怀疑过这无趣的悠长,好在结果还算让人欣慰,并且每一张的完成都会带给我更多持续下去的动力。现在,并不确定这些画对周围的人们意味些什么,但却是我自己一段不同寻常的思变过程。因此就算眼睛为此倍感疲劳,心却被收获渐渐盛满了。

关于时间的选择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跨度四十年。因为和我个人有记忆的年龄一致,使得产生这样一段回忆也是很自然的事。

中国记忆——非典时间 布面油画 130cmx180cm 2010年 陈曦

被记忆-奥运会小稿 纸上水彩 陈曦

中国记忆——“911”事件小稿 纸上水彩 陈曦

这个国家的70年代对于现在的多数人来说,已是张充满浪漫色彩的怀旧的发黄老照片,陌生且模糊不清了。而80年代是激荡人心的、动荡的,充斥着无边的理想和发泄不完的激情,也给每一颗曾经历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理想主义烙印。90年代呢,就好像是刚刚建成于沙漠之上的拉斯维加斯赌城,热闹非凡,人们开始品尝到了物质享受所带来的极大的满足感,并且谁也不想再失去那感觉。于是,我们的世界就开始像一个高速飞转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了。

在90年代我所选择的事件中,三峡工程无疑是史上最大胆的工程之一,是人类挑战大自然的一次实证。而选择它的另一个理由还是因我和长江的早年渊源。

老家重庆被两条江河环抱,其中一条就是长江。父亲曾在长江航运局工作过,我在以它命名的学校里上完小学,中学以前,全家都住在天堂般的长航海员俱乐部里,在长江边度过了我的整个童年时光。记得八岁的时候,曾跟着老爸坐轮船去武汉,在当时的我的眼中,那可是一艘无以伦比的巨轮!在到达武汉的三天途中,我一直被三峡两岸的山川江水深深地吸引着,除了睡觉,几乎都在甲板上或走廊边呆着,往外眺望,或盯着水里大船的影子,满眼的新奇。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三峡江面很宽,山高水清,且都是绿茵茵的,时有纤夫的号子声从山中飘出,隐隐约约的,也难见个人影。倒是有一段远远地能看见一些猿猴的身影在山林间跳跃、嬉闹……

那几年老爸时常出差去武汉,每次都是坐船回来,总是会给我们带回很多好吃的樱桃、水柿子、孝感麻糖,还有最新的磁铁文具盒。那文具盒在一次放学后,我为了挤进卖麻糖的小摊而被偷走了,心软的父亲一有机会还是又买了一个给我,但没过多久不幸又再次发生,因为嘴馋的毛病,我也是没少挨训挨罚的。这些个东西在当时都是极难得的,所以每到接船的日子,家里就充满了过节般的气氛,穿上漂亮裙子的妈妈会带上我和妹妹,溜达着走去朝天门码头。从家里到码头是一小段下坡路,从坡上走着,就能看见远处江里大大小小的船只缓缓地移动着。我们一边走一边猜,哪条船是爸爸的船,晚霞迎面从对岸的山坡后照过来,落在我们三个身上,我们的脸和全身都被染成了金红色,我和妹妹自是满心欢喜,就连平日严厉的母亲在那一天也会显得格外轻松。回到家中不一会儿,桌上就堆满了一盘盘洗干净的鲜红水灵的大樱桃、甜美的水柿子,还有我们各自的礼物,大家吃着嬉笑着,多么完美的一天!有股甜甜的味道,在每每回想那情景时就会散发出来,而那画面也自此永久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金灿灿的,不曾褪色。

中国记忆——只生一个好 布面油画 150cmx180cm 2010年 陈曦

图1 中国记忆——奥运会 布面油画 150cmx180cm 2010年 陈曦

图2 中国记忆——“911”事件 布面油画150cmx180cm 2009年 陈曦

选择“911”恐怖事件,是斟酌再三的,犹豫是因为它是这个系列中唯一不在中国发生的事儿。但可怕的是,自从那两座高楼倒下以来,在文明大陆生活的人们就此和恐怖分子、恐怖活动及恐怖主义前所未有地靠近了。这几年每天看新闻成了习惯,总担心哪里又出事了,又有什么地方和人被炸毁,而持续不断的悲剧使我们谁都再也无法漠然视之,爆炸声可能出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我心头的这样一份忧虑,想必也是众人心头的忧虑,那么这事情就没有国界了,而变成全人类今天所要面临的诸多困境中,又一个长久威胁。由于恐怖主义如此猖獗,或许让原本陌生的民族之间多了份互助的理由。那高楼的崩塌在提醒人们,是反省自己的时候了。宗教、土地、石油、财富,这些导致人类相互侵略伤害的主要原由,也许都不及人类本性中潜藏的那份自私和邪恶可能造成的伤害更久远,尽管人们每天都在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当我们恣意享受着父辈们难以想象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会一并背负起新的恐惧和苦难。今天,恐怖的阴影依然持续笼罩在人们的头上,谁也不知道如何才能结束这噩梦……我想,这件事情是不能被遗忘的。

我国的登月火箭“神五”到达了月球,举国欢庆。我从电视新闻报道中看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也知道能登上月亮的国家寥寥无几,这无疑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但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朋友间与此事相关的一次瞎聊。有人说,如果外星人看见我们人类登上月球会怎么想;又有人说,外星人要想灭人类的话,就像人踩死蚂蚁一样容易,可人类还总想占别的星球,想和外星生命联系,现在呢,好不容易才爬到月球,要找到他们还早着呢,况且他们看见人类如此自私自大,又总是自相残杀,没准儿招他们烦了,哪天就来把地球给灭了也说不定……虽然这番言论纯属无稽恶搞,倒是因此让我对探索太空的事儿又多了些关注,也对登月的记忆加深了许多。人类的好奇心也许是让我们的世界喜忧参半的双刃剑。

2008年,“奥运”来了。在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样的运动会可能是唯一的和平战争,因其中的竞技之乐趣,以及健康精神,凝聚了全世界人们的永无休止的热情和参与。而中国的第一次申办成功,无疑激荡起国人强烈的民族荣誉情感,北京这座城市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那华丽耀眼的开幕式颇费心思,着实让很多人看傻了眼,而其背后呈现的,更像是一个大国声势浩大的炫耀。焰火,无数美丽的焰火燃烧了当晚的夜空,也燃烧了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人们……人类本是贪玩儿的、耐不住寂寞的,总会想出各种方式来娱乐和满足自己,有些却已经埋下了毁灭的种子,而奥运会还可算是一剂安慰人们沮丧心情的良药。

紧接着,新中国迎来六十周年庆典,如同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次重要的国庆阅兵式,同样是在天安门广场,而今只是声势比以往更加壮观。整齐如一的队列中,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不再苦涩,透着富足生活带来的滋润和无比的自信。各省的花车俗气但彰显着殷实的财力,令人胆寒的导弹车队显示着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样晴朗的天空,同样花海加人海的场面,不同的是时间和人、物质和精神……

图3 夜11点 布面油画 200cmx130cm 2006年 陈曦

图4 夜12点 布面油画 200cmx130cm 2005年 陈曦

对我而言,这庆典似一个恰当的句号,可以用来结束这代表四十年的《中国记忆》。无疑这四十年的岁月短暂如流星,但对于我们身在其中的几代人而言,却是丰富热闹的半生光阴,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也都随着国家发生的每一次变化而改变,或喜或忧,或进或退,或挣扎或屈服。生命中的五味杂陈在这短暂的岁月中体味着,消失着……

图5 傍晚·雨后 布面油画 200cmx300cm 2007年 陈曦

五年的记忆之门即将关闭了,而前方未知的可能,仍在吸引着我继续前行。这一阶段实乃思想裂变的过程,也让我越发明了,自己所走的路,早已不是特快列车,不是可以直达朝慢之地的那一条路,倒像是一个朝着慢地方向摸索前行的游侠,可能在途中绕了远道儿,却因此看见了迷人的城堡,或停下歇息,有幸品尝到从未吃过的美食、美酒,和新认识的朋友们欢聚,而忘记赶路……如此,也许最终也走不到那圣地,只愿能始终保有一份心灵的自由自在,且看命运会将我带向何处吧!

现在只有刚刚到达山顶的那份疲劳和随之而来心头短暂的空落。我需静静地等待,等待那不久还将照亮我的灵光,去完成我的下一段生命。这就像毒瘾一样会不停地发作,让我在每一段创作时光中,去反复体味那些个熟悉的兴奋、揪结、狂喜、专注、沮丧、平静……

猜你喜欢
陈曦布面油画
一张油画
王秋莲
Adaptive semi-empirical model for non-contac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塬(布面油画)
詹克兢布面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张方白艺术作品
善于总结化难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