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性诱剂防治花生田暗黑鳃金龟的研究

2012-09-11 07:23姜晓静赵志强陈全森曲明静蒋相国吕敬军倪皖莉谷建中陈志德刘立峰康树立
植物保护 2012年3期
关键词:保果诱剂金龟

李 晓, 鞠 倩, 姜晓静, 赵志强, 陈全森, 曲明静*,蒋相国, 吕敬军, 倪皖莉, 谷建中, 陈志德, 刘立峰, 康树立

(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 266100; 2.湖北省襄樊市农业科学院,襄樊 441057;3.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 276012; 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肥 230031;5.河南省开封市农业科学院,开封 475004; 6.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 210014;7.河北农业大学,保定 071000; 8.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院,锦州 12101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目前全国种植面积约500万hm2,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1]。长期以来花生蛴螬危害一直困扰着花生生产,蛴螬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的总称,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是蛴螬的主要虫种之一,分布广泛,危害性居三大金龟子(暗黑、大黑、铜绿)之首[2]。尤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花生蛴螬发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花生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一般受害减产10%~20%,严重者50%~80%,甚至颗粒无收[3]。研制安全、高效、环保、生态的防治新技术、新方法已成为控制蛴螬危害的当务之急。

用昆虫信息素或引诱剂防治害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虫新技术。具有高效、灵敏、无毒、选择性强、不伤天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国内外对这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都很重视[4]。该技术主要通过大量诱杀雄虫,从而降低雌雄交配,减低后代种群数量,或使田间弥漫高浓度性信息素,迷惑雄虫,干扰正常的交配活动,最终影响其生殖,达到减轻田间幼虫为害的目的[5]。虽然Leal等对暗黑鳃金龟的性信息素成分进行了分析[6-7],但并没有大范围田间应用的报道。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在此基础上,在室内和室外对我国暗黑鳃金龟的性信息素进行了研究[8],自主研发了暗黑鳃金龟性诱剂诱芯及配套诱捕器;初步田间试验表明,该引诱剂和诱捕器具有很好的诱捕效果,单个诱捕器的最大引诱数为2195头(未发表数据)。为进一步明确该性诱剂在全国主要花生产区的引诱效果及对幼虫虫口密度的降低作用,2010年在辽宁锦州、河北保定、河南开封、山东临沂、安徽固镇、江苏如皋、泰兴、湖北襄樊等蛴螬为害较重的地区开展了田间诱捕和防治试验,系统性地评价了其诱捕效果及田间防效,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诱芯和诱捕器

试验中采用的暗黑鳃金龟性诱剂诱芯及其配套的诱捕器均由山东花生研究所研制提供。诱芯活性成分为L-异亮氨酸甲酯和R-(-)-芳樟醇,两者配比为7∶1,总剂量为360mg。诱芯载体主要成分为脱脂棉。诱捕器由顶盖、漏斗型装置、交叉挡板和收集装置组成,其中交叉挡板设于顶盖下方,漏斗装置设于交叉挡板之间,收集装置设于漏斗装置下方(图1a)。具有强挥发性的性诱剂诱芯(图1b)在冰箱集中冷冻保存。

1.2 试验地点及试验地基本情况

在辽宁锦州、河北保定、河南开封、山东临沂、安徽固镇、江苏如皋、泰兴、湖北襄樊8个地区开展了性诱剂田间试验。其中锦州选择3个试验点,分别为锦州农科院试验区、锦州北镇市正安镇、葫芦岛市连山区老官堡试验基地,试验田面积6.7hm2。保定、开封试验田面积分别为6.7hm2。临沂选择莒县和郯城两个试点,试验田面积共13.3hm2。固镇试验地共13.3hm2,安排在固镇县连站良种场花生地。如皋、泰兴试验地各6.7hm2。襄樊试验地共20.0hm2,选择两个试点,宜城试点安排在王集镇襄江村花生示范基地,襄阳试点安排在襄阳区古驿镇唐吕村花生示范基地。试验地土壤均为当地的标准花生种植土壤,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匀,前茬为当地适宜作物,花生播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试验处理区和对照区常规田间管理,花生生育期间不再施用其他防地下害虫药剂。

图1 暗黑鳃金龟性诱剂

1.3 试验方法

每60m设置一个诱捕器,试验区外500m设栽培条件基本相同的不同花生田块作对照。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为2.0m,性诱剂释放特异气味引诱金龟子靠近诱捕器,利用诱捕器漏斗型装置和十字交叉板所呈现的角度使金龟子在飞行中触碰漏斗型装置和十字交叉挡板出现假死现象,随漏斗落入收集袋中,试验安排在6月下旬至8月底进行(表1),雨天除外,傍晚18∶30-19∶30之间放置诱芯,诱芯每天更换。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1.4.1 成虫诱捕效果调查

每晚21∶00诱捕结束后,记录各诱捕器的成虫数量。

1.4.2 幼虫减退率及保果效果的调查

在花生收获前调查处理区幼虫减退率和保果效果,调查方法采用棋盘式9点取样法,每点5穴,结合收获翻土深30cm,统计各处理区的蛴螬虫口数量及总荚果数、被害荚果数,并按3级调查被害果数(0级:荚果完整,无被害状;l级:荚果表皮被害或有被害小洞,但果仁完整,不影响产量;3级:荚果有被害大洞,果仁被害,影响产量),统计各级被害花生果数,计算幼虫减退率、荚果受害指数和保果效果。计算方法如下:

1.5 数据分析

使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虫诱捕效果分析

由表1可见,本试验所采用的诱芯及诱捕器对暗黑鳃金龟成虫的诱捕效果明显,单台诱捕器单日最大诱虫量在100头以上的有临沂郯城(345头)、临沂莒县(132头)、固镇(452头)、如皋(885头)、泰兴(278头)、襄樊宜城(977头)、襄樊襄阳(421头)。在蛴螬发生严重的襄樊地区效果尤为突出,其中宜城试点从2010年6月22日到8月15日37天时间里共引诱到暗黑鳃金龟成虫73616头,每台诱捕器日均诱虫量可达到115.75头,诱捕量最高的当日平均每台诱捕器能诱到341头成虫;襄阳试点37d内共诱成虫33344头,单台日均诱虫量达57.9头,诱捕量最高的当日平均每台诱捕器能诱到301头成虫。而在锦州农科院、北镇和葫芦岛3个试点,只有葫芦岛引诱效果较好,单台单日最大引诱数为89头,三地单台日均诱虫量分别为3.7、1.0和14.6头;保定、开封和泰兴3个试点诱虫量相对也较少,单台日均诱虫量分别为7.1、12.4、11.5头。

表1 暗黑鳃金龟性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

2.2 防治效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襄樊市在全部性诱剂防治的试点中保果效果和防虫效果最好,宜城和襄阳两个试点的保果效果分别为66.0%和68.6%,幼虫减退率分别为78.8%和75.0%。锦州在全部试点中属于暗黑鳃金龟虫情较轻的地区,农科院试验区和北镇试点相比葫芦岛市而言蛴螬为害较轻,诱捕区幼虫减退率也相对较低,分别为28.6%和33.3%,保果效果分别为42.1%和12.5%;葫芦岛市在3个试点中发生最重,幼虫减退率和保果效果分别为75.0%和63.7%;同时可以看出,锦州试验站所辐射的花生产区从东北到西南即北镇-锦州-葫芦岛暗黑鳃金龟的数量呈逐渐增多趋势(表1,表2)。其他试验点蛴螬为害水平中等,防治效果也处于中等水平。

表2 诱捕区暗黑鳃金龟幼虫减退率及性诱剂的保果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蛴螬是为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具有隐蔽性高,难防治的特点。暗黑鳃金龟是花生田的优势种,2010年在全国花生主产区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所用的性诱剂诱芯及配套诱捕器在引诱成虫方面有较好效果,尤其在虫情发生严重的地区效果更突出。田间试验中我们同时发现,在每年6月中旬,暗黑鳃金龟发生初期及每晚出土初期,诱捕器均略早于黑光灯诱到成虫。即相比黑光灯,成虫对诱捕器具有更明显的趋性,说明性诱剂,适于监测田间暗黑鳃金龟,开展预测预报。同时性诱剂在暗黑鳃金龟种群密集区域对幼虫虫口密度的降低效果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也较理想,因此该技术适合在暗黑鳃金龟发生严重区域推广应用。

从各地的试验结果来看,各试点的诱捕和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分析原因与当地蛴螬虫口密度有关,在虫情严重发生的地区,诱捕效果更好,防治效果也更突出;此外由于地域差异或者性信息素的变异,在不同地区性信息素对同种昆虫的引诱效果会产生差异可能是诱捕效果出现差异的一个原因[9]。在性诱剂的田间应用中,诱芯组分、比例、剂量、溶剂类型、诱芯载体、诱捕器类型、诱捕高度都会影响到诱虫量[10]。本试验的结果表明,田间虫口密度对性诱剂的诱虫量也有很大影响,此外气象因素不容忽视,天气凉爽、小雨时,所捕获的金龟子数量较多,闷热天气捕获金龟子的数量较少。同时,作者在试验中发现,花生田边放置的诱捕器诱虫量明显高于在中心位置的诱捕器,故推荐在设置诱捕器时采取外密内疏式。虽然以往报道暗黑鳃金龟有隔日出土的特性[11],一般采用出土日诱捕的方式,但在本试验中发现这种特征或存在地域性,如在湖北襄樊地区,每日引诱到的成虫量并无明显大小日现象。所以为达到最佳防治效果,诱捕前应搞清当地暗黑鳃金龟的出土特性,因地制宜。

性诱剂主要通过直接诱杀成虫和间接迷向来起到降低幼虫虫口密度的作用,该技术若连年连片使用,效果更佳,也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技术相互兼容,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本研究通过一年田间试验,表明该技术对降低田间虫口密度,保护花生荚果免受蛴螬危害效果显著。连年使用的保果效果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试验中还发现,该性诱剂对甘薯田、大豆田的暗黑鳃金龟具有同样优良的防治效果,因此性诱剂诱捕技术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潜力。

本试验所用的诱芯诱虫活性高,但载体比较简单,活性成分释放快。为保证防治效果,每次诱捕时需更换诱芯,这就增加了应用成本,因此,开发经济方便、兼具高引诱活性和稳定释放特性的缓释新剂型成为必要。

[1] 冯业茂,张卫东.中国省份间花生出口竞争力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75-11276.

[2] 徐秀娟.中国花生病虫草鼠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03-206.

[3] 王志祥,王永显,牟山.胶南市历年花生田蛴螬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8,18(1):18-19.

[4] 孟宪佐,闫晓华,韩艳.金龟子化学通讯与信息化学物质[J].生命科学,1999,11(5):231-234.

[5] 谢红莉,高扬,金晓冬.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的应用效果与优势[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6):1380-1382.

[6] Leal W S,Matsuyama S,Wakamura S,et a1.An amino acid derivative as the sex pheromone of a scarab beetle[J].Naturwissen Schaften,1992,79(4):184-185.

[7] Leal W S,Sawada M,Matsuyama S,et a1.Unusual periodicity of sex pheromone production in the large black chafer Holotrichia parallela[J].J Chem Ecol,1993,19(7):1381-1391.

[8] Zhou L M,Ju Q,Qu M J,et a1.EAG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the large black chafer,Holotrichia parallela (Coleoptera:Scarabaeidae)to its sex pheromone[J].Acta Entomol Sin,2009,52(2):121-125.

[9] 张岩,刘敬泽.昆虫的性信息素及其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3,38(12):7-10.

[10]罗宗秀,李克斌,曹雅忠,等.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田间应用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2010,36(5):157-161.

[11]Yoshioka K,Yamasaki Y.Ecology of Lachnosterna morose Waterhouse:I.Behavior of the time of appearance on the ground and oviposition of adult insects[J].Appl Entomol Zool,1983,27:52-54.

猜你喜欢
保果诱剂金龟
粪堆中的“挖井人”
——粪金龟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金龟”究竟是何物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龟总科昆虫多样性初步调查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通丰植物营养液对柑桔的保果增产效应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