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奴的重庆情缘

2012-09-13 07:29蔡春丽
今日重庆 2012年7期
关键词:邓丽君重庆市重庆

□文/本刊首席记者 蔡春丽

庄奴的重庆情缘

□文/本刊首席记者 蔡春丽

Zhuang Nu’s Affection for Chongqing

重庆市荣誉市民庄奴 摄影/唐明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30多年前流淌在大街小巷的歌声,至今在人们耳边萦绕不去。

歌声让人们再次回忆起《甜蜜蜜》,回忆起《小城故事》、《又见炊烟》……也回忆起一代歌后邓丽君。

可少有人知道,邓丽君的流行歌曲中,词作80%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这个人就是庄奴。

“词坛泰斗”庄奴最近又有了一个新身份:重庆市荣誉市民。这是重庆市人大5月24日授予他的。

初夏的午后,重庆渝中区大坪的一个小区安静、清新。庄奴在重庆的家,就在这个小区里。

“您听得懂重庆话吗?”

“我是重庆人,当然听得懂哟。”91岁的庄奴,早已进入了“重庆人”的角色,笑呵呵地以普通话作答。

体恤长袖外面套着运动背心,曾经的“体育健将”庄奴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才思敏捷。

谈起他创作的词作,庄奴总是口中轻轻哼唱着,双手跟着旋律舞动着,双脚还打着拍子,让记者完全能感受到他歌曲的词美、歌美……

〉庄奴与夫人邹麟(左)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重庆市荣誉市民”:为重庆写了60多首歌词

说起获得的“重庆市荣誉市民”,庄奴用8个字表达他的感受: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如果不接受,很不礼貌。接受了,感觉自己没为重庆做更多的事情,很惭愧。”

其实,庄奴近20年来每年有一半时间生活在山城,山城的山山水水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他六十多年的创作中,他有3000多首词作问世,为重庆创作的歌词就有60多首。《天涯何处无青山》、《重庆直辖十年》、《和平的亚洲人》、《号子有家在三峡》、《飞到山城》、《我爱大田湾》、《钓鱼城》……每一首歌词,庄奴都饱含深情,每一首歌曲他都十分喜爱。

5月21日,重庆市台办主任王泰来在向市人大常委会作说明时说,庄老先生为重庆写下了许多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歌词,深受重庆人民的喜爱。正因为庄老先生“近年来为促进渝台两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建议授予庄奴先生‘重庆市荣誉市民’称号。”

“《天涯何处无青山》是我登上缙云山,看到缙云山,看到山下的嘉陵江得到的灵感。青山伟岸是男的,江水柔情是女的……多美!”歌词经重庆作曲家唐泽民教授谱曲后,获得了全国歌曲创作一等奖。

同样由唐泽民谱曲的《为什么》,是19 49年刚到台湾不久的庄奴,因思念故乡和母亲写下的小诗。50多年后,他回到重庆从箱底翻出小诗由唐泽民谱成歌曲。《为什么》由重庆南岸区珊瑚小学的孩子们演唱,在国际上获得了大奖。

几年前,庄奴还到武隆,写下了两首歌词,其中的《月亮岛》在武隆芙蓉江因景而生。庄奴哼唱着,一脸享受:“月亮岛,月亮岛,好像小妹的弯眉毛。月亮岛,月亮岛,情哥呀约小妹,小妹在月亮岛……”

庄奴表示,“现在,我是重庆人,重庆这么美,我要一直写下去。假如我能活到100岁,我还要战斗10年,写到100岁。”

庄奴计划,在今年国庆节这个大喜的日子,在网上推出自己的最新作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重庆的变化、重庆的美,让更多的人唱好听的歌,也给喜欢他的粉丝们一个惊喜。

第一次的重庆缘:70年前在铜梁旧市坝受训

“我这一辈子,都与重庆有着不解之缘。”庄奴深情告白。

他与重庆的缘分,已有近70年。他第一次与重庆结缘,是在19 43年。为了参加抗日队伍,庄奴在西安考上了空军的地勤人员,到重庆铜梁旧市坝空军入伍生总队受训。

在旧市坝,22岁的庄奴住了三个月。他所在的总队,实际上是一所航空预备学校,庄奴的任务主要是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庄奴记得,当时给他们训练的副连长是个东北人,他把帽子往下一拉,对新兵们大声训话:“我要把你们的骨头留在旧市坝……”庄奴用自己的拐杖比作枪,高高举过头顶,告诉记者受训的辛苦,“这样举着重重的枪,每天要做长时间的半蹲动作……”

庄奴还记得,那时的旧市坝是个小村庄,十分荒凉。军营的营房是小兵们自己修建的。营房附近,有低矮的土房农舍,农舍旁竹林茂密,农户们大都养猪、种地维持生活……

没有钱,没有汽车,训练之余,庄奴与同学们只徒步去过一次成都,在那里吃了汤圆……三个月的受训结束后,庄奴被分发到四川成都,就读空军机械学校。1949年,庄奴到了台湾,先在报社做记者,闲暇时写了《绿岛小夜曲》,成名后正式写歌。

2007年,为了重拾过去的重庆记忆,庄奴曾专程驱车到旧市坝寻访。

“当年我们住的房子已经找不到了,土房农舍也看不见了,旧市坝变成了一个繁华的街市。新盖起了房子,街中心有做生意的店面,有学校,有邮局……”站在旧市坝,想起当年的一幕幕场景,庄奴感慨“不堪回首”。他特意在写有“旧市坝”字样的邮局前拍照留影。

如今,庄奴已在重庆生活了近二十年,他感慨:“重庆现在的变化太大了,就像川剧的‘变脸’一样。”

〉庄奴轻轻哼唱自己创作的歌曲 摄影/唐明

第二次与重庆结缘:50年后成为重庆女婿

离开重庆46年后的1991年,庄奴再次踏上重庆的土地,受邀来渝为专题片《三峡风光》题词。

在重庆,庄奴认识了温柔娴淑的邹麟女士,并于1993年与她结为夫妻。他,成了重庆女婿,重庆,也成为了庄奴热爱的第二故乡。

采访的间隙,贤惠的邹麟两次轻轻来到庄老先生身边,端水拿药提醒老先生吃药。庄老先生则双手合十,对夫人说“阿弥陀佛”,表达他的感恩。夫妻俩的恩爱溢于言表。

庄奴很满足:“我—生最大的幸福和财富就是有个好太太。我的太太小麟不嫌我老,不嫌我丑,不嫌我没钱脾气又不好,只是倾慕我的才华嫁给我。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她的身上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庄奴曾经中风住院,邹麟在医院整整贴心照料了—个月,直至庄奴最终战胜病魔。

说起夫人,庄奴动情地唱起写给夫人的歌《手杖》:“你是我的手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杖。这辈子有了你,才能挺起胸膛,竖起脊梁……”

丈夫深情的《手杖》,让邹麟特别感动。“没有认识庄奴前,我是他的粉丝。生活在一起后,更觉得他人好、风趣,写歌词有激情,写得又快。”

“人品好,作品好。”这是庄奴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夫人邹麟和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

〉参加创作活动

60多年来,庄奴早已把写歌融入自己的生命

庄奴的作品,深受大家喜爱。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海韵》、《踏浪》;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都是出自庄奴之手。

有人说“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也有人说“没有邓丽君,就没有庄奴”。对此,庄奴淡然地说,“我跟邓丽君的合作是‘缘’。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我给她写歌,她唱我的词,对我们来说是相互成就。我要感激邓丽君,他把我的歌唱红了。哪有老师跟学生争的?”

这是庄奴对邓丽君的评价:“邓丽君的嗓子好,有天赋。她的歌曲音调不高不低,便于大家传唱。她的外貌不像林青霞那样美,但她有圆圆的脸庞,笑起来很甜美,像个邻家小妹,很有亲和力,人见人爱。”

“邓丽君是不可超越的。她赶上了那个时代。在那个时空的台湾,有我写词,古月、汤尼谱曲,由邓丽君演唱。可谓珠连璧合。”

就是这样的师生情谊,庄奴和邓丽君却几乎没有见面。“那时,我没有时间。我一天要写七八首歌,没时间去跟歌星吃饭、喝咖啡,或者外出交际。”

在“词坛泰斗”庄奴看来,好的歌词,要具备这样的元素:歌曲要短,利于记忆传唱;词藻要美,有意境;要有韵脚,要对仗;要有重复句。“流行歌曲非常难写,尤其是情歌和儿歌最难。要写好歌词,—定要多读古书和诗词歌赋。”

60多年来,庄奴早已把写歌融入自己的生命。“半杯苦茶半杯酒,半句歌词写半天;半夜三更两点半,半睡半醒半无眠……”一首小诗,道出了庄奴的写歌人生。

猜你喜欢
邓丽君重庆市重庆
重庆客APP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全球首发!“酒是这样——邓丽君品牌酒上市发布会”盛大举行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南京邓丽君”李家华:唱着“君歌”走世界
邓丽君的清迈“小城故事”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