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入党第一人——柳溥庆

2012-09-18 06:56姚银泉陆雪梅靖江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靖江214500
档案与建设 2012年11期
关键词:印制印刷

姚银泉 陆雪梅(靖江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靖江,214500)

靖江入党第一人
——柳溥庆

姚银泉 陆雪梅(靖江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靖江,214500)

柳溥庆(1900-1974),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靖江入党第一人。他由毛泽东介绍,到法国与周恩来、邓小平一起留学。在莫斯科参加了中共“六大”的筹备工作,是中共“六大”指定代表。他是我国杰出的印刷先驱,为我国20世纪印刷、印钞事业的现代化作出卓越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了一生。

矢志不渝 革命一生

柳溥庆1900年12月4日出生在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西街一个平民家庭里,又名柳圃青、柳步青、柳霖。其先祖在生祠堂开药铺二百余年,父亲是个校对工人。1911年为生活所迫,柳溥庆全家迁往上海谋生。他12岁辍学,进中国图书公司印刷厂铸字部当浇字徒工,后转入商务印书公司工作。在十里洋场,他耳闻目睹洋人横行霸道,军阀政府卖国无能,百姓怨声载道。他经常阅读《先驱周刊》、《新青年》、《觉悟》等进步刊物,提高了政治觉悟,决心走俄国革命道路,为中国工农翻身和中华民族解放奋起斗争。16岁时,他就参加反袁称帝和反日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和工人们积极行动,以美术和印刷为武器,参加示威游行,支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

1921年,柳溥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商务印书馆也是上海市闸北区的第一名团员。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和工友成立同学储蓄会,提倡工人互帮互助;建立上海工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减少商人对工人的中间剥削;成立青年励志会,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工人政治觉悟……在开展革命的同时,柳溥庆刻苦学习法语、英语和印刷技术,并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受革命前辈蔡元培、吴稚晖的启迪,1924年3月柳溥庆在亲友及靖江县教育局的资助下赴法国勤工俭学。临行前,时为团中央领导的毛泽东为他书写介绍信,并托其带文件转交已在法国的周恩来。柳溥庆先后在里昂、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巴黎印刷学校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奖。

1924年7月,柳溥庆与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等一起,在巴黎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第五次代表会议,同年又以国民党(左派)里昂支部执委的身份与周恩来、李富春等参加了国民党驻法国总支部第二次代表大会。当年周恩来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浅说》、《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通俗读本,都是由他和张西平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手工刻写、印刷、装订和分发的。周恩来在法国的几次重要演讲,柳溥庆都前去做组织工作。1924年柳溥庆还与邓小平一起创办《赤光》杂志,宣传革命真理。柳负责阅稿、设计、排版,邓小平则负责策划联系并动手刻写。《赤光》半月刊问世后,期期有新意,深受旅欧读者欢迎,他俩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一年半后因组织调动两人分开,临别时邓小平赠送了一张3寸全身照给柳溥庆。他一直珍藏着,后听说邓小平丢失了这张照片,便在1965年将照片翻拍放大回赠给邓小平。“文革”期间,这张照片也成了柳溥庆走“刘邓路线”的“罪证”,使其吃足苦头。

柳溥庆摄于1928年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柳溥庆领导了在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的国民党(左派)支部、西欧各国留学生和爱国华侨的反蒋运动,并于当年7月主持召开了国民党驻法国总支部八届六次大会,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

1927年初冬,柳溥庆奉组织之命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任年级党支委。第二年3月,柳溥庆与同在中山大学留学的周砥结为革命伴侣。谁知,蜜月期间柳溥庆却不辞而别,神秘失踪。周砥多方打听还不知其下落,直到当年7月底,柳溥庆才返校与其见面,但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行踪。后来,周砥才知道柳溥庆被调到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参加党的“六大”筹备工作。当时柳溥庆是大会筹备小组成员,邓颖超任组长。1927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郊区兹维尼果罗德镇举行,柳溥庆担任大会秘书处工作。

会后,因反对王明宗派小集团的错误路线,柳溥庆受到王明一伙的无情打击,于1930年被开除出党。他向共产国际申诉无果。1931年柳溥庆回国后,王明一伙仍对他加以迫害,通知他“自谋职业,等待联系”,实际将其拒于党的大门之外。但他对党的信仰毫不动摇,利用其特殊身份,继续为党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

1934年,柳溥庆在上海三一印刷公司任工务部主任,国民党委托该公司密印两张“围剿”江西中央苏区和湖北、安徽革命根据地的大地图。他将地图悄悄复制后,由爱人周砥秘密交给上海地下党转送中央。1935年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被敌人杀害,柳溥庆从其胞弟瞿秋云那里得到他就义的照片后,立即翻版晒印转交党组织,为党留下珍贵的史料。

抗战期间,柳溥庆在上海的家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站、仓库和招待所,常有革命同志到他家联系工作、开会。留苏同学陈祥生是中共上海地下党城工部长,柳溥庆夫妇长期掩护他工作,还帮他秘密保管、分发大量的活动经费。新四军一师政委刘炎到上海治病养伤,曾秘密住在柳家阁楼上。潘汉年的女交通员曾在柳家食宿四年多,与柳家大女儿柳伦同睡一床。他们还帮新四军购买大量军需品,印制宣传品,巧妙保管枪支、无线电台、硫磺等。1939年初,柳溥庆利用合法身份作掩护,机智勇敢地为新四军印制“江南商业流通券”,对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还出生入死,为新四军创办江淮银行印钞厂,印制出被陈毅称为“一流水平”的江淮银行钞票,在根据地流通数年。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为保护《新华日报》社的印刷机器设备,柳溥庆夫妇受中共中央上海局负责人张执一之命,筹资创办华东美术印刷公司以作掩护。上海一解放,他们就将这些设备完好无损地交给组织,使《解放日报》及时和读者见面。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柳溥庆夫妇由于有留苏背景,柳曾经是中共党员,因此日伪特务、国民党特务对他们严加监视。柳的留苏同学李士群(汪伪清乡委员会秘书长、伪江苏省省长、76号特务机关头子)曾以汪伪政府工业部长、妇女部长等职务引诱柳夫妇二人,遭到拒绝后,便怀疑他们是地下党。一次李士群带了十几个特务登门,名义上称“拜访”,实则搜查。留苏同学廖家傅(日伪特务、国民党特务)时常来柳家串门打麻将。在1951年镇反运动中,廖家傅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后交代:整个1940年代,他到柳家都暗中带着手枪。他的任务是一旦发现柳家夫妇为共产党工作,不用请示报告,立即枪杀。柳曾被怀疑印刷宣传品先后遭日军、国民党逮捕。由于他严守党的秘密,机智周旋,两次都被无罪释放,后经上海地下党安排,柳溥庆夫妇离沪到香港。

解放前夕,时在香港从事地下工作的柳溥庆,为香港百姓印制了庆祝新中国诞生急需的毛泽东和朱德彩色标准画像。1949年6月,接到党组织“返沪工作”的电报,他毅然放弃优职高薪,第二天就只身登船返回上海。他被任命为上海人民印刷厂524厂副厂长,印制人民币、培训技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印刷印钞先驱 斐声海内外

柳溥庆是我国出版界的杰出代表。他从事印刷工作60年,凡涉及印刷的各个领域,他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为了党的事业需要,他还坚持不懈地自学外语,能通晓法、英、德、日、俄等国语言,为业界所罕见,也为其赶超世界先进印刷技术打下了基础。

早在留苏期间,柳溥庆就显示出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杰出才干。在1929-1931年间,受周恩来的推荐,他先后到苏联莫斯科第十四印刷厂、《消息报》印刷厂、《工人日报》印刷厂、莫斯科中央彩色照相制作中心任技师,传授先进技艺,使这些印刷厂的美术照相制版周期由两个月缩短为两周,不仅工效提高了四倍,而且质量显著提高,受到苏方高度赞誉。他是中国首位援苏印刷专家。1957年,他赴苏考察再访莫斯科制版中心时,该厂对其在30年代作出的卓越贡献仍念念不忘,专门赠送一块镌刻着“柳溥庆”三字的金表给他,以示感谢。

他于1933年发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印刷行业组织——中国印刷学会。创办出版了我国第一份印刷杂志《中国印刷》,并担任主编。柳溥庆于1935年创造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汉字照相排字机,被当时上海《申报》称为“划时代的创新”。

根据上海市委决定,柳溥庆于1950年2月重新入党,1930年受王明迫害的事另行解决。

1924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第三次代表大会31位代表在巴黎合影。其中有柳溥庆(二排左一)、周恩来(一排左四)、邓小平(四排右三)。

1924年柳溥庆绘制的《赤光》封面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柳溥庆奉调进京,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总工程师兼印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等职。1950年9月,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前夕,政务院下达了在邀请各国驻华使节的请柬上印制国徽的紧急任务。他在两周内研创了“先印金后压印”的工艺新流程,印出的图案清晰漂亮、富有立体感,得到周恩来的赞誉。不久应邀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大会。1956年他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二级总工程师(不设一级),这是当时印刷界最高级别,全国仅授予他一人。

1951年柳溥庆参加我国商务代表团赴民主德国订购印钞机。当时,该国是印钞机械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1953年前去验收时,他发现订购的轮转凹印机有缺陷,德方经过一个多月改进仍达不到要求,柳溥庆提出了“逆转擦版法”原理的创新方案,德方采纳试印成功。此法使中国率先在世界印刷领域完成了50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德方赞誉他是中国印刷“珍宝”,国家科委颁发了由聂荣臻签署的发明证书。他还研制出我国印票史上首批“五星古钱水印钞票纸”,进而在第二年研制出“天安门图像”水印纸。后又研创成功钞面施胶新工艺,使钞票纸张的耐折度超过苏联的同类产品。当时用这种纸印制的第三套伍圆券人民币,被国际印钞界誉为“举世公认的纸币精品”。

柳溥庆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我国出版印钞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被公认为中国印刷界德技双馨的知名专家、杰出代表,深受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尊重。“文革”期间,柳溥庆一度被打成“叛徒”,但他仍然坚信党。1971年秋天,柳溥庆被批准由干校返京治病期间,看到当时许多地区长期干旱,他立即给有关部门写了一万多字的《试验人工造雨抗旱灾、防冰雹灾》的建议。1973年5月,当听到国家要办彩色报纸时,他又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提出利用北京人民印刷厂的机器印制彩色报纸的建议。看到国家用很多外汇进口彩色胶卷时,他又开始计划自制彩色胶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编纂了多本字帖,在全国印发了2500多万册。为了让更多的人用上字帖,他还主动要求少拿稿酬,让出版社将字帖的价格降到最低。柳溥庆在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总工程师和印制技术研究所所长时,全身心投入到研制高质量高水平人民币的工作中。

柳溥庆在与印刷、印钞事业为伴的60个春秋里,创造了多个业界第一。他是第一个为列宁画像的中国印刷工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位援苏的中国印刷专家;他印制出版的《美术画报》被鲁迅先生称赞为“我国唯一印刷精美的刊物”;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汉字“照相排字机”;他为新四军创建了根据地第一座印钞厂;他创造了世界首次实现一次印成多色接纹凹印钞票的新方法,研制出我国印钞史上第一批水印钞票纸——“五星古钱”水印纸。他因此也被后人赞为“印刷技术的活字典”,20世纪“中国印刷的泰斗”。

1974年10月24日,柳溥庆不幸病逝。1979年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党组作出《关于柳溥庆同志的平反决定》。198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承认柳溥庆同志的党龄从1926年算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柳溥庆被评为新中国60年杰出出版家之首。在柳溥庆的传奇一生中,他总是坚持为革命学技术,又用技术服务于革命,妥善地处理了红与专的关系,用他的技术和知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印制印刷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欲称“金奖”,必有其妙——第七届中华印制大奖金奖作品赏析(三)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荣誉与商机共存 第八届口华印制大奖
欲称“金奖”,必有其妙——第七届中华印制大奖金奖作品赏析(四)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
《出版与印刷》2016年总目次
厚膜导电细线印制的研究
全数字化无版印刷——印刷工业颠覆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