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共赢

2012-09-20 05:56卫思宇
西部大开发 2012年4期
关键词:陕甘宁城市群融合

◎ 文/卫思宇

融合中共赢

◎ 文/卫思宇

陕甘宁,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经济联系密切,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有深厚广阔的融合基础。

如何推进陕甘宁大融合?

如何深入推动陕甘宁8个核心城市组团的合作交流?

融合中,如何实现共赢?

我们要用国家的甚至世界的眼光谋划陕甘宁战略定位。

合作共赢,期待“1+1+1>3”的奇迹

当今世界,城市经济是世界发展的活力之源。现在中国,城市群日渐成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陕北城市圈、陇东城市圈、宁东城市圈,都是陕甘宁各省经济最具活力的核心区。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链重组推进三圈融合,可充分发挥“1+1+1>3”的合力,激发陕甘宁老区的增长潜力和发展活力,使三圈整体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从何推进三圈融合?

重点领域先行,加速融合进程

最直接的就是基础设施。首先要推动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和一体化,构建互联互通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尤其是一体化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要全速加快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更快地构建一体化陕甘宁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

其次,产业要科学规划,合力布局,不能再搞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搞重复建设。现阶段,要以红色旅游为优质资源,引导人们休闲旅游。并非每个地方都要上大工业,大搞高科技,一定要认清优势,看准自己的能力。三省应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实行产业链重组战略,整合产业存量资源,构建一体化主导优势产业链,促进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把需要合作的产业或者最强的产业放在合作区,共同发展做大,共同争取政策,共同拉动内需。

走绿色发展之路

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以陕北、陇东为代表的城市群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环境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家将能源化工基地、红色文化产业基地、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黄土高原生态文化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造试点区放在陕甘宁,是面向未来的深谋远虑。

陕甘宁地区是国家生态环境比较敏感的地区。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方面,三省都有共同的利益。这一地区若出现问题,整个华北都将面临危机。所以,三省应以生态建设和沙草产业及水土治理为重点,携手实行共治,在全国率先做出样板,为全国“两型”社会发展探路。

宁夏大学原校长陈育宁教授说,陕甘宁大发展,能保住青山绿水,就是发展!城市群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要兼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宁可放慢一点,宁缺毋滥,不要搞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要在比较高的起点上来谋划发展。

流域共治也是粮食安全的需要。三省是绿色农产品主产区,这三个地方稳定了,也就稳定了旱作农业的生产安全,这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开放交流,搭建共享平台

合作的基础是开敞的胸襟。受传统制约,陕甘宁城市群行政分割现象还比较突出。

从城市结构来看,三省要想融合,必须消除行政区划切块限制,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引导,放开市场主体手脚,消除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收费等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让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跨省合理流动。

陕甘宁的陕北、陇东、宁东城市群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消费能力相对较强,应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在比较高的起点上来谋划服务业和工业布局。这就是要通过城市群的建设来加速产业集聚的进程,更快的形成优势互补的规模经济。在这一过程中,要尤其注意“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不能搞速成主义,要通过省城间的合作,更快地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里人同样的服务。

消除壁垒的同时,三省还可共享各自的优势资源,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平台,为陕甘宁城市群共同培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如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共建三省人才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平台等,让更多的人才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

将来,三省可合作构建陕甘宁城市群投资信息发布平台,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城市招商联盟和产业园区联盟及决策咨询联盟等,为深化产业交流合作提供保障。

七个重点合作领域

综合交通示范区

以延安、庆阳、吴忠等9个中心城市为核心支点,统筹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筑陕甘宁城市群综合运输跨界大通道、航空港区和客货集散枢纽。

产业协作

深化区域内传统能源支柱产业的分工协作,支持企业加强技改和产业配套协作;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信息等方面扩大相互投资;鼓励企业跨省参与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开发。

现代旱作农业推进

跨区域构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大范围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依托产业带和基地,推动共生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构建新型农业加工园区。

水利建设 水系治理

以堤防加固、蓄滞洪区建设为重点,共同构建防洪减灾体系;以水源工程建设、灌溉工程为重点,构建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以水系治理、水生态修复等为重点,构建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体系。

生态环保合作共赢

先行启动《陕甘宁生态环保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区域环保联控联防机制,提高跨区域环境污染处置能力;加快构建城市群污水联防联控物联网,探索开展区域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推动区域联合减排。

旅游无障碍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产品编排,创新旅游发展思维,加强品牌培养和推广,以红色旅游景点为重点,加快推进陕甘宁红色旅游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休闲产业,谱写陕甘宁旅游融合的精彩乐章。

市场一体化

以市场和资本为纽带,通过相同产业之间的联合,甚至兼并、收购,逐步形成不同城市的产业特色,打造产业链,展现城市优势。

相互开放内贸市场,支持城市集群内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在对方市场中布点;互相开放现有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共同开发境外经贸合作,共同发展境外营销网络,共同承揽境外大型工程,共同开发国际市场。

我们用国家甚至世界眼光谋划陕甘宁,定位陕甘宁。陕甘宁发展了,西部就发展了,中国也就发展了,期待大融合的陕甘宁,面貌发生巨变,激活西部这块神奇的土地。

猜你喜欢
陕甘宁城市群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陕甘宁振兴论坛
意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