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权于民

2012-09-22 10:01王建康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西部大开发 2012年3期
关键词:政绩政府部门贫困人口

◎ 王建康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还权于民

◎ 王建康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人语:

通过此次论坛,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对象规模大、返贫压力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矛盾大、相对贫困比例高以及低收入人群发展机会少、贫困人群的权利小、社会的权利配置不公、扶贫资金捆绑难、扶贫政策及扶贫方式缺乏统筹机制等问题,整合了社会参与、市场开发、合力推进的扶贫思想,提出了资源整合、政策保障、方式创新、三位一体的扶贫基调,确立了企社联动、工业反哺、城镇支持的扶贫支撑,总结出了分类区别、重点对待、以点带面及“一县一规划、一村一政策、一户一办法”的扶贫方针等一系列大扶贫格局思路,对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意义重大。

扶贫的根本是要提升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潜力,而不是简单地为他们提供处于生存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唯有通过赋予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培训权、医疗保障权以及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知情权、话语权,使贫困人口具有一定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使他们稳定地远离贫困的困扰。

在我们的传统扶贫工作中,该扶谁,扶贫的对象瞄不准,而出现了一些该扶的没有扶到,不该扶的却领着扶贫资金的现象。而在资金的有效使用问题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捆绑模式,出现一些资金分散或项目安排与当地农民实际需求不相吻合的状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各类项目资金安排往往是一些相关单位、主管部分相互之间权力博弈的结果,而不是说某一个地方最需要建什么、给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往往是按照“相关部门我要干什么,而不是农民需要干什么”的思路在安排项目,配置资金。

有的时候,各个权力部门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权力大的就有说话权、决定权,严重扭曲了扶贫资金配置,影响了资金有效使用;另一个问题是对于同一个问题多部门衔接不够,“九龙治水,各管一段”,导致扶贫资金使用方面协调性不强,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很多重复建设;还有一个问题是不以农民的需求为向导,而是以每个政府部门追求短期见效的可见的政绩为主导,甚至出现一些假政绩、面子工程等问题。

作为政府部门来讲,有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信息不对称,对下面的情况把握不准;二是激励不相容。一些政府部门,将政绩的可见性作为了最主要的追求,导致了一些与实际相悖的问题,出现了追求短期效应,对隐性的、长期的、根本性问题的刻意忽视。所以要树立一种以农民为导向的扶贫机制,因为他们掌握着外人所不具备的充分的“乡土知识”,另外,扶贫资金使用与他们自身利益切身相关,所以他们也具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做好这些项目,使用好这些资金。

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要还权于农民。把项目的决策、配置的决定权最终还权在农民手中,让农民自己对其相应的项目进行民主决策、申报,形成一种自主的、民主的决策机制,让农民自己对当地的贫困人口进行表决,这样就能把最贫困的人挑出来,实现最准确的扶贫或救济。

还权于民,以社区主导的方式推动,在还权的基础上要给农民以支持和规范,强化农民的自治组织,规划运行程序、法律法规、政策保障体系。政府只能以引导为主,提供相应智力支持和组织资源(如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等),同时要防止村子基层干部在实施中出现一些腐败问题、损公肥私的现象及弄虚作假的行为等等,必须坚持完善监督机制,特别是要增强农民的知情权,充分畅通农民的投诉渠道。

(本文由记者张永军据“论坛”讲话记录整理)

猜你喜欢
政绩政府部门贫困人口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政绩”何以成“政债”?
假政绩也是一种腐败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