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灯与性引诱素在茶尺蠖预测预报上的应用初报

2012-09-22 05:55杨普香朱运华何杨林李文金王新民
蚕桑茶叶通讯 2012年3期
关键词:尺蠖调查结果杀虫

杨普香 朱运华 何杨林 李文金 王新民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ehrli)又名拱拱虫,是茶树的主要食叶类害虫之一,也是严重危害江西省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茶尺蠖为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经过成虫、卵、幼虫和蛹四个阶段。幼虫危害茶树,以取食茶树嫩叶为主,4龄后开始暴食,发生严重时可将成片茶树嫩老叶食尽,严重影响茶树的树势和茶叶的产量。

做好茶尺蠖预测预报工作是正确贯彻植保方针的前提,也是害虫防治的先决条件,使用诱虫效果良好的诱虫器械和工具,可准确监测害虫发生的始、盛、末期及高峰期,是完善测报技术和提高监测水平的必要途径。笔者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茶尺蠖性信息素作为茶尺蠖诱虫器械,对两种诱虫器械预测茶园中茶尺蠖发生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茶尺蠖田间幼虫调查,在同一区域茶园进行,2009年和2010年每7天调查一次,采用平行跳跃式取点,每点取1m长茶行,调查茶蓬面上的茶尺蠖幼虫数量,分龄记录,共查30个点。每亩茶园按444m茶行,计算田间虫量。

在同一区域另一块茶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2009年和2010年每天调查杀虫灯上诱杀茶尺蠖成虫的数量。

2010年在茶园安装三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安装,每只之间的距离为50m,每20天更换一次诱芯,6~8月份每天调查记录引诱茶尺蠖情况,每次调查完毕将粘板上的成虫全部处理干净,每天的诱虫量为三只诱捕器诱捕成虫的平均值。

茶尺蠖各虫态发育历期计算以卵期6~10天、幼虫期约15天、蛹期7~13天、成虫期3~7天为依据。

2 调查结果

2.1 田间茶尺蠖幼虫两年调查结果

春茶生产结束后对田间茶尺蠖幼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图1和图2。

图1 2009年田间茶尺蠖幼虫调查结果

图1显示,2009年越冬代幼虫在4月初开始出现,高峰日4月20日,每亩幼虫量400头。其后田间茶尺蠖幼虫出现了6个高峰,分别在5月30日、6月30日、8月5日、8月30日、9月10日、9月25日,高峰期幼虫发生量每亩分别为5 550头、3 152头、2 042头、4 322头、2 797头、6 157头。田间幼虫量最多的时间发生在9月25日,田间虫量每亩6 157头。

图2 2010年田间茶尺蠖幼虫调查结果

图2显示,2010年越冬代幼虫在4月下旬开始出现,高峰日5月7日,每亩幼虫量2 338头。其后田间茶尺蠖幼虫出现了5个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10日、8月13日、8月30日、9月24日、10月25日,高峰时间幼虫发生量每亩分别为547头、4 476头、1 795头、6 275头、1 510头。幼虫量最多的时间发生在9月24日,田间虫量每亩6 275头。

2.2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尺蠖成虫调查结果

从4月中旬开始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茶尺蠖成虫情况调查,调查结果见图3和图4。

图3 2009年杀虫灯诱杀茶尺蠖成虫调查结果

图3显示,2009年茶尺蠖成虫4月中旬出现,但虫量较少,5月中旬出现第1个成虫高峰。全年共出现了6个高峰,分别在5月15日、6月22日、7月27日、8月23日、9月14日、9月24日,高峰日每盏杀虫灯每晚诱杀茶尺蠖成虫量分别为1 556只、596只、1 796只、348只、197只、265只,诱杀量最多的时间出现在8月下旬。

图4显示,2010年茶尺蠖成虫5月中旬就有出现,但虫量较少,到6月下旬才出现第1个高峰。全年共出现了6个成虫高峰,分别在6月23日、8月2日、8月18日、9月6日、9月13日、10月8日,高峰日每盏杀虫灯每晚诱杀茶尺蠖成虫量分别为128只、219只、386只、767只、286只、54只。诱杀量最多的时间出现在9月上旬。

图4 2010年杀虫灯诱杀茶尺蠖成虫调查结果

2.3 性引诱素诱捕茶尺蠖成虫调查结果

2010年安装性引诱素诱杀茶尺蠖成虫调查结果见图5,从图5可以看出,6月11日到9月初,茶尺蠖成虫有4个高峰,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25日、7月27日、8月7日、8月21日,每个高峰期平均每只诱捕器最多可诱杀茶尺蠖雄蛾55只、67只、50只、85只。诱捕量最多的一天一只诱捕器诱杀茶尺蠖成虫153只。

图5 性引诱素诱杀茶尺蠖成虫调查结果

2.4 本区域内茶尺蠖的发育特点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2009年调查茶园茶尺蠖发生了6代,第1代4月上中旬到5月中下旬,历期40天左右;第2代5月下旬到6月下旬,历期30天左右;第3代6月底到7月底,此段时间茶尺蠖经过越夏休眠,历期约40天左右;第4、5代重叠,分别在8月上旬到8月底、9月初到9月中旬,2代历期50天左右;第6代9月中下旬以后。2010年调查茶园茶尺蠖发生了6代,第1代5月初到5月底;第2代6月初到7月下旬,历期约50天左右;第3、4、5代重叠,3代发生的时间7月底到10月中旬;第6代10月中下旬以后。从2年的调查结果可初步得出,江西省茶尺蠖一年约发生6代,每代历期和发生的时间与当年气温密切相关。由于2010年4月平均气温较正常年份低2℃,升温缓慢,降雨量过多,影响了茶尺蠖的正常发育,茶尺蠖第1代发生的时间较2009年推迟近1个月,而8、9月气温较正常年份高2℃,9月份气温有利于茶尺蠖的发育,从而延长了茶尺蠖的发生时间,2010年幼虫最后一代发生在10月中下旬,推迟茶尺蠖进入越冬蛹的时间近1个月。

3 结果分析

3.1 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预测茶尺蠖的效果分析

根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尺蠖成虫高峰期时间推算,2009年茶尺蠖幼虫发生时间为6月26日、8月6日、9月2日、9月24日;2010年田间茶尺蠖幼虫发生时间为8月11日、8月27日、9月16日、9月23日、10月20日,对照田间实际调查数据,除经过越夏的1代以外,2009年预测时间较实际发生时间晚3~4天,2010年预测时间较实际发生时间早2~3天,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尺蠖成虫,根据诱杀茶尺蠖成虫数量的变化,结合气温情况基本上可推算出下一代茶尺蠖幼虫高峰发生的时间。

3.2 应用性信息素预测茶尺蠖的效果分析

根据2010年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成虫高峰期时间推算,2010年6~9月田间茶尺蠖幼虫发生时间应为8月6日、8月16日、8月30日,对照田间实际调查数据,2010年8月田间幼虫的2个高峰分别在8月13日、8月30日。结合调查结果推断,由于7月27日和8月7日两个成虫高峰时间间隔短,两个高峰的幼虫发育期重叠,从而形成了8月13日的高峰,而另一个田间幼虫发生高峰日8月30日与预测时间完全吻合。

4 讨论

茶尺蠖预测预报是监测茶园茶尺蠖害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趋势的重要工作。准确地预测茶尺蠖的发生期、发生量,是有效防治茶尺蠖的重要技术环节。本研究初步证实频振式杀虫灯和性信息素在茶尺蠖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效果。但从试验过程中也发现,这两种测报器械都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

频振式杀虫灯以诱杀蛾类成虫为主,而成虫诱杀到成虫接收器后并未死亡,仍在不断活动,再加上高压电网的电击,其翅严重受损,如果茶园周边有其它同种类的鳞翅目害虫的成虫,就难以与茶尺蠖成虫分辨,影响预测效果。

性信息素的引诱效果不仅受性信息素本身效果的影响,同时还受诱捕接收装置的影响,即使性信息素能引诱到成虫,但如果接收器不能有效将其收集,同样会影响预测效果。

针对两种预测预报器械存在不足,计划采取增加性信息素诱捕器安装数量和两种预测预报器械共同使用两种方式做进一步的试验调查。

猜你喜欢
尺蠖调查结果杀虫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为尺蠖寻求庇护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
过去十年中国城乡居民WHOQOL-10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一三○团春尺蠖的发生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