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杜超:继续吧 那一抹平凡

2012-09-26 10:16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正反面隔膜泵传帮带

文/ 本刊记者 贾常艳/

在英利集团的电池车间里,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喜欢琢磨设备,改造设备,凭着这股“钻”劲儿和熟练的技术,他为公司带来了300多万元的效益。他就是27岁的张杜超,自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加入英利有3年多的时间。从普通的员工,到技术员,再到助理工程师,张杜超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在稳扎稳打的过程中他已走向了管理岗位,把自己的所学所知,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如今他所在电池车间的10来个技术员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徒弟”。

技术求创新 效益不间断

由于车间使用的二所插片机设备厂家设计缺陷,机械、电气及软件上都没有载片盒正、反面的识别功能,再加上操作人员的大意,经常出现载片盒放反的现象,导致产生不合格片转入下道工序,成为转换效率很低或者为零的不合格电池片,直接影响到车间电池成品合格率的提升。为了防止载片盒放反的现象发生,张杜超带领设备组人员经过几次专题讨论之后,设备本身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载片盒识别装置:利用载片盒正反面的结构不同,增加一个片盒识别传感器,用于识别载片盒正反面。新增片盒识别传感器的24V电源由载片盒定位传感器提供,将片盒识别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接入到定位传感器的反馈信号通道,当载片盒放反时片盒识别装置会准确识别并报警,报警信息和定位传感器报警信息一样。这样在保证载片盒能精确定位的同时,也保证了载片盒正反面的准确性。这一项创新在公司内得到了推广,并用到了其他设备上,通过这项创新为公司节约了100万元的费用。

制绒设备在安装初期由于外围设施不具备,设备不能添加双氧水药液,对车间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设备厂家只提供了2台小型电动加液泵,但是在加液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步和补液不稳现象,造成工艺不稳定制约着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加快生产进度和调试步伐,张杜超自制了独立供液系统。利用隔膜泵的气动原理作为独立供液系统主要动力,通过隔膜泵的气管和设备补液系统的气动阀门的气管并行连接,达到隔膜泵加液和设备加液同步的效果。在隔膜泵进气管处增加一个气量调节阀门,利用气量调节阀门来调节隔膜泵的供气量并控制隔膜泵的输出量达到控制加液流量的大小,以便加液达到更好的效果。并利用药品桶本身的桶盖作为固定输液管的装置,达到更换药品桶的简便和安全性。这一项创新也得到了推广,为公司增加了200万元的效益。

一人传帮带 处处柳成荫

把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自身的经验技术及时的传授给新员工,帮助他们成长是老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作为老员工的张杜超组织了一些传帮带的活动。他组织了车间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就是针对新来公司的员工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习、不知道如何去适应工作环境的状况开展的。他把车间制度、工作流程、注意事项讲给新员工并带他们到现场去参观,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熟悉车间,尽快的进入状态。

因为在生产中设备出现的问题各个班组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将常见的设备问题汇总出来让员工学习交流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张杜超组织设备人员编写故障处理方法和编写设备操作手册,以文字版的汇总传阅给大家,并进行现场培训,有问必答,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借实践机会边修设备边将维修的思路讲给员工,希望通过实践能传授给员工解决问题的思路。张杜超认为宣讲不能只是在车间内部,还应该将工作的激情与工作中的乐趣讲给所有英利人,因此他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百名员工上讲台活动,一方面是传承公司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把自身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广大员工。比如他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技术创新交流,把自身创新的经验和思路,讲给广大员工。

创新源于生产,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大家在生产中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这是张杜超最实在的感想,这也是传帮带的思路,用积极去渲染,用热情去感化,用实践去指导。

英才华横溢泱泱气派,利积沙成塔海纳百川。张杜超用平凡的色彩勾勒出一片流光溢彩的天空,挥洒间,那些人生中值得骄傲的点点滴滴载入了他的史册。继续吧!那一抹平凡。

猜你喜欢
正反面隔膜泵传帮带
传帮带中谋振兴
一种微型隔膜泵的结构设计及流量验证分析
高校体育教师传帮带的实施措施研究
汤勺里的你
隔膜泵动力端结构改造研究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一种手动双腔隔膜泵的设计与研究
带锁束线带
立在纸牌上的水杯
10页≠1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