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羊场管理方案

2012-10-12 05:37祝秀懋四川省宁南县畜牧局
中国畜牧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种羊羊场公羊

文│祝秀懋(四川省宁南县畜牧局)

种羊的优劣决定着肉羊生产以及肉羊的良种化进程,对改善肉羊品质,提高个体产出,推进肉羊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有效、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了提高种羊场提供种羊的质量,特制定以下种羊场管理规定。

一、种羊场的饲养管理

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1)种公羊的配种前管理。对种公羊要饲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饲料,并加强运动,多晒太阳以达到体格健壮,肥瘦适中的体况。

(2)种公羊的配种期管理。在每年的配种旺季,要加强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由于精子的生长周期是49天,所以配种旺季前两月就要添喂一些蚕豆、麦芽和麦麸,或黄豆、胡萝卜以及豆科、禾本科混合的优质青干草。如果配种任务过于繁重,每天还要加喂2~3个鸡蛋、200克红糖。在配种期间种公羊性欲旺盛,不想吃草料,要在清晨和夜间加强饲养管理,尽量让其吃饱吃好,同时,要在饲料中添加2%~3%的骨粉,

(3)其他。种公羊平时可以混关在一起,但是在配种季节就要分开饲养,以免互相打斗引起伤亡;公羊不能长期关养,否则会性情粗暴,易顶人;要与母羊分开饲养,多放牧,多运动,定期刷拭、修蹄、注意羊体卫生。

2.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1)母羊的配种前管理。在空怀期,母羊只需进行正常的放牧饲养就可以了,但是为了保证母羊能够正常发情、排卵和受孕,应在配种前1个月进行补饲,饲喂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饲料,以促进母羊多排卵,发情整齐,产羔集中。

(2)母羊的孕期管理。在怀孕前3个月,要加强放牧饲养,多提供营养丰富的牧草,以满足母羊自身的营养需要和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但是在产前2月,由于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迅速,胎儿90%的重量是在这一时期增长的,所需的营养物质数量多、质量高,应每天补喂青干草、豆饼、胡萝卜、骨粉、食盐等的混合料0.4千克左右,以满足胎儿骨骼、肌肉、皮肤和内脏各种器官的生长发育需要。不喂发霉、腐烂等变质饲料;放牧时不宜急赶,防止流产;临产前三天进入产圈,做好接羔工作;刚好分娩的母羊,一周内不要放牧。

(3)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刚产完羔的母羊,特别是产多羔的母羊,身体虚弱,应补饲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优质干草和混合饲料,既能使母羊快速恢复健康,又能使母羊有充足的乳汁,要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母羊,保证其身体健康和泌乳机能正常;在泌乳旺季(产后30~45天)还应在放牧的基础上,每天每只羊补喂多汁饲料2千克,混合饲料0.25千克。

3.羔羊的饲养管理。种羊的培育要抓早、抓小,从哺乳期就开始着手,这样既可以培育出生产性能高的种羊,还可以提高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初乳是羔羊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酶和磷脂等,初乳中的营养成分羔羊吃后几乎可以全部吸收利用。对羔羊生长非常重要,如镁盐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胎粪的排出;免疫球蛋白能增强羔羊的体质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等。所以新生羔羊出生后要在1小时内尽快吃到初乳。产后36小时内的初乳营养特别丰富且羔羊吸收特别好,母羊泌乳也是连续不断的,要多喂几次,一般间隔1小时喂一次,喂奶前应对母羊乳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

(2)吃好常乳,保证生长发育。公羊吃乳一般不超过体重的25%,母羊不超过20%。

(3)抓好补饲,锻炼耐粗能力。羔羊出生15天后可增加饲喂麦芽,20天后可补充精料50克,40天后草奶各半。

(4)适当放牧,加强运动。羔羊出生30天后,要适时放牧,让其自己采食,这样既可增加消化能力,也可增强体质。

(5)抓好旺食,过好断奶关。羔羊长到70日龄时,应该给羔羊断奶,此时母乳的质量和数量均不能满足羔羊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要把握好“三过渡”原则,即饲料过渡、饲养方法过渡和饲养环境过渡。也就是说,一切不应轻易改变,要保证相对稳定,以免由于饲养条件突然改变,产生应激反应而引起疾病。

二、种羊场的防疫管理

种羊场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对种羊进严格的免疫注射,如口蹄疫、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1.定期消毒是措施。定期用消毒药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建立定期消毒的制度。首先在大门口设立消毒池,要经常保持有效的消毒药水;其次在正常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疫病发生时每周消毒三次;可用生石灰、烧碱、有机氯制剂、络合碘、季铵盐类等对不同的场所进行消毒。

2.驱虫健胃是重点。寄生虫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疾病,定期驱虫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最好是丙硫咪唑和伊维菌素同时使用。具体用法:内服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5毫克,同时,肌肉注射0.1%伊维菌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毫升,联合用药。

三、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人员每天早晚要观察羊只的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解决。

饲养人员发现病羊要及时报告,兽医人员要及时检查、诊断、治疗,把损失降到最低。

发生疫病时,要进行严格封锁、彻底消毒,及时对疑似病羊进行隔离、观察、上报,按要求进行扑杀深埋处理。

对由于疾病引起死亡的羊只“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种羊羊场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提高种羊疫病防控措施的举措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羊场疫病防控体系创建思路及分析
探究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
团结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