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深探实力

2012-10-12 03:28
高校招生 2012年8期
关键词:录取分数重点学科校名

我们即将告别父母、师长的唠叨与小心翼翼的呵护,以独立的姿态选择并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大学。

然而,一个完美的结果,总是伴随着艰难的选择。大学那么多,哪所适合我?判断一所大学是看其历史、师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还是看校名、录取分数、所处地域、大学排行……对于急于走向大学的我们来说,只有充分认识了大学的这些内容,才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本期,我们特邀了八所著名高校招办负责人,为我们找到认识大学的途径。

大学实力,与这些有关

如何去判断一所大学的实力?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我们无从去想,因为我们本就不熟悉。也许我们能说出一二,但又不能全部回答。究竟实力与什么相关,请看几位高校招办负责人怎么说——

了解答学,从历史沿革开始

有“前世”,才有“今生”

历史沿革是一所大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说就是大学的“前世今生”回顾——学校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大的调整、变化,有哪些知名的学者曾执教于此,目前学校的办学情况如何等等。从这些表面的东西能了解一所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比如说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利用退还部分的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让一代代清华人传承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清华大学还曾经因为抗日战争迁移到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迁移到昆明,并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这段历史现在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因为在那样战火烽烟的年代,清华坚持办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未来的国家栋梁。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从而奠定清华强大的工科背景。当然也有了1978年以来,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清华大学的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等学科的复系、建设、蓬勃发展的历程。

通过对历史沿革的了解,考生和家长不仅能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发展思路,更能够体会到学校的文化底蕴、精神内涵,帮助考生透过表象真正认识大学的优势、特色所在。比如有些学校经过院系调整、大学合并、更名等一系列变化,考生从现有大学的校名等信息中已经不能完全判断大学的特色、优势所在,但历史沿革却能将其呈现出来。比如长安大学,它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由此就不难定位到该院校在公路交通、地质、建筑等方面的特色。

对清华而言,大家也可以通过历史沿革来发掘它的办学优势和学科特色。清华现在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各个学科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从何而来,这就得从历史说起。同样,这也需要从历史传承维度来探寻。才能真正理解清华“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办学理念。

因此,建议考生在了解大学时,可从历史沿革开始。不仅了解当下大学的学科构成、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还要从现在追溯到过去,从时光的痕迹中找出大学的实力。历史沿革,不在于“长”“短”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既然历史沿革如此重要,可以判断大学的实力和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那么是不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就一定比历史稍短的大学强?某所大学立校之初就设立的学科、专业,实力也一定强于后期开设的学科、专业呢?

这些问题需要辩证去看。的确,历史悠久的大学和开办时间较长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与沉淀较多,在学科体系上会比较完整、系统,在某些科研领域也走在前端,实力不弱。但并不能因此而判断,办学历史较短的大学和专业的实力就一定不如历史悠久的大学和专业。目前我国大学有些是在现代高等教育刚刚兴起时就成立了,如天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有些大学是在建国前成立的,如厦门大学等。这些大学建校历史在70年以上。有些大学是建国后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成立的,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还有些大学是在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如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等。后两类大学建校历史稍短,但建校历史相对较短的院校的设立都是特定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较大,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有些大学的实力与办学更悠久的院校相当,甚至更好。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设立时间较长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后期开设的学科、专业,却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良好的前景,有些还是在原有优势学科、专业上的升级,有着深厚的基础,实力并不弱。如清华大学在2011年新增设的能源实验班专业,正是瞄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利用学校在能源领域的科研与人才培养优势,依托若干能源学科传统强院(系)而全新打造的一个工科实验班。这个实验班专业在学科人才培养、社会发展需要、就业前景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从开设起就获得考生的青睐。

参照重点学科及学科排名

国家重点学科,如何产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一些单位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誉突出的学科,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到目前,我国共组织了三次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第一次评选工作是在1986-1987年,共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点,其中文科78个、理科86个、工科163个、农科36个、医科53个,涉及108所高等学校。第二次评选工作是在2001-2002年,共评选出964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第三次评选工作是在2006年,也就是现在公布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的“2007年批准国家重点学科开设学校名单”,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677个二级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在1987年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俄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和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在2002年和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高校重点学科的多少,是判断大学实力的标准之一。但要提醒考生,重点学科并不等于专业。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专业三个层次设置,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个层次设置。一般来说,学科的范畴要大于专业,二级学科范畴大致等同于专业。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本科阶段专业名称为英语,是文学学科门类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中的一个专业;研究生阶段专业名称为英语语言文学,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文学学科门类。

衡量一所大学师资的强弱,既要看其眼下的师资状况,比如拥有的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著名专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的数量,也要看其发展后劲,比如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人数以及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因为他们代表学校的未来。一般来说,一所大学拥有的杰出人才越多、拥有各种名誉称谓的教师越多,其实力也会越强。本科,亦能获得大师指点

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的不断拓展,大学老师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重,部分老师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本科教学,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考生和家长不禁要问,如果老师将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即使一所大学的师资队伍再优秀,学生的培养质量还能保证吗?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好的师资,老师再怎么投入精力,也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更不用说培养未来的大师了。其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每一所有责任感的大学,都会将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都会采取措施,鼓励优秀教师投身人才培养。如武汉大学就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学校规定55岁以下的教授,必须100%给普通本科生上课。目前学校一些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都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如由李德仁、陈俊勇、宁津生、刘经南、张祖勋5位院士和部分测绘领域权威专家联袂开设的《测绘学概论》,受到本科生的热烈欢迎,在全国高校也被传为佳话。

科研能力,证明大学实力

科研与大学实力

应该说,科研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实力,它代表着这所学校在某个学科所处的水平。我们说大学有四个历史使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可见科学研究在一所大学中所处的位置。科研水平高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老师处在某一学科的前沿,掌握着大量的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从而服务于教学,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掌握到最先进的知识。

同时,可以说一所高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反映着一所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创办于1876年的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在就职演说中说:“学术研究将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前进的指南和激励器,真正的大学,必须提供在教授指导下从事高级研习的机会。”在新世纪,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可以说是建设强校的途径,而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努力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

自2008年以来,电子科技大学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14项,其中自然科学类6项、科技进步类3项、技术发明类5项,涵盖了光纤传感、微波毫米波、磁性纳米、数据挖掘、传感器等众多领域。这些奖项都归功于电子科技大学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科研人才和科研环境。基于这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不断地吸引了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开展科研工作,整体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为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这些奖项充分反映和体现了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和专业的优势及特色,也是对电子科技大学科研能力的一个强有力的肯定。

从科研项目、奖项,了解大学实力

一些国家和省部级重点支持的项目和奖项应该说可以作为判断大学实力的依据之一。一所大学的科研项目获得支持的等级越高、获奖数量越多,这所大学相应的实力也就越强。就拿电子科技大学来说,作为一所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在近两年,新增过千万的重大项目20项,并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上亿元科研项目,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0余项,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国家“863计划”强辐射重点实验室也是科学技术部“863计划”中重点支持的实验室。这些科研项目和奖项的获得都是良性循环的一个结果,只有有实力完成任务,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项目和奖项,同时得益于这些项目,让学校的实力不断地攀升。

本科,科研机会也不少

大学培养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对于本科生以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本科生如果能够在大学期间接触到真刀实枪的科研锻炼,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受益匪浅的一件事。这取决于两点:首先,学校是否具备实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科研锻炼的平台;其次,学校有了实力,是否愿意面向本科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电子科技大学在这方面就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学校科研重点实验室大量吸收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电子科技大学43个科研重点实验室吸收约10%的本科生参加300余个实验项目和科研课题;全校约30%的本科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我们学校不仅老师的科研重点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能够尽早的接触到大师,能够接触到科研第一线的实际操作,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申请各类的项目,像老师申请科研项目一样去申请一些项目,配合在此之前我们学校已经有的大学生创新基金。创新基金的金额不大,每个项目三千至八千元,但是它的受益面非常广,有30%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获得这个创新基金,3~5个同学一起作为一个项目组,提出一个IDEA,一个可行性的计划,交由学校的学科方面的评审老师评审。如果这个项目可行,老师就会给予通过,每年我们通过率还是很高的。

在这样的氛围下,电子科技大学约20%的本科生参加了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2009年,我校学生夺得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唯一的最高奖“NEC杯”,在全国高校学子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这些,不能判断大学实力

通过前面各高校招办负责人的介绍,相信许多考生和家长会恍然大悟,原来判断大学实力的途径如此之多,而且就公布在大学简介中,非常容易找到。那么,存在于一些考生和家长固定思维中的“分高的大学,肯定实力强!”“北京、上海的大学,实力肯定比内地城市的大学强!”“看校名啊,校名中有什么关键词,那大学的相关专业实力就强”……有道理吗?我们还是听听有着多年招生经验的高校招办負责人怎么说——

录取分数高低,

与大学实力并非成正比分数高低,非学校规定

在分析录取分数与大学实力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录取分数是怎样形成的?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录取分数是院校或省级招生管理部门规定的。但并非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投档分数形成的过

中央财经大学新增信息安全专业。程。某所院校的录取分数是省级招生管理部门采用计算机经过两个大的步骤确定。一是依据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和调档比例确定投档人数,二是从报考该院校的一志愿或平行志愿考生中从最高分开始向该校投档库中装载考生数据,直至满足投档人数或无相关志愿考生为止。此时最后一个进入数据库的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的投档成绩。院校采用计算机系统下载投档考生信息,并依据其《招生章程》所确定的录取原则进行录取。按其录取的考生高考成绩排序,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录取分数。

从录取分数形成过程来看,各级招生管理部门均是依据事前确定的各种规则开展投档和录取工作,院校无法规定其录取分数。

分数高低,不等于实力强弱

许多因素会影响学校的录取分数,不是单一大学实力所能决定的。我们可以这样讲。大多数情况下,录取分数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年、当地考生和家长对某所大学实力的认可度。也有一些情况例外,如某所院校在当年出现了招生“小年”。

个人认为录取分数的形成主要与院校所处地域、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院校综合实力和知名度、学科发展情况、办学特色、前几年的录取分数等因素关系较大。在招生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院校招生出现“小年”的情况,而且一所学校经常会出现在某些地区录取分数高,而其他地区录取分数又相对较低的情况。当某些行业发展处于低谷的时候,与此相关的院校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但其办学实力不弱,有些还处于行业或学科前列。

以上判断,大多是针对同一批次院校,对于在不同批次招生的院校而言,从综合实力来看,在本一批次招生院校的实力会高于本二及以后批次的实力。如果从单一学科来观察,有些主要在本二批次招生的院校,也会在某个学科的办学实力处于前列,甚至超过本一批的一些院校。这种情况反映在对于学科或专业倾向比较明显的考生经常会放弃服从一本院校专业调配志愿,而选择二本的院校就读。

从校名读出大学实力?NO!

考生对校名的几种认识

如今,较高的录取率使读大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大学教育也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读大学越来越容易了,使得考生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上大学,而是上一所自己满意的大学。于是在志愿填报时,选择一所自己满意且实力雄厚的大学就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的共识。

在认识、了解一所大学时,许多考生和家长喜欢从名字出发,认为校名能快速定位大学的特色。根据自己对校名的一知半解,大多将高校分为几类:其一是按地域命名的院校,有的是以城市名称命名,有的足以所在省(区、市)名称命名,还有的是以所处区域命名,比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其二是带着某些行业关键词的院校,如“财经”“石油”“医药”“地矿”等,比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其三是以专有名称为关键词的大学,常见的有“理工”“科技”“工程”“工业”等,如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其四是耳熟能详的一些知名大学,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

根据校名对大学进行分类后,再加上自己对某些大学的了解,许多考生和家长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凡是以地域命名和耳熟能详的院校,都是综合实力强、学科门类齐全的院校,而以某些关键词命名的院校,只开设有与关键词相关的学科、专业,那也只有这些学科、专业方面的优势和特长。这种理解正确吗?相信提前关注志愿,对我国大学有所了解的考生和家长都能给出答案:这种理解太片面了。

校名,读不出大学实力

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有60多年的时间,其间经历过几次较大的调整,其中包括学科设置的调整、学校名称的更替和院校之间的合并等。调整之后,院校的校名、学科构成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通过现有校名,也能大致了解院校的一些信息,但不全面,而且不准确。一些较少关注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没有对大学进行充分的了解,往往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别人的观点就望“名”生义、以偏概全。首先,以地域命名的院校有许多综合实力雄厚的,如前面所列举的院校,但也有一些此类的院校在同批次院校中综合实力并不突出。其次,以校名的关键词就对院校“下结论”更是不准确的,带着关键词的院校并不仅仅只开设单学科或几个学科,许多已经具备目前所有的学科门类所包含的专业,而且有些非校名关键词的学科实力也比较强。比如华中科技大学,也许一些考生和家长看到“科技”两字就认为该校只有与理工相关的专业,但事实上,该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而且新闻传播类和社会学等偏文科专业实力也不弱。

在每年的招生咨询会上或者是学校招生网站上,有许多想报考东华大学的考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以前学校的校名叫中国纺织大学,多能体现学科特色,为什么要改名呢(7持有这种想法的考生其实对学校的了解并不充分。东华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史、教育学9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不仅仅只开设有纺织相关学科、专业。而且,拿东华大学53个本科专业来讲,真正纺织类的专业只占10%。还有10%的专业是艺术设计,在全国也算是知名度很高的,剩下的80%的专业,都是适合上海建立四个中心、六大支柱产业,社会市场发展而需要的,比如东华大学的机械、自动化、计算机、工业设计等专业。人文管理学科这几年发展也非常快,日语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都属于学校申报的,已经成为国家级的特色专业。

所以,从校名出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一所大学,更不能判断大学的实力。建议考生在选择时,不能光看校名,还要读懂院校的内涵,比如学科构成,有哪些门类的专业招生、有多少重点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有多少;师资队伍如何,有多少院士、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等;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有哪些,学风如何等等。

地域,与实力无关

客观看地域与大学

我国的大学实力与城市位置和经济发达程度并没有绝对的联系。的确,如京津沪苏广等经济发达的城市,拥有一批实力较雄厚的大学,如北京有26所“211工程”院校,其中8所同时为“985工程”院校。其他位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虽然不是省会城市,高等教育水平较同类城市较高,名气与实力兼得的院校不少。如大连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厦门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宁波有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此类城市虽然不是省会城市,但由于高校办学水平高,一般较受考生的青睐,录取平均分也较高。如大连外国语学院在有招生计划的大部分省(区、市),虽然是在二本招生,但其录取平均分多年超出一本省控线。

除了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外,东北、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会城市,如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沈阳等,院校数量多,综合实力强的大学也不少。如武汉、西安均有7所“211工程”院校(不含军事院校),成都、哈尔滨则分别有4所此类院校。另外一些位于东北、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大学,自身特色与所处城市的地理优势联系非常紧密,在城市的矿产、工业、历史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大庆的东北石油大学、阜新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景德镇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等。这些城市一般为二级城市,在地理优势上不如省会城市或东南沿海的二级城市。但多为行业性质明显的院校,在业内的知名度比较高,在某些学科方面也拥有较雄厚的实力。

地域情结,考生的两种倾向

从全国高等教育布局来看,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南京、成都、广州等城市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更为集中,学科门类齐全,但从考生高考志愿去向观察,考生目标求学地域形成了鲜明的分层,北京、上海以及经济发达城市优势明显,容易吸引考生报考,成为首选。同样拥有一批实力雄厚大学的东北、中西部城市的大学则成为考生眼中的“第二选择”。

除了只把眼光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的大学,认为只有这些城市的高等教育水平才比较好、毕业后好就业的倾向外,考生的地域情结还表现为:大量的本科二批次及其以下的考生都不愿意出省,扎堆省内大学,忽略了外省也有很多实力较强的同类型大学。以地域论大学实力,有失偏颇

近十几年来,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更加自觉地走向了国际化行列,京沪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地利,城市开放程度较高,为所在地域的高校提供了特有的文化环境和优势。在这些地域的大学求学期间,考生不但可以在实力雄厚的大学里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凭借城市的发展开阔自己的眼界。此外,很多考生或者其家长以为只要在这些城市就读,毕业后就能顺理成章地留在该城市工作,有利于考生长远的发展。于是,许多考生家长就想当然把地域优势作为判断大学实力的标准。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实力与所处地域并没有直线对等的关系,地域优势并不能代表大学的实力。比如地处西北的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很强,在某些学科和领域影响力大。

大学纵深

通过招办负责人的详细解读,我们明白了要了解一所大学的实力,特别是综合实力和学科实力,其实并不难。只要稍加关注,就能将有用的信息尽收囊中,让我们在志愿填报时更有底气、更加理性。此外,一些特殊的称谓,比如“985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等,也能指引我们去认识大学实力。以下就将拥有一些特殊称谓的院校进行整理,供考生参考。

名词解释——

211工程: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这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目前,共有112所“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被确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2001年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5所高校获批进入“985工程”,2002年以来,陆续入选该工程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现在共有39所学校为“985工程”院校。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教育部、财政部于2006年启动的,旨在引导一批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高职高专院校进一步办出水平、创出特色的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有28所院校,第二批立项建设的有42所院校,第三批立项建设的有30所院校,共100所。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的综合优势,尤其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所属行业领域全国顶尖的学科优势,国务院决定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又称“特色985工程”,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负责。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

院校名单——

“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见下表)

猜你喜欢
录取分数重点学科校名
做好自己
K-Means聚类分析在高职高专院校招生中的应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点学科”的综合评估模型
学生题写校名一点都不“跌份”
学在财校,终得成材
示范校建设对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影响
“211”和“985”高校校名谁题写
基于引文分析的科研人员文献需求研究
校名追求“高大上”是教育的短视
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