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东北密林铅锌银矿物化探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12-10-14 15:55贾凤仪刘洪祺张红涛胡选怀
科技传播 2012年8期
关键词:激电钼矿褶皱

贾凤仪,刘洪祺,张红涛,胡选怀

陕西省地矿局第一地质队,陕西安康 725000

0 引言

密林铅锌银矿勘查区位于植被覆盖严重的大兴安岭林区,通过相邻矿区的资料分析和对比,认为在该地区应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寻找矿是有效的,即在成矿前景较好的区域化探异常区布置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缩小找矿靶区,进而投入面积性物探工作可有效地圈定矿化体(带)的分布范围,并推断矿化体的形态等,以此指导验证工程,达到寻找隐伏或半隐伏矿的目的。为在类似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手段。

1 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西坡,按《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对本区构造单元的划分,处于鄂仑春(喜桂图旗)晚华力西褶皱带与东乌旗早华力西褶皱带的过渡部位,即位于次级构造单元乌努尔其汗—乌努尔古生代隆起区与河源—五岔沟早古生代隆起区的接触部位,鄂仑春--头道桥区域深大断裂带即为二褶皱带及二隆起区的分界面。(见图1)

图1 区域构造与成矿区带略图

1.额尔古纳晚元古代变质地体;2.乌努尔晚元古代变质地体;3.扎兰屯古元古代变质地体;4.东乌旗早古生代岛弧地体;5.得布尔干成矿带;6.大兴安岭西坡成矿带;7.大兴安岭东坡成矿带;8.主断裂及编号;9.矿区位置。①呼伦湖西-额尔古纳河断裂;②得布尔干断裂;③鄂伦春-头道桥断裂;④大兴安岭主脊断裂;⑤嫩江断裂;⑥阿荣旗断裂

1.1.1 区域地质特征

区域内发育古生代—新生代地层,其中中生界地层广泛发育,沿北东向展布。区内前中生代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脆韧性断裂和褶皱,中生代后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和火山环形构造。区内侵入岩广泛出露,以华力西期中酸性中—深成侵入岩为主,次为燕山期酸性或酸碱性浅成岩岩株或岩墙状侵入岩类。各期侵入岩明显受构造活动所控制,特别是对内生矿床(产)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1.1.2 区域矿产特征

区域内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钼等,其中库都尔—乌尔其汉Ⅳ级成矿区主要有卓山铅锌矿、库都尔铅锌矿及岩山钼矿、新帐房钼矿床,五岔沟—博客图Ⅳ级成矿区主要有梨子山铁矿、三号沟铅锌矿、河源林场铅锌矿、兴安镇钼矿点等一系列矿床。

1.1.3 区域化探特征

以往在本区及区外进行了1∶2万土壤测量工作。共圈定Ag、Cu、Pb、Zn、Mo单元素异常94个,组合异常12处。划分乙1类异常1处,乙2类(包括本区)异常2处,乙3类异常4处,丙类异常5处。

1.2 矿区地质

1.2.1 地层

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图2)。岩性主要为英安质含角砾火山灰凝灰岩、流纹质凝灰角砾岩、火山灰沉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1.2.2 构造

区域性的鄂伦春-头道桥大断裂从矿区西北通过,通过磁法测量显示,矿区近南北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工区内的地层及脉岩为构造所控制。

1.2.3 岩浆岩

在区内北部大面积出露石炭系碱性花岗岩(Cγk),呈岩基状产出。

2 地球化学特征

经1∶1×104土壤测量,圈定Ag、Cu、Pb、Zn、Mo单元素异常21处,组合异常4处(见图2)。组合异常套合性好,浓集中心明显,具水平分带性。各组合异常特征见表1。

图2 工作区物化探综合地质图

表1 组合异常特征表

2.1 Ht-Ⅰ组合异常特征

异常面积57.3×10-2km2,位于矿区西北角,异常呈近东西走向;岩性为中粗粒碱性花岗岩,岩石中见有褐色铁质浸染或灰黑色铁锰质浸染和斑点,异常套合紧密,由Cu、Pb、Zn、Mo元素组成。

2.2 Ht-Ⅱ组合异常特征

异常面积15.03×10-2km2,位于矿区中部东侧,异常呈近南北走向。异常位于石炭系花岗岩与侏罗系中酸性火山岩的不整合地质界线附近。岩性主要为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岩石裂隙中见有褐色铁质浸染分布不均匀;次为中粗粒碱性花岗岩。异常由Ag、Cu、Pb、Mo元素组成。

2.3 Ht-Ⅲ组合异常特征

异常面积26.1×10-2km2,位于Ⅰ-Ht-2异常西侧,异常走向南北向,地层、岩性、接触、蚀变特征类似于Ⅰ-Ht-2异常区。异常由Ag、Cu、Pb元素组成。

2.4 Ht-Ⅳ组合异常特征

异常面积190.09×10-2km2,位于矿区中部以西。异常沿接触带总体呈北东-南西向走向。异常区为石炭系花岗岩与侏罗系中酸性火山岩的不整合地质界线附近。主要为安山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次为中粗粒碱性花岗岩。矿化为黄铁矿化和灰黑色铁锰质浸染。异常由Ag、Cu、Pb、Zn、Mo元素组成。其中以Pb 、Zn 、Mo 为主的异常大面积出现,Pb、Zn 套合性好,浓集中心明显,Ag呈U型环状存在,Mo呈C形分布于异常北西、南、西南部,具较明显的元素水平分带性;该异常中Pb 、Zn 呈面状分布,为明显的面性低缓异常。Zn含量最高值为1398.8×10-6。

3 地球物理特征

在化探组合异常区进行了1∶1×104激电中梯测量。结果显示,化探组合异常区视极化率值在0.8mv/V~5 mv/V,视电阻率值在300Ω·m~3000Ω·m,变化较大。

在工区中部以西的Ht-Ⅳ组合异常附近,基本套合着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视极化率异常,异常范围长约600m、宽约400m,视极化率3mv/V~4.5mv/V,异常峰值达5mv/V。该异常区域,对应着一条较高值的电阻体,视电阻率值在1800Ω·m ~2200Ω·m。视极化率异常区的北东向分布着稍弱的视极化率异常,视极化率值在2% 左右,推断产生视极化率异常的极化体具变深的趋势。综合分析,该物探异常应是富含硫化物的铅锌等矿(化)引起。

在224线等几条线开展了激电测深工作。224线的激电测深成果,与激电中梯成果基本一致,在埋深90m ~140m断面,视极化率异常呈水平状椭圆状展布,视极化率异常值4.5 mv/V~5mv/V;对应视电阻率值在1500Ω`m ~2500Ω`m。激电测深结果见图3。

图3 224线激电测深断面等值线图

4 成矿条件综合分析

4.1 成矿区带划分

全国矿产资源成矿区划分带将本区划分为东乌旗-大兴安岭北段Cu-Mo-Pb-Zn-Ag-Au-Cr-CoⅢ级成矿带(Ⅲ2),普查区则位于牙克石—根河Pb-Zn-Mo-Au-Cu-煤-石油成矿亚带(Ⅲ2A)与阿尔山—加格达奇Cu-Mo-Pb-Zn-Ag-Au-Ni-Cr-Co成矿亚带(Ⅲ2B)的过渡地段,也就是位于Ⅲ2A成矿亚带的库都尔—乌尔其汉Cu-Fe-Mo-Pb-Zn-Ag成矿区(Ⅳ23)与Ⅲ2B成矿亚带的五岔沟—博客图Cu-Fe-Pb-Zn-Au-Mo-Ag成矿区(Ⅳ27)的接触部位。

4.2 成因类型特征

东乌旗-大兴安岭北段Ⅲ级成矿带位于南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的北东段,受鄂伦春和东乌旗华力西褶皱带控制,实际上该构造带是在早期加里东褶皱带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后期又受到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主要在晚古生代和燕山期,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热液型和矽卡岩型、其次为岩浆型。矿化类型以铜钼为主、其次为铅锌金镍钴等。

4.3 典型矿区对比分析

内蒙古牙克石市秧草沟中型铅锌银矿是我们近期通过物化探工作圈定异常区,利用勘查工程验证控制发现的。该矿区位于密林矿区东侧。矿区地质背景、物化探特征相类似。我们通过1:1×104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石炭系花岗岩与侏罗系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岩的不整合地质界线附近圈出了Ag、Cu、Pb、Zn、Mo等元素的组合异常16处,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套合性最好,异常值区间及浓度分带性类似于密林矿区。通过物探激电测量,圈出的异常视极化率在3mv/V~5mv/V,视电阻率一般在1000Ω·m~3000Ω`m。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在本区圈定铅锌银矿体18个,银矿体1个,钼矿体6个,含矿岩性为接触带附近满克头鄂博组岩层, 品位Ag:4.86-157×106、 Pb : 0.08-5.94×104、 Zn :0.204-3.18×104、Mo:0. 07-0.55×104,矿体长度 50m~650m,厚度 0.78m~7.24m。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矿床。估 算 333+334 资 源 量 Pb:4.2×104t、Zn:3.59×104t、 Ag:53.41×103kg、Mo:0.078×104t。为中型 Ag、Pb、Zn、Mo 多金属共生矿床。

在密林矿区西侧附近有高吉山钼矿,现在正处于深部勘探阶段。成矿地质背景亦与本区基本一致,并且也是通过先期的物化探工作,缩小靶区,然后经勘查工程验证,最终发现矿体的。

密林矿区与秧草沟铅锌银钼矿、高吉山钼矿同处于鄂仑春(喜桂图旗)晚华力西褶皱带(Ⅲ2)与东乌旗早华力西褶皱带(Ⅲ3)的过度部位,即位于次级构造单元乌努尔其汗—乌努尔古生代隆起区(Ⅳ23)与河源—五岔沟早古生代隆起区(Ⅳ31)的接触部位,鄂仑春--头道桥区域深大断裂带即为二个Ⅲ级褶皱带及二个Ⅳ级隆起区的分界面。

5 找矿前景分析

1)在地表覆盖大的林区,开展物探电法测量,通过资料分析和对比,构造蚀变带、矿(化)体均可形成极化率异常,对矿异常的预示性较好;

2)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形成铜、银、铅、锌、钼等多元素组合异常,在构造破碎带上形成的这种多元素组合异常具较好的找矿前景;

3)在林区覆盖区难以做详细地质观察,找矿工作多借助于物探和化探工作;

4)经过对区内地质、物探、化探异常及有限的地表槽探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区岩石裂隙比较发育,成矿与不整合接触带或断裂构造带关系极为密切,具有较好的综合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巨大。

[1]彭省临,邵拥军,等.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J].地质通报,2011,30(4):538-543.

[2]沈存利,张梅,等.内蒙古钼矿找矿新进展及成矿远景分析[J].地质与勘查,2010,46(4):561-575.

[3]陈进,毛先成,等.物化探技术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以凤凰山铜矿CSAMT法为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34(2):263-269.

[4]刘建明,张锐,等.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J].地学前沿缘,2004,21(1):269-277.

[5]施俊法.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发展的基本态势[J].中国地质,1997(6):41-43.

[6]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激电钼矿褶皱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与激电中梯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大功率激电测量在冀北温家营—马家沟银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全球十大钼矿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
一点褶皱
复杂褶皱构造分析与找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