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优秀男子运动员跳马项目的比较与分析

2012-10-20 05:58杨艳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转体世锦赛体操

杨艳生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中外优秀男子运动员跳马项目的比较与分析

杨艳生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通过对40届、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29届奥运会和第11届全国运会男子跳马单项决赛的视频观察统计与查阅资料,分析当前男子跳马的发展状况,找出我国选手与世界选手的差距和存在问题,希望能对改变我国目前男子跳马的现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优秀运动员;跳马比赛;比较与分析

男子跳马一直是我国体操的优势项目,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虽然我国运动员从第38届、39届、40届、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008年奥运会体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目前我国男子跳马单项决赛竞争实力较弱,不得不退出跳马单项决赛的角逐,所以体操男子跳马单项决赛上近年来一直没有我国运动员的身影.这说明我国男子跳马在世界体操大赛中面临着相当困难的局面,我国男子跳马的这种现状让人担忧,如果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男子跳马很可能下滑到低谷,失去在世界体操大赛中的优势地位.形式是严峻的,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改变我国男子跳马的现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40、41届世界锦标赛、第29届奥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及成绩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了2006版、2009版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以及通过图书馆网络系统,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体操信息》等资料数据库源中的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积累了理论基础.

1.2.2 录像分析法

对第40、41届世界锦标赛、第29届奥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录像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类和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获得本文的统计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动作类型选用的比较与分析

男子跳马发展主流为三种类型动作,分别为前手翻类、侧手翻类、踺子类,但三种类型发展不均衡.其中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成为难度发展的主流(见表1).第40届、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29届奥运会和第11届全国运会统计中前手翻类占44.83%,侧手翻类占46.55%.前手翻类主要集中在两类动作上: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0、前手翻团身前空翻或屈体前空翻2周转体1800.侧手翻类主要集中在两类动作上:侧手翻转体900屈体后空翻两周、侧手翻直体空翻转体8100和9900.

国内外运动员在动作类型的发展上存在着差别,选用踺子类的运动员较少,仅仅占了8.62%,过于集中在前手翻类、侧手翻类动作上不利于男子跳马的全面发展.在第40、41届世锦赛,29届奥运会上只有1人次使用踺子类动作.我国男子跳马也面临这同样的问题,虽然第11届全运会踺子类为2人次,但是难度系数仅为6.6分.运用踺子类较少,分析原因:如果发展踺子后手翻屈体后空翻两周,难度值为7.0分,与侧手翻转体900屈体后空翻2周难度值相同,而踺子后手翻屈体后空翻两周对于水平速度和推手力量要求比侧手翻转体900屈体后空翻2周高,发展踺子后手翻屈体后空翻两周有些困难.

表1 4次国内外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各类型动作统计表

我国跳马选手与外国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掌握的类型还不够全面,我国运动员李小鹏创造的踺子转体180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0,我国年轻运动员还没有完成这个动作,只能完成踺子180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7200,相反罗马尼亚选手道格勒斯库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个7.20分的高难度动作,并且运用该动作多次夺得世界冠军,说明踺子类型动作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 关于动作难度使用的比较与分析

参加男子跳马的单项决赛的运动员都必须选用难度分较高的前沿动作,两个7.0分以上的动作,这是取得奖牌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从统计的3次国内外男子跳马单项决赛48人次材料比较分析来看(见表2),有以下两种情况:

2.2.1 三次国内外男子跳马单项决赛中运动员使用的高难度动作都在6.6分以上.第41届世锦赛夺得前三名的运动员使用的两个动作都是7.0分或7.2分的动作;第11届全运会中除杜伟使用了一个6.60分的难度动作,夺得前三名的选手都选用了7.0分的难度动作,但是7.2分大难度动作没有选手能够完成.

表2 3次国内外男子跳马单项决赛难度分统计表

2.2.2 第11届全运会选用较高难度动作的人次明显不如第29届奥运会和第41届世锦赛.例如,我国运动员7.0分的难度动作仅为8人次,占50%,另一部分集中在6.8分和6.6分.而第29届奥运会、第41届世锦赛中有人使用7.20分的高难度动作,难度动作的选用主要集中在7.0分和7.2分.以上数据表明,我国跳马选手与世界跳马选手,在动作难度方面存在差距.

2.3 关于动作质量完成的比较与分析

动作质量和稳定性是取得奖牌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第40、41届世锦赛前三名运动员,动作完成分(E分)都在9.20分以上,从4次国内外单项决赛动作完成质量的统计和比较中可以得出以下两种情况(见表3):

表3 4次国内外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动作完成质量统计表

2.3.1 第41届世锦赛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动作完成质量要比第40届世锦赛和第29届北京奥运会要低.第40届世锦赛和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完成分在9.2分以上为11人次,占68.75%,第41届世锦赛完成分9.2分以上的为8人次,占50%.分析原因:一是2009年是奥运周期的第一年,运动员还在发展和创新动作的过程中,完成的动作还不成熟和稳定,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二是,新规则的修改,加大了对完成分的扣分力度.

2.3.2 从国内外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完成动作质量的横向比较来看,我国运动员明显不如外国运动员.重点比较第41届世锦赛和第11届全运会,外国运动员完成分在9.2分以上的有8人次,占50%,其中有5人次在9.35分以上,最后得分在16.2分以上的为3人次,占37.5%.我国运动员完成分在9.2分以上的仅有3人次,占18.75%,9.30分以上的根本没有,即使加上难度分,我国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在16.2分以上的根本没有,总分75%都集中在16.2-15.6分之间.以前三名为例,外国运动员最高分为9.55分,最低分为9.20分,平均分为9.375分.我国运动员最高分为9.275分,最低分为8.750分,平均分只有9.0125分.分析原因,从视频中看,外国选手不仅动作难度(D分)在高,而且完成的质量成熟,动作技术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最典型的例子是罗马尼亚选手道格勒斯库,在2002年、2004年他的第一个动作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转体1800,完成的质量一般,而在41届世锦赛单项跳马决赛中动作完成的非常好.第二个动作是李小鹏跳,则动作质量已超过了当年李小鹏完成的动作质量.所以,不断提高熟练性、不断改进动作技术、不断完善动作技术从而提高我国运动员动作质量.

2.4 关于跳马尖子运动员的比较与分析

第41届世锦赛男子跳马单项决赛中罗马尼亚的道格勒斯库、科斯奇技术动作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俄罗斯的格拉特苏斯科夫、朝鲜的李思光是世界级的跳马尖子运动员,多次获得世界大赛奖牌,他们掌握两个不同类型的高难动作,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竞争实力.在我国男子跳马的发展中出现过不少跳马尖子运动员,例如楼云、李小鹏等.在2005-2008奥运周期,李小鹏、杨威具备夺得奖牌的实力,只因杨威争夺个人全能,李小鹏有伤,只能放弃跳马决赛,所以在本赛季我国就没有运动员参加跳马比赛.目前我国跳马现状还没有什么起色,因为没有人掌握两个不同类别的高难度动作,在第11届全运会上陆斌和童英杰完成7.0分的动作,而陆斌将退役,童英杰没有其他突出的单项.个人全能前三名的滕海滨跳马较弱,冯哲和吕博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只掌握一个7.0分的高难度动作,我国当务之急是发现和有计划的培养跳马尖子运动员,尽快解决新老交替,使我国的男子跳马的竞争实力长盛不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男子跳马发展主流为三种类型动作,为前手翻类、侧手翻类、踺子类,但三种类型发展不均衡,踺子类少,不利于男子跳马的全面发展.

3.1.2 第十一届全运会选用较高难度动作的人次明显不如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41届世锦赛,我国运动员在男子跳马的难新动作的发展上是相对落后.

3.1.3 第41届世锦赛男子跳马动作完成质量比第40届世锦赛和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低;我国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明显不如外国优秀运动员.

3.1.4 楼云、李小鹏、杨威多次在男子跳马比赛中获得奖牌,但随着他们的退役后继人才不能及时填补,陆斌、童英杰、滕海滨、冯哲和吕博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3.2 建议

3.2.1 踺子类型动作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罗马尼亚道格勒斯库运用踺子转体180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0多次夺得男子跳马世界冠军.我们应该认清世界体操男子跳马发展的主流,来发展踺子类动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成绩.

3.2.2 我国跳马选手与世界跳马选手相比,在难度发展和创新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现状,大力发展和创新高难和前沿动作,不但要发展我国运动员创新的动作,而且还要发展外国运动员创新的动作,创新出中外都没有的高难度动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2.3 运动员在发展和创新动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加大对完成质量的练习.不断提高熟练性、不断改进动作技术、不断完善动作技术从而提高我国运动员动作质量.

3.2.4 尽快解决新老交替问题,不断的发现和有计划的培养跳马尖子运动员是保证我国男子跳马优势地位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

〔1〕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S].北京:中国体操协会,2001.

〔2〕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S].北京:中国体操协会,2006.

〔3〕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S].北京:中国体操协会,2009.

〔4〕姚侠文.当前男子跳马发展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J].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信息中心,2009.78-79.

〔5〕周福弟专栏.中国体操队协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cga.net.cn/results/index.html,2010.

〔6〕充分利用好新规则,不断提高自身实力[J].体操信息,2007(5):45-47.

G832.2

A

1673-260X(2012)07-0089-03

猜你喜欢
转体世锦赛体操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星问答
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
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