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2-10-20 05:58梁春玲谷胜利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规模教学效果

梁春玲,谷胜利

(1.商丘师范学院 环境与规划学院;2.商丘师范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高校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梁春玲1,谷胜利2

(1.商丘师范学院 环境与规划学院;2.商丘师范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运用调查问卷方法,在SPSS统计软件支持下,研究高等学校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发现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影响明显,班级规模越大,正面影响越小,负面影响越明显.<40人的班级规模教学效果最好,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和学习行为的培养;>120人的班级规模最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上和学习行为培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等级相关分析和双变量回归模型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班级规模与班级平均学习成绩的关系,发现班级规模与班级平均成绩呈线性相关,班级规模是影响班级平均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班级人数的多少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

班级规模;教学效果;学习成绩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为675万人,是扩招前1998年108万人的6.25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十几年来,高校硬件建设等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当前多数高校仍然面临不同程度的师资相对短缺问题[1],因此,很多高校只有将原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班级合并成一个大的教学班级进行教学,总人数高达八九十人甚至百余人.教学过程中发现,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即班级人数多少,班级规模是课堂教学展开的人际环境基础,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学生学业成绩方面,而且表现在学生的其他方面.

1 班级规模与学生反馈

1.1 数据来源

选择河南某高等院校2009级5个专业8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5个专业涵盖文科、理科、工科;自然班级规模为30-50人不等,均有以自然班级上课和合班上课的经历;调查问卷问题涉及不同班级规模对个人学习成绩提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参与性增强、学习丰富性增加、课堂行为积极、人际互动增强6个因子的影响程度,每个因子的影响程度满分为10分.

1.2 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SPSS支持下统计处理回收的726份有效调查问卷,计算班级规模对每项因子影响程度的平均得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

图1 各因子在不同班级规模下的变化趋势

图2 班级规模对各因子的影响程度

由图1可以看出,随班级规模的增大,各因子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说明班级规模增大对个人学习成绩提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参与性增强、学习丰富性增加、课堂行为积极、人际互动增强6个因子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由图2可知,在<40人的班级规模下对学习成绩提升最为有利,随班级规模增大,对学习成绩提升的影响越小,且从40-80人变化到80-120人的规模时,班级规模对学习成绩提升的影响程度虽然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而在<40人的班级规模和>120人的班级规模上出现跃变.不同班级规模对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参与性增强、学习丰富性增加、课堂行为积极、人际互动增强5个因子的影响程度与不同班级规模对个人学习成绩提升的影响程度变化一致.<40人的班级规模,对学习参与性增强的影响程度最大,达到9.57;40-80人和80-120人的班级规模对学习成绩提升影响较大,对其余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基本保持在5.00-6.00之间,变化不大;>120人的班级规模,对各因子的影响较其他班级规模都低,尤其是对学习态度端正和学习参与性增强的影响程度最低,说明>120人的班级规模不利于学生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学习态度培养和学习参与性的发挥.

2 班级规模与平均成绩

2.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该校2009级5个专业820名学生2009-2010学年和2010-2011学年部分课程的原始成绩报表.各课程的班级规模从30-130人不等.

2.2 变量设置

班级规模可以直接用授课班级的实际学生人数来衡量,考虑到授课班级人数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动时将不会导致根本的不同,即班级成绩随人数多少的变化可能是阶梯跳跃式的.普通高校一般专业一个自然班级的常规规模一般为40人左右,因此,可以将班级规模分为4等,40人以下,40-80人,80-120人,120人以上.

学习成绩考虑使用班级平均成绩.但是平均成绩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成绩特别高和特别低的同学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一种噪音,以平均成绩作为代表值时极端成绩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因此按照超出两倍标准差的标准进行剔除.

2.3 数据处理

根据以上对变量的定义和说明,首先运用相关分析的各种方法确定并检验班级规模与班级成绩之间的关系,包括简单相关分析和等级相关分析[2];在此基础上,以班级规模为自变量,班级成绩为因变量建立班级成绩对班级规模的回归方程,其他因素归入随机变量,采用普通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计算班级人数与平均成绩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690,且高度显著;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503,同样高度显著.结果表明,在排除不同教师教学水平的前提下,班级成绩与班级规模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考虑到班级人数是影响班级成绩的重要因素,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式中,y表示班级平均成绩;x表示班级人数u表示其它影响成绩的因素.在SPSS软件支持下,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

该结果显示班级平均成绩与班级规模之间线性关系成立,回归系数均统计显著,意味着随着班级人数每增加一人,成绩将减少0.752分.拟合优度R2为0.618.根据经典回归理论来解释,这意味着班级人数可以解释班级成绩变差的61.8%.这说明班级规模是影响班级平均成绩的一个因素,且这种影响是根本的.这也定量验证了问卷调查得到的学生反馈中班级规模对学习成绩提升的影响程度.

3 结论与展望

3.1 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影响明显,班级规模越大,正面影响越小,负面影响越明显.<40人的班级规模教学效果最好,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和学习行为的培养;>120人的班级规模最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上和学习行为培养.

3.2 班级规模与班级平均成绩呈线性相关,班级规模是影响班级平均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这是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教师通常希望小班化教学,这样可以通过与大多数学生的教学互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老师更多的目光的注视而感到压力和关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3.3 较小的班级应该可以给教师更多时间与学生在一起,因此应该对学生成绩和学生行为有正面影响.但是当班级规模成为一个研究问题时,特别是班级规模减缩进入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后[4,5],班级规模减缩实验或项目大量出现[6,7],关于班级规模减缩的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1〕王晴.教育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2):51-54.

〔2〕刘干.高校班级人数与平均成绩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6(12):137-139.

〔3〕李生滨.小规模班级教育的促进性因素与推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2):15-18.

〔4〕秦玉友,李生滨.美国班级规模减缩项目:取向与讨论[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11):70-76.

〔5〕陈艳莲.高校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1,688(12):164-165.

〔6〕裴少静,和学新.课程决策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6):20-25.

〔7〕宁洪波.人文教育融入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1(3):53-54.

G642.0

A

1673-260X(2012)07-0188-02

2011年商丘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产学研平台构建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探索”(2011JGXM 55)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规模教学效果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名落孙山
规模之殇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