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

2012-10-23 07:51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2年9期
关键词:机床加工

汉江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开工

2012年6月19 日上午,“汉江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汉中褒河工业园区盛大开工。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周玉明,秦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龙兴元,集团公司副总裁、汉江机床董事长赵甲宝以及汉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了开工奠基仪式并共同挥锹破土。

该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近5亿元,用于生产厂房、科研及办公楼、物流、生活等设施的建筑面积达10万m2,其中一期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高效、精密加工及装配厂房13 000 m2,现代综合办公楼8 500余m2,并同时完成配套设施(如空压站房、管网等设施)建设。基地建成后,将为其螺杆转子新产业提供批量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平台,形成异型螺杆及其组件10万套的生产能力,以此推动公司实现跨越发展目标。

作为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汉江机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依托精深的螺纹—螺杆制造技术优势,致力于打造世界最大的螺杆转子生产基地。汉江机床董事长赵甲宝说,作为集团复杂型面加工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螺纹—螺杆加工工艺与装备链是集团继齿轮—齿轮机床工艺与装备链之后的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包括螺旋型面设计、旋风铣床、螺纹和螺杆磨床、丝杠测量仪器、螺杆及其衍生产品。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的市场形势下,汉江机床先后研发出国内首台数控精密螺杆转子磨床和螺杆转子铣床,并以此为契机,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发出螺杆压缩机的螺杆转子及其组件等核心部件。该产品可带动压缩机行业由传统低效、高耗的活塞式压缩机,快速向高效、节能、环保的螺杆式压缩机升级换代。

目前,汉江机床多规格的螺杆机头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年底前可以全面覆盖市场容量最大的20立方以下的规格系列。当前的螺杆转子供货能力为5 000付/月,预计明年每月可达到10 000付。2立方、3立方和6立方螺杆转子压缩机机头能效等级普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部分产品甚至达到一级能效标准,其检测结果得到了国家压缩机行业归口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的高度评价。

赵甲宝强调,螺杆转子业务要力争在3年内实现产销量翻番,并具备较强的连续盈利能力。 (唐照河)

桂林广陆试制成功一种适于生产现场使用的单臂坐标综合测量机

在测量技术领域,代表当今测量先进技术的三坐标测量仪主要用于计量室和实验室,由于其操作技术和环境要求较高,从而难于在车间生产现场普及。

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这种情况并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考察,并于最近开发成功一种适于生产现场使用的单臂坐标综合测量机。首台机经过桂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按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对41项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全部检测项目均合格。该测量机既克服了目前绝大部分生产现场采用普通量具进行尺寸测量效率低、制作特定工装成本高的缺点,实现生产现场高效率和高精度检测,同时又兼顾了传统直观测量方式和当代先进坐标测量方式,还有刀具检测和预调功能,具有多功能、操作简便、普及性好的特点,对环境无特殊要求,可广泛用于生产现场检测,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检测效率,普及坐标测量的先进技术。

单臂坐标综合测量机具有常规手动三坐标的检测功能,可检测复杂三维机械零件的各项几何量参数;具有常规传统指示表检测功能,可直观检测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等;可进行回转类刀具的检测和调整,综合测量功能多。该测量机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本刊特约信息员 林强兴)

江苏新贝斯特推出新品

NBT6513数控卧式镗铣加工中心是江苏新贝斯特中传科技有限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日本具有国际领先同类机床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新一代CNC大型铣镗床(镗轴Φ130 mm)产品。

该产品工艺手段成熟,质量稳定。其技术指标和软硬件配置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数控卧式镗铣加工中心类的中高端产品。机床具有镗削、铣削、钻削(钻扩铰)、攻螺纹(刚性攻丝)、锪削等多种加工功能;六轴数控,任意四轴联动,具备粗、精加工能力。机床的主轴箱由镗轴、铣轴及其传动件组成。主传动系统采用双速电动机;主轴轴承采用转速高、刚性好、精度高的进口成组轴承,保证了主轴的工作精度。主轴传动控制(C轴)具有CNC周向准停定位功能,可刚性攻丝,螺纹切削。主轴箱配有外冷功能,可选配刀具内冷功能。机床可选配不同容量的刀库以扩大加工能力和范围,能进行各种复杂零件的钻、镗、铣、铰、刚性攻丝、切环形槽等多种工序加工;用攻丝刀杆可以加工螺纹。回转工作台可任意位置精确定位,可进行工件一次装夹多面加工;回转工作台可进行高精度调头镗加工。还可选配不同功能附件以增加机床的性能,扩大加工范围。是重型机械、工程机械、机车车辆、矿山设备、大型电动机、水轮机、汽轮机、船舶、钢铁、军工等各类机械加工行业的箱体类、壳体类、机座类等零件加工必不可少的加工设备。

NBT6513数控卧式镗铣加工中心其改进或创新的关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立柱采用整体框式(门式)结构,具有最佳的热对称性,机床精度稳定性好、抗振性强;(2)镗杆运动(W轴)采用附加直线导轨导向,消除了滚珠丝杆旋转带动镗杆直线运动(W轴)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弯矩,保证了镗杆运动(W轴)精度;(3)X轴运动采用滚珠丝杆螺母旋转,减少了传动链的运动惯量,提高了运动精度和运动速度,同时,伺服电动机功率降低,节约了能源;(4)前、后床身对接定位采用定位键定位,机床在安装调试时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通过定位键的定位,前、后床身对接刚性和稳定性好;(5)主轴箱自行设计,传动精度高,采用高精度齿轮的啮合、采用液压高低档变档,传动平稳、噪声小,传递扭矩大、成本低;(6)主轴箱平衡采用双吊顶、双平衡油缸,通过液压和电气的控制,解决了在镗杆前、后运动(W轴)产生的主轴抬、低头问题。

济二自动化产品发展踏上高端之旅

2012年7月20 日,济二承担的2010年度济南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CTL-2.8×2000全自动开卷摆剪线顺利通过验收。会议由济南市科技局主持,来自山东省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听取了项目研制情况报告,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观看了产品演示录像,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该项目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验收。

CTL-2.8×2000全自动开卷摆剪线是济二开发研制的国内首条全自动高档开卷摆剪线,已在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正式投入生产。该线由上料、引料、清洗、校平、送料、摆剪及堆垛等单元部件组成,是济二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在板材加工设备多年开发积累的基础上再次创新,研发了全自动上料、新型双伺服驱动送料、新型全自动磁性堆垛以及多轴伺服驱动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卷料自上料到码垛的一键式全自动化运行。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在性能指标、自动化程度、产品稳定性等方面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性能指标甚至优于同类进口产品。

济二继2007年成功研制国内首条开卷落料线后,又研制了这条开卷摆剪线,并在市场上引起良好反响,相继赢得了鞍钢合肥剪切中心、长城汽车公司的订货合同,彻底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在板材加工领域的垄断地位。

CTL-2.8×2000全自动开卷摆剪线在通用东岳投入生产以来,运行稳定,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用户技术和使用要求,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与好评。它的研制成功,同时标志着济二自动化产品翻开了崭新一页,自此踏上了向全自动、高档次、高效率发展的高端之旅。

(本刊特约信息员 吴艳玲)

宁江机床厂数控机床专项立项课题完成预验收

2012年7月6 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组织技术专家组根据《数控机床专项课题验收管理办法》在课题正式验收前,对宁江集团承担的2009年立项的“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两项课题进行任务预验收。公司总经理姜华、总工程师刘雁及参与课题的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成发航空科技等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预验收会。

课题任务预验收会由数控机床专项办主持。专家组听取了公司课题负责人和参与单位的汇报,并进行了现场检查。认为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做了大量而充分的工作,对公司精密卧式加工中心课题的研究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较高评价,同时也对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整改建议。

按照数控机床专项2009年立项课题任务验收的安排,在本次课题任务预验收以后,公司将按照专家组提出的要求,补充相关材料并通过进一步审核后,进行课题正式验收。

(本刊特约信息员 杨洪利 王珏)

英威腾再获新专利凸显研发实力

近日,英威腾及其子公司的一种三相同步整流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0910107449.7)、自然对流环境温度模拟测试箱(专利号ZL201010131136.8)、一种制动单元及电力变换设备(专利号ZL201120397195.X)等3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并获得颁发的专利证书。

英威腾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受人尊敬的电气传动、工业控制和新能源领域的产品与服务供应商。目前在深圳、上海、西安等地设立有多个研发中心,拥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国家实验室,同时也是国内工控行业唯一获得德国TUV SUD颁发ACT资质的实验室,在电气传动、工业控制和新能源领域内多项技术处于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准。截止2012年7月底,英威腾共申请各类专利达36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26件,PCT专利8件,欧洲专利5件),各类软件著作权80件,国内外共申请注册的商标有120余件(其中已获得核准注册的商标有75件)。

本批次专利的获得,凸显了英威腾的研发实力,为英威腾进一步开拓市场做好了积极的准备,有利于英威腾发挥主导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和形成积极持续的创新机制,同时确保了英威腾能够在电气传动、工业控制、新能源领域保持技术领先,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合康变频荣获“瞪羚企业”称号

2012年7月31 日,合康变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获得2012年“瞪羚企业”称号。此项荣誉的获得,表明业界对合康变频创新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的充分肯定。

合康变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是北京合康亿盛变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攻高中低压及防爆变频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能量回馈/矢量控制技术、同步变频技术和大功率变频技术等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自创立以来到2012年7月,发展迅猛,其主导产品合康变频HID系列中、低压变频器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此次荣获“瞪羚企业”称号,将会推动合康变频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瞪羚一样跳得更高,跑得更远。

DMG多台产品亮相中国

德马吉面向模具制造业在全球首次推出的新技术LASERTEC 65 Shape,可用于几何表面纹理激光加工,如配件、方向盘套、引擎盖等汽车内部构件,电脑配件和相机、手机外壳等电子工件。与污染生态环境的蚀刻技术相比,通过HSK接口将灵活的激光技术集成在高科技五轴铣床上,为自由曲面提供最大可重复性的3D表面纹理加工。新型Shape系列机床在2011年欧洲机床展上首次推出,其亮点为:一次装夹即可在一台机床上进行模塑件的五轴铣削和激光纹理加工;在3D自由曲面上激光加工几何纹理;相比传统的蚀刻技术更加环保,可重复性极高;通过DIN-HSK接口将激光扫描头灵活集成在机床上;高度紧凑,采用固有刚性好的monoBLOCK®设计,提供最佳的通达性(门宽1 430 mm);从工作台上方任意吊装工件,可加工直径为840 mm和最大重量为1 800 kg的工件;配置高性能840D solutionline数控系统和跨操作LASERSOFT-3DTEXTURE软件(从灰度位图到成品的注塑模具)。

新推出的CTX beta TC 4A新型车铣中心采用大功率车削主轴、下部直接驱动刀塔和2通道控制技术,为生产效率和灵活性树立新标准。该机床完善了德马吉的车铣中心产品系列,与其姊妹型号CTX beta 1250 TC一道填补了较小机床NT 1100和大型机床CTX gamma TC之间的空缺。这款最新推出的创新机床采用卓越的生产技术,将大功率车铣主轴与下部刀塔相结合,实现同一机床五轴联动六面全套加工,显著提高加工效率。CTX beta 1250 TC 4A的亮点为:转速为12 000 r/min的大功率车铣主轴,配置直接驱动式数控B轴,灵活性极高,可实现五轴联动;车铣主轴配有带换刀装置的24刀位圆盘式刀库;下部安装转速达10 000 r/min的12刀位VDI 40直接驱动刀塔,确保极高的切削速率;可选配16刀位刀塔,确保极高灵活性;刀塔标配TRIFIX精密接口,装夹时间最短,装夹精度高,接口稳定;刀塔配有Y轴(±40 mm),适合棒料、轴和卡盘部件的全套加工;加工时间最短,快移速度达45 m/min;可配置副主轴,实现六面全套加工;采用Siemens ShopTurn 3G,实现简单和快速编程;稳定性极高,长期保持高精度,产品结构坚固,采用45号导轨和水冷一体式主轴电动机。

SKF与同济大学合作

斯凯孚(SKF)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于2012年7月10日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技术研究和人才工程教育方面开展合作,由此体现出斯凯孚在汽车技术开发领域的不懈努力,以及在中国社区推广斯凯孚关爱(SKF Care)行动的坚定信念。

斯凯孚中国总裁艾澜德(Erik Nelander)表示:“依托于上海新建的斯凯孚全球技术中心,斯凯孚与同济大学正寻求以最佳的合作方式互补资源,实现共同发展。以斯凯孚关爱为基础,我们希望用斯凯孚知识和资源来促进同济大学汽车专业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同时我们也相信,与同济大学的合作也会进一步推动斯凯孚的创新步伐,并为我们的客户和行业提供更多价值。”

斯凯孚汽车业务领域的高管于今年4月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讲座,并且赞助了软件培训和联合试车展示等校园科技节活动。根据本次协议,斯凯孚将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组织专家举办技术讲座,为同济学生提供海内外的实习就业机会,并资助在斯凯孚创新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同时,斯凯孚也鼓励员工到同济大学的相关专业进行深造。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余卓平院长说:“斯凯孚是我们人才教育的最佳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拥有大批汽车专业人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作为中国汽车人才的成长摇篮,我们为中国汽车工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我们希望与斯凯孚深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GF阿奇夏米尔小孔机Drill 300亚洲首秀

2012年7月6 日,在GF阿奇夏米尔航空航天、家用器具应用技术中心的开幕庆典上,一款最新机床——小孔机Drill 300在亚洲首次亮相。这是GF阿奇夏米尔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航空航天冷却孔的加工专用机床。

Drill 300采用紧凑的一体化机床结构,将放电单元、电介液单元、运动单元集成一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将X/Y/Z/W各轴,巧妙地置于一整块天然大理石的后部,而该大理石的前部就是工作台。Drill 300有多种自动化方案和附加轴选件可供选择,可多轴联动加工。它配备的GF阿奇夏米尔全数字控制脉冲电源,特别开发出适合小孔加工的工艺,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而且电极损耗很低并几乎没有变质层。

Drill 300为加工各种孔而设计,如不同直径不同材料的批量加工。它本身提供多种材料的工艺文件,如高温合金、钛合金、硬质合金、钢等。强大的放电电源和数控系统、高度灵活性和自动化、紧凑式设计使GF阿奇夏米尔的新款Drill 300小孔加工机床,可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冷却孔提供成功的解决方案。

美国SigmaTEK推出SigmaBEND APTM折弯机解决方案

世界CAD/CAM套料权威SigmaTEK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推出SigmaBEND AP™软件产品,该软件的最新版本已将AutoPol™(通过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证:软件AB级)的展开功能融入SigmaTEK的折弯机解决方案——SigmaBEND AP™。

SigmaNEST®产品经理James Lindsey认为:“自动化、灵活性和控制力对SigmaBEND AP至关重要。此款软件可自动识别存储在2D和3D文件中的折弯信息。SigmaBEND AP的用户可以直接进入SolidWorks和Inventor生成的文件中,也可以处理NX、Pro/E、Catia和CAD等中性文件的格式,包括IGES、STEP、SAT和Parasolid 。这样,就能减少文件导入,展开和套料的步骤,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软件的其他特色包括实时3D模拟,碰撞检测以及允许用户决定手动操作和自动化的程度,以便控制折弯顺序、刀具和设置选择、手动限位器定位以及模拟。”

台达新品精彩上市

台达近日可谓收获颇丰,各系列产品都不断推出新品。7月继台达DOP-B系列推出7吋标准型高彩宽屏HMI之后,B系列家族再添新品——台达DOP-B10S411,该款HMI作为新一款宽屏大尺寸经济型机种,以其实用性能给工业客户带来更精彩的视讯应用体验。广泛用于各类型工业监控系统,例如HVAC、印刷机、曝光机、产线监控等,与DOP-B10S615、DOP-B10E615产品开孔尺寸相同,兼具技术优势和经济实用性,是企业升级应用的极佳选择。

随后台达隆重推出中型PLC——AH500,该产品集多年的PLC技术应用与研发经验,以其更高的性能在数据量庞大、运算速度快、通讯距离长、稳定性要求高等工业场合。AH500中型PLC融合当今先进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运动控制实践,采用更高端的芯片,结构布局更合理。台达AH500中型PLC的上市将协助台达产品进入高端机电一体化应用和工程项目应用,有效拓展台达产品的应用范围和提升应用水平。

与此同时,台达伺服系列产品也不甘落后。近日,台达VFD-VJ系列油电伺服驱动器再添新机型——VFD300VL43B-J,该产品以其更加高效稳定的性能成为油电伺服驱动器领域的一匹黑马,为注塑机控制技术增添助力,是工业自动化品牌领导者台达集团的又一力作。油压驱动技术在注塑机控制技术方面是应用最广泛的驱动控制方式,具有功率重量比大、压力和流量控制佳、寿命长及易维护等优点。台达VFD-VJ系列利用交流伺服马达驱动的油压系统,将伺服驱动技术、马达技术与油压技术完美结合,且以精确的压力与流量控制,消除高压节流的能源损耗,将注塑成型机油压驱动技术再度创新。

西门子在南京推出多款自动化控制新品

西门子在南京推出多款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新产品:适合基本应用的新型单机变频器Sinamics V20;全新的针对经济型自动化市场的自动化控制产品Simatic S7-200 SMART PLC。

Sinamics V20由西门子中、德、英三国工程师共同设计研发,并在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生产。该款变频器结构紧凑、坚固耐用、调试迅速、操作简便且经济实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业务领域驱动技术集团副总裁兼运动控制部总经理裴安咨表示:“此次推出的新型变频器Sinamics V20是西门子将全球科技系统应用到本地产品设计中的最佳典范。西门子始终以中国市场的需求为依托,不断设计出适合本地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Simatic S7-200 SMART PLC。该产品在中国进行研发和生产、凝聚了西门子中德工程师的丰富经验,以期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国OEM市场,并为客户提供经济、便捷以及可靠的自动化控制产品。该产品具备机型丰富、选件多样、软件友好多种特点,并可无缝集成SMART LINE触摸屏及V20变频器。

同时,西门子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经济型自动化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是对现有西门子经济型产品线的重要补充,西门子将以相对有竞争力的价格和高产品质量来满足新兴市场客户的特殊要求。新推出的解决方案是西门子在中国大力推动SMART创新的又一佐证,SMART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帮助西门子开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巨大市场潜力。

Timken®轴承再度登陆火星

铁姆肯公司为美国“好奇号”(Curiosity)火星探测器提供关键轴承解决方案,全力支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开展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的使命。此前,铁姆肯公司曾为NASA的“勇气号”(Spirit)和“机遇号”(Opportunity)火星探测器提供过超精密轴承解决方案,本次“好奇号”所搭载的Timken®轴承也同样为探测机器人提供了关键功能支持。

“好奇号”由一名美国华裔女孩命名,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也是第一部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探测器。其制造与发射共耗资25亿美元,也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好奇号”于2011年11月26日发射, 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火星表面,开展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登陆这颗红色星球之后,“好奇号”所搭载的各类实验设备随即投入运行,开展火星地表的岩石、土壤和大气样品分析工作。

“好奇号”旋转输送系统的中心倚赖Timken®轴承运行来精确定位取样杯的位置。此外,对分析仪器提供支持的真空泵——大小仅相当于一节D型电池(即1号电池),也采用了两个外径仅为6.35 mm的Timken®微型轴承。

上海交大与山特维克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2012年6月29 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山特维克可乐满大中华区校企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出席签约仪式的有山特维克可乐满大中华区市场与业务总监彭晓鸿女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陶燕敏先生、副院长刘应征先生、陈明教授和制造技术与装备自动化研究所的师生们。

此次协议是对双方上一个五年合作计划的深化与发展。山特维克可乐满大中华区特别设立“山特维克可乐满奖学金”,目标对象专门锁定为在切削刀具学习、科研领域刻苦钻研、成绩优异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这是中国第一个完全针对研究生的切削刀具奖学金计划,它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切削刀具行业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肯纳金属公司施洛米工厂荣获以色列国家质量奖

肯纳金属公司位于以色列施洛米(Shlomi)的工厂被授予该国最负盛名的商业奖项——Yitzhak Rabin国家质量优秀奖。该奖项在以色列的地位相当于美国马可姆波多里奇(Malcolm Baldridge)国家质量奖。

肯纳金属公司从以色列工业领域20家著名公司中脱颖而出,在雇员达150人及以上的商业类别中获得第一名奖项。在国会大厦举办的颁奖典礼中,肯纳金属公司项目经理Alon Zimel被授予了该奖项。肯纳金属公司施洛米工厂团体被表彰为:专注客户及市场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实现流程管理规划及最佳执行效果;建立100%的安全流程,以施洛米工厂引领以色列工业,实践思维独特及“言行一致”战略;高效并有效利用整个组织的内部数据在各领域中开展自我学习并不断改进;在过去两年中持续改善运作、财务及安全性,并呈递月度和季度报告。

山高发布新型的非标双头齿轮滚刀

山高日前宣布推出全新的双头齿轮滚刀,可以帮助齿轮传动及其相关领域制造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这款设计独特的刀具凝聚了大量研发工作者的心血,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数控齿轮加工机床不断增大的机床功率和转速的性能。

自2005年首次开发出公司第一款可转位齿轮滚刀以来,山高意大利分公司在应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齿轮加工难题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其独特的模块化概念齿轮滚刀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山高意大利分公司又相继通过改变原有的设计进行创新,通过把齿轮滚刀由单头分割为双头的设计,在保证原有刀具质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使客户的生产周期大幅降低。在开发过程中,山高意大利分公司与著名的齿轮制造商C.I.R.IngranaggiS.r.l.(位于米兰附近的Pogliano Milanese市)密切合作。在C.I.R.IngranaggiS.r.l.创始人之一Giancarlo Bertolini先生的大力支持下,该团队成功完成了双头齿轮滚刀的测试。这款新型刀具取代现有的HSS齿轮滚刀,可将零件的加工周期从22 h缩短至3 h,节省85%以上的时间。山高生产的每把齿轮滚刀都由专用的检测设备CMM和由山高和Zeiss合作开发的检测软件进行检测。这样,山高可以确保每件齿轮滚刀的质量都能达到B级精度(在考虑刀片和刀槽制造总公差的情况下达到的优异质量等级)。

斯旺西大学投资引进雷尼绍激光熔融金属快速成型制造技术

英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斯旺西大学 (Swansea University) 近日投资引进了雷尼绍AM250激光熔融金属快速成型系统。

该系统将交由其工程学院的“航空航天与制造”跨学科研究小组使用。该小组的研究工作重点之一是开展ASTUTE(先进的可持续制造技术)项目,这是一个泛威尔士联合计划,部分项目资金由欧盟下设的欧洲区域发展基金 (ERDF) 提供,并通过威尔士政府发放。斯旺西大学的ASTUTE项目总监兼航空航天与制造专业Johann Sienz教授说:“该项目侧重于航空航天、汽车和高科技领域,目标是开发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价值工业产品。通过在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中运用快速成型制造这类高级工程技术,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为威尔士制造业创造新的技术型职位。”

雷尼绍的AM技术是一种利用高能掺镱光纤激光熔融金属粉,根据三维CAD数据直接制造出三维产品的数字化工艺。首先,将金属粉末均匀分布在成型托盘上,金属层厚度从20 μm到100 μm不等,形成二维截面。然后,在严格控制的空气环境中利用激光对金属粉末层进行熔化。通过不断重复这一过程,逐层形成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零件。AM250可制造出传统切削工艺无法完成的结构复杂的高密度金属零件。

激光熔融技术应用广泛:从生产优质原型零件到制造生物兼容性外科植入体。这项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部件设计不再受传统加工技术的约束,因而我们得以重新思考“制造导向型设计”理念。

雷尼绍集团快速成型产品部总监Simon Scott说:“雷尼绍非常荣幸能够在与其他类似技术的全面比较中,得到客户的最终认可和选择。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借助像斯旺西大学这样的高级研究中心的工作,此项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和产品性能方面能够充分发挥潜能,并得到全面验证。”

FARO®公司发布FARO® Prime

3D测量技术提供商法如科技公司近日发布FARO Prime该公司FaroArm的最新高精度版本。这套6轴便携式测量臂能够在日常检测和质量保证工作中为需要高精度接触式测量解决方案的客户提供非凡的价值。

FARO Prime在1.8~3.7 m范围内有4种长度类型,精度水平可达0.019 mm。这款最新的FaroArm配备有蓝牙,能够实现与笔记本电脑的无线连接。另外还配备有大容量电池和复合材料结构,经久耐用。总体来讲,这些功能特点使FARO Prime成为检测中的基础测量、逆向工程、CAD-to-part分析以及其他需要高精度高难度测量解决方案领域的理想解决方案。

FARO Prime加入法如最先进的旗舰测量臂产品——FaroArm Fusion和FARO Edge行列,丰富了法如世界领先的FaroArm产品线。法如 Edge能够提供一系列独特功能,如触摸屏、机载操作系统以及业内最小、最轻的手持激光扫描仪——法如Laser Line Probe(LLP)。“客户的需要和反馈的是法如创新的动力。” FaroArm产品管理总监Orlando Perez解释说,“我们的客户要求在例行接触测量应用中实现更高的精度,但无需法如 Edge具备的多样化功能或3D扫描功能。那么FARO Prime便是理想的选择。它精准、耐用、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提供市场所需的大部分解决方案。”

目前法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发售FARO Prime,而且该设备兼容FARO CAM2 Measure 10软件以及其他软件。

Delcam2012年大中华区经销商会议在西安隆重召开

Delcam于2012年8月2-3日在古都西安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大中华区经销商会议,来自香港、台湾和大陆地区约120余名Delcam合作伙伴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上,Delcam大中华区总经理周汉祥表示,Delcam大中华区2012年上半年成绩喜人,略超预期,包括Delcam台湾、香港和长春等在内的多家代理商,延续良好的业绩增长势头。目前,Delcam CAD/CAM系列软件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轨道机车、电子电器、制鞋玩具、医疗保健和模具等行业。Delcam还积极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持续赞助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已有100 多所教育机构使用Delcam软件进行培训和研究。渠道建设方面,Delcam会保持直销与渠道销售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发展渠道销售。在未来,Delcam的发展目标是力争成为中国最大、最强的制造技术与软件供应集团。

Delcam全球总裁Clive先生在报告中谈到,2012年对于英国来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年。女王加冕60周年钻石庆典、举世瞩目的伦敦奥运会,都让整个大不列颠举国欢庆。2012年对于Delcam来说,也是意义深远的一年。40年前,Delcam CAD/CAM产品的雏形诞生于剑桥大学,研发至今,每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革新都历历在目。2012年,Delcam又发布了革命性加工策略(旋风铣和MachineDNA);而伦敦奥运会的很多相关项目,如奥运纪念币等,也是使用Delcam的ArtCAM产品完成的。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Delcam分享了新的产品亮点、渠道政策、应用案例和市场推广情况。资深经销商和新的经销商伙伴也分享了在销售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会议期间,Delcam全球总裁和大中华区总经理周汉祥还为经销商伙伴颁发授牌,旨在对不同层面做出的努力加以褒奖,共16家合作伙伴分别获得“优秀经销商”和“授牌经销商”荣誉。

一年一度的Delcam技术培训会议也在西安志诚立柏酒店同期举行,各产品的新版本在总部工程师的展示下悉数亮相,Vortex也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据悉,Vortex旋风铣是一种新的材料清除加工策略,它耗费了Delcam研发团队大量的心血,只为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贡献给加工领域一大创新实用的新技术:结合MachineDNA,Vortex对于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具有非凡的意义。

猜你喜欢
机床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机床展会
一种新型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滚道加工方法
铣刀盘的5轴数控加工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FANUC 0i-DCNC机床与机器人的组合应用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