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休假制度对沈阳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

2012-10-26 03:27宋薇宋星星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6期
关键词:现行出游沈阳

宋薇 宋星星

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上海 200062

现行休假制度对沈阳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

宋薇1宋星星2

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上海 200062

休假制度是影响城镇居民旅游行为的重要条件。本文以沈阳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现行休假制度的实施对沈阳市居民长途旅游和短途旅游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现行休假制度在沈阳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估。

现行休假制度;旅游行为;影响;沈阳

Present Vacation Institution; Tourist Activity;Impact; Shenyang

引言

现行休假制度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对于现行休假制度对旅游活动影响的预测,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普遍认为:①全年的3天小长假由原来1个增至5个,会导致近程旅游的显著增加;②短期内长线旅游会受到限制,但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有效实施,现行休假制度将为长线旅游创造更多的机会;③法定节假日+周末+带薪假期的不同组合方式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出游时间,利于均衡旅游淡旺季的客源分布[1~3]。

现行休假制度在各地实施后的效果如何?是否与学术界及政府部门的预测相符?是否需要重大调整?要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必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存在如下问题:①大都单纯以现行休假制度实施后居民旅游意愿的调查为基础,缺乏与原休假制度实施时的旅游行为的对比,因此研究的可信度有所欠缺;②通常只以现行休假制度实施后的某一次调查为研究基础,缺乏对现行休假制度的长期效应的研究;③大都只是对现象与结果的定性描述,缺乏强有力的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为了科学评价现行休假制度在具体地区的实施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2010年6~7月和2012年4月对现行休假制度对沈阳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连续研究,调查样本均为街头随机拦访的沈阳市居民。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完善休假制度以及地方旅游业实现科学规划提供借鉴。

1 2007年与2009年沈阳居民旅游行为的对比

在2010年的问卷调查中,请受访者填写自己在2007年和2009年的旅游经历(包括辽宁省内旅游和辽宁省外旅游的频次及出游时间)。通过对比上述两年的旅游经历,即可了解在现行休假制度实施前后沈阳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差异(根据保继刚与楚义芳的研究成果,一般我国居民的出省旅游即属于长途旅游,而在省内范围的旅游则属于中短途旅游),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现行休假制度对沈阳居民旅游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15份,数据全部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处理。

1.1 旅游频次总量的对比

1.1.1 省外旅游频次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受访者在2007年和2009年的省外旅游频次进行两个相关样本分布位置检验,以便确定在统计学意义上这两年沈阳居民省外旅游频次总量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检验变量属于多元分类变量,所以采用边际同质检验法进行检验,得出的双尾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1,小于0.01,所以得出结论:拒绝零假设,有证据显示受访者2007年与2009年的省外旅游频次有明显差异(2009年比2007年明显减少)。由于现阶段沈阳居民省外旅游需求的水平较低(本文研究显示:2007年人均0.71次,标准差0.872,最少出游次数为0次,最多为3次;2009年人均0.62次,标准差0.632,最少出游次数为0次,最多为2次),旅游频次绝对值的差异并不明显,上述统计检验显示出的结论更多是一种发展趋势的展示。

1.1.2 省内旅游频次

采用与上述省外旅游频次对比相同的检验方法,得出的双尾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65,大于0.05,所以得出结论:不能拒绝零假设,没有证据显示受访者2007年与2009年的省内旅游频次有明显差异。由于现阶段沈阳居民省内旅游需求的水平不高(本文研究显示:2007年人均1.8次,标准差1.010,最少出游次数为0次,最多为6次;2009年人均1.87次,标准差1.244,最少出游次数为0次,最多为8次),旅游频次绝对值的差异并不明显,上述统计检验得出的结论更多是发展趋势的展示。

1.2 出游时间对比

表1显示了2007年和2009年受访者省内旅游和省外旅游的出游时间分布。

1.2.1 省外出游时间对比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2007年和2009年各个假期的省外出游人数分别进行两个相关样本分布位置检验,因为检验变量是相关的二元变量(受访者若在某假期内有省外旅游行为,则记录值为“1”;反之,则记录值为“0”),采用McNemar 检验方法,若得出的显著性概率值大于0.05,即可得出结论:不能拒绝零假设,没有证据显示在2007年和2009年该假期的省外出游人数有明显差异;若得出的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1,即可得出结论:拒绝零假设,有证据显示在2007年和2009年该假期的省外出游人数有明显差异;若得出的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但大于0.01,即可得出结论:2007年和2009年该假期的省外出游人数在0.05显著性水平有明显差异,但在0.01显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因此2009年在该假期进行省外旅游的人数略有差异,但变化幅度不显著。通过上述检验得出结论如下:①十一假期省外旅游人数略有增加,但增幅不显著(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14)。②五一(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6)、春节(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6)和带薪假期(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3)省外旅游人数均明显减少。③其它出游时段省外出游人数无明显变化。

表1 2007年和2009年沈阳居民省内旅游与省外旅游的出游时间分布

1.2.2 省内出游时间对比

采用与上述省外旅游频次对比相同的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下:①清明(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端午(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中秋假期(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的省内出游人数明显增加。②春节(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18)和工作日(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14)的省内出游人数增幅不显著。③周末(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和十一(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的省内出游人数明显减少。④五一(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785)、十一(含中秋,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074)、带薪假期(渐进显著性概率值为0.620)和元旦(双尾精确显著性概率为1.000)的省内出游人数无明显差异。

1.3 小结

1.3.1 带薪假期未能有效实施是造成省外旅游频次明显减少的根本原因。

引起2009年省外旅游频次比2007年明显减少的表面原因是五一黄金周的取消产生了以下后果:①五一本是省外出游旺季,但五一黄金周的取消使部分居民被迫放弃了原省外旅游计划,造成五一省外出游人数明显减少。②春节本是省外出游旺季,但2009年春节假期省外出游的人数明显减少。原因:由于人们已经习惯利用一年3个固定黄金周的休闲时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为了在剩下的两个固定长假(春节和十一)中保障充足的休息时间,部分居民将原计划的长途旅游改为省时省力的短途旅游(证据:2009年春节假期中沈阳居民省外旅游人数明显减少而省内旅游人数明显增加)。③十一假期的省外出游人数未如春节假期明显减少,但增幅较小,不能抵消五一和春节假期中省外出游的明显减少。为什么十一假期省外出游人数未象春节一样明显减少,反而略增呢?原因1,十一假期一直是沈阳居民省外出游的首选时间,受出游惯性的影响,部分居民仍选择在十一进行省外旅游。原因2,部分居民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而将省外旅游改在十一假期进行。

本文认为上述由五一黄金周取消引起的省外旅游频次降低都可以通过灵活使用带薪假期来解决。若将全部带薪假期或者拆分为若干份的带薪假期与固定假期相加,既可解决五一小长假长途出游时间不够的问题,还会为人们提供更多个7天甚至更长的黄金周。

但是本文研究发现,带薪休假制度未能在沈阳有效实施,主要表现为:①普及程度不高。在本文2010年的调查中,要求受访者回答是否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多少天带薪年假,只有56.9%的受访者能肯定说出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带薪休假制度在沈阳的普及程度并不高。②2009年在带薪假期中省外出游的沈阳居民竟明显少于2007年,本文认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能够充分享受带薪年假的沈阳居民未能灵活使用带薪年假。这部分居民在2008年以前就能够享受带薪年假,但通常将其看作是第4个独立的黄金周(即将带薪假期看作一个不能拆分的整体)。由于现行休假制度取消了五一黄金周,为了在剩下的3个长假(春节、十一、带薪年假)中保障充足的休息时间,他们计划取消或缩减原计划中的长途旅游。而带薪假期对沈阳居民的省内和省外旅游来说都不是出游旺季,因此部分居民干脆将其完全用于休息,在取消长途旅游计划的同时也不进行短途旅游(证据:与2007年相比,2009年带薪假期中沈阳居民省外旅游人数明显减少、省内旅游人数无明显变化)。

1.3.2 带薪休假未能有效实施造成省外旅游未能实现在全年的均匀分布。

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期望通过灵活使用带薪年假来均衡长途旅游的出游时间、削峰填谷。但由于带薪年假在沈阳未能充分普及并被灵活应用,导致:2009年沈阳居民省外出游的旺季与2007年一样仍是十一、春节和五一假期;带薪假期中省外出游的沈阳居民未增反减。

1.3.3 沈阳居民目前的旅游需求有限是造成省内旅游频次无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

王琪延和龚江辉认为由于北京市民普遍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日对休息日的渗透效应使3天小长假失却了应有的对短途旅游的促进作用,造成北京2008年短途旅游频次未比2006年明显增长[4]。那么渗透效应也对沈阳居民的短途旅游产生了明显消极影响吗?本文研究显示:①2009年清明、端午和中秋节期间沈阳居民省内旅游人数未减反增,而五一小长假的省内旅游人数也未减少;②由于渗透效应对2009年春节假期长途旅游产生了明显消极影响,使春节假期的部分长途旅游改为省内旅游,还间接造成2009年省内旅游频次略增。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渗透效应并非是造成2009年沈阳省内旅游频次未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现阶段沈阳居民的省内旅游需求有限才是原因所在。旅游需求的提高需要包括时间机会在内的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即使现行休假制度为沈阳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短途旅游时间机会,短期内沈阳居民的短途旅游频次也不会出现学术界与政府部门预期中的明显增长。

1.3.4 在均衡省内旅游的出行时间方面,现行休假制度在沈阳的实施有喜有忧。

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预期分散在一年7个月中的3天小长假与带薪年假灵活组合,可以有效均衡短途旅游的出游时间,削峰填谷。但上述预期在2009年的沈阳实施效果有喜有忧:

喜:清明、端午和中秋假期(原出游淡季)省内出游人数明显增多(原因:①假期分散在沈阳省内出游旺季;②节日气氛易使人产生旅游动机;③节日相关习俗易于省内旅游的产生,例如清明节青、祭祖,中秋回省内老家探亲旅游)。

忧:第一,削峰效果不明显。最主要的出游旺季五一、十一出游人次未明显变化(原因:出游惯性),只是削弱了周末客流(原因:在沈阳居民省内旅游需求有限的前提下,新增的3个传统节日假期分流了部分原本在周末进行的省内旅游)。第二,在带薪假期中省内出游的人数未明显增加(原因:带薪假期未能有效实施)。

2 2012年沈阳市居民的旅游意愿

现行休假制度对沈阳居民旅游行为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若要有效评估其在沈阳的实施效果,必须对其影响进行连续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在2012年4月对沈阳居民的旅游意愿进行了又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35份,数据全部采用SPSS16.0统计处理。

2.1 旅游频次

在2012年的调查中,采用李克特3点量表询问受访者在现行休假制度下,其省外旅游和省内旅游的机会与原休假制度实施时相比有什么变化。调查结果显示:有55.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省外旅游的机会没有变化,7.1%受访者认为省外旅游机会增加了,37%受访者认为省外旅游机会减少了,平均得分为2.3分;有57.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省内旅游的机会没有改变,28.3%的受访者认为省内旅游机会增加了,14.2%受访者认为省内旅游机会减少了,平均得分为1.86分。上述数据表明目前对约60%的沈阳居民来说,现行休假制度对其省外旅游和省内旅游频次仍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如果上述旅游意愿能够完全转化为真实的旅游行为,可以得出如下推论:①在现行休假制度实施4年多以后,沈阳正在逐渐扭转休假制度更替初期省外旅游频次下降(详见本文2010年调查结果)的局面。②受沈阳居民旅游需求水平有限这一原因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沈阳居民的省外旅游频次和省内旅游频次与现行休假制度实施前相比不会出现明显增长。

2.2 在传统节日期间对节日民俗类旅游产品的消费意愿

在现行休假制度中新增的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假期中,沈阳居民是否愿意消费节日民俗类旅游产品呢?本文在2012年的调查中就此询问了受访者的意见,有48.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在传统节日期间出游,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消费与节日有关的民俗体验类旅游产品,而不喜欢的受访者比例只有9.5%。这一结果显示沈阳居民对节日民俗类旅游产品的潜在需求比较旺盛,这种需求可以引导旅游企业对传统节日旅游产品进行深入开发,从而使现行休假制度可以发挥出通过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来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

3 结语与建议

现行休假制度对不同类型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学术界要重视对现行休假制度在不同类型地区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并要善于进行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

现行休假制度在沈阳实施了4年多,在某些方面尚未实现预期效果,但这些问题并非是由于取消了五一7天长假或现行休假制度的设计存在本质缺陷所造成,而主要是现阶段旅游需求水平有限、原有出游惯性和带薪假期未能有效实施这三个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后两项原因,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来努力消除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建议地方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带薪休假制度在本地的充分实施,并充分利用舆论导向引导居民学会有效利用带薪年假;建议旅游企业通过科学的产品设计与推广来引导百姓的旅游消费观念,让其学会灵活利用带薪假期来提升旅游质量。

现行休假制度在具体地区被接受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这个时间因为不同类型地区条件的差异而有长短之别,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在评价现行休假制度在某地实施效果时,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因为短期内取得了成绩或出现了问题就肯定或者怀疑它的科学性。

希望本文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和执行现行休假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

[1] 郭晓东,肖星,房亮. 新休假制度对国内旅游流时空结构及旅游开发的影响分析[J]. 旅游学刊,2008, 23(5) :38~41.

[2] 李幼常.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6, (11):12~18.

[3] 李剑锋,邵国军. 基于新假日方案分析的旅游消费变动趋势研究[J] . 中国集体经济,2007, (12): 95 ~96.

[4] 王琪延,龚江辉. 新休假制度对北京居民旅游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 旅游学刊,2009,24(9) :43~47.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resent Vacation Institution on the Tourist Activities of Shenyang Residents

Song Wei1Song Xingxing2
1College of Forestr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
2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The vac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which affects traveling activities of residents. This article takes Shenyang as a case, analyses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 of the present vacation system on Shenyang residents’ long and short trips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bjectively assesses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 of the present vacation system in Shenyang.Keywords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6.106

宋薇(1977-),女,辽宁沈阳人,理学硕士,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旅游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

猜你喜欢
现行出游沈阳
抓现行
未来出游大作战
沈阳分店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被抓了现行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薇coco薇》编辑们的出游心水鞋包推荐
大卫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