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电子胃镜中的应用观察

2012-10-26 02:13陈淼岚周瑞仁唐小曼何敏琪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定向力苏醒丙泊酚

陈淼岚 周瑞仁 唐小曼 何敏琪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电子胃镜中的应用观察

陈淼岚 周瑞仁 唐小曼 何敏琪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与苏醒质量。方法选择80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80例检查均由同一内镜医师操作),随机分为D组和F组,每组40例。D组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F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D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F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001 mg/kg,之后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 mg/kg,以0.5 ml/s的速度静脉推注,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推注,开始胃镜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电子胃镜置入时、用药后2 min、电子胃镜退出时、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记录术中丙泊酚的总量、停药后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等;观察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注药2 min后的MAP、HR和SpO2较注药前显著下降(P<0.05),另F组的SpO2显著低于D组(P<0.05)。两组间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镇痛效果D组比F组略强,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电子胃镜检查中镇痛效果良好,并且呼吸抑制明显减少,患者定向力恢复更快,苏醒质量更高。

地佐辛;丙泊酚;无痛电子胃镜

短效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苏醒迅速而完全,但镇痛作用弱,并产生剂量依赖性的呼吸和循环抑制[1]。可应用于门诊短小且对镇痛要求不高的手术及检查。目前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静脉全麻中,与丙泊酚配伍最广泛的是芬太尼。芬太尼虽然镇痛效果强,但其具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影响通气,丙泊酚本身也会抑制呼吸循环系统,二者的不良反应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时有较大的风险性。本研究拟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无药物过敏史的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80例。年龄25~50岁,男46例,女34例;随机分为D、F两组,每组40例(80例检查均由同一内镜医师操作)。D组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F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检查前所有患者术前都行心电图检查,常规禁食,无术前药,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鼻导管给氧,予心电监护(美国产太空1050多功能监测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呼吸频率(RR)。D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F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001 mg/kg,之后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 mg/ kg,以0.5 ml/s的速度静脉推注,待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且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推注,胃镜医师可以置入电子胃镜。术中当患者体动时追加异丙酚0.5 mg/kg。若SpO2低于90%并持续10 s钟时,视为呼吸抑制,给予紧闭面罩辅助通气。

1.3 监测指标

1.3.1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T0)、电子胃镜置入时(T1)、注药后2 min(T2)及电子胃镜退出时(T3)、苏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

1.3.2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的总量、停止用药后至唤醒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最后1次给药至患者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和准确指鼻动作时间);离院时间(从苏醒至MPADSS[2]评分为9分的时间),MPADSS评分见表2。

表1 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比较(±s,n=40)

表1 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比较(±s,n=40)

组别 性别男女年龄 体重D 22 18 38.6±8.9 59.7±10.2 F 24 16 34.9±9.2 60.5±10.9

表2 修正的麻醉后离院评分系统MPADSS

1.3.3 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采用0~Ⅲ级评价:0级完全无痛,检查过程中安静无体动;Ⅰ级有效果但有轻微体动;Ⅱ级有效果但体动较明显;Ⅲ级无效,患者感疼痛,有明显吞咽、咳嗽、体动等。苏醒后采取VAS(视觉模拟)评分评定检查的疼痛程度:0~3分为无痛或轻微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

1.3.4 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检查中呼吸抑制及检查后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前后MAP、HR、SPO2、RR的比较。两组术前MAP、 HR、SPO2、R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T0比较,两组T1时间点的MAP、HR、SPO2、RR有显著下降(P<0.05)。T1时间点F组的SPO2显著低于D组(P<0.05)。T2、T3、T4时间点两组MAP、HR、SPO2、R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MAP、HR、SPO2、RR的变化(±s,n=40)

表3 两组MAP、HR、SPO2、RR的变化(±s,n=40)

9.2±11.1 F 103.8±12.8 84.8±11.9 90.7±11.4 98.8±12.7 101.1±10.8 HR(次/分) D 88.5±7.2 72.6±8.8 74.9±10.1 84.5±7.7 85.8±6.9 F 86.9±6.8 74.4±9.1 75.6±11.3 85.5±9.9 84.4±7.7 SPO2(%) D 99.5±0.9 96.3±3.3 98.9±1.1 99.4±0.9 99.4±0.9 F 99.4±0.9 92.5±5.6 98.6±1.2 99.4±1.2 99.1±0.6呼吸频率(RR) D 14.6±1.1 11.4±2.1 13.3±2.0 14.4±1.9 14.7±1.4 F 14.4±1.2 8.6±3.5 11.0±3.2 12.9±2.6 14.5±1.8 T0 T1 T2 T3 T4 MAP(mm Hg) D 106.7±11.2 86.5±13.2 91.6±10.6 99.5±10.7 9监测指标 组别

2.2 两组患者丙泊酚的总量、停药后的唤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与D组患者比较均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4。

2.3 镇痛及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镇痛效果均良好,镇痛效果D组比F组略强,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后自诉无疼痛感觉、VAS评分均为0。D组发生呼吸抑制1例,无恶心呕吐;F组呼吸抑制7例,恶心呕吐3例;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两组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的比较(±s,n=40)

表4 两组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的比较(±s,n=40)

组别 丙泊酚用量(mg) 唤醒时间(min) 定向力恢复时间(min) 离院时间(min) D 126.6±10.7 5.7±0.6 7.6±1.4 34.9±7.4 F 133.4±11.5 5.9±1.7 14.9±1.6 49.1±7.7

表5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及苏醒后不良反应(±s,n=40)

表5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及苏醒后不良反应(±s,n=40)

组别不良反应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检查中呼吸抑制 苏醒后恶心、麻醉镇痛效果呕吐D 39100 1 0 36310 7 3 F

3 讨论

为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减少胃镜中引起的不适感,近年来临床上已广泛开展无痛胃镜技术,目前常用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是当前比较普遍的静脉麻醉方法。丙泊酚起效迅速、经过平稳、作用时间短、在体内消除快、苏醒迅速而完全,故单次注射适合于麻醉诱导及短小手术操作的麻醉镇静,但由于其缺乏镇痛作用,当单独用于静脉麻醉时为抑制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肢体活动等反应,所需剂量较大,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呼吸与循环抑制[2],而芬太尼克服了丙泊酚镇痛作用弱的缺点,同时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3,4]。并且芬太尼具有一定的呼吸抑制、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可导致胸壁僵直,尤其是和丙泊酚配伍时,往往有更加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5]。

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型的 μ受体依赖,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δ受体几乎无活性,临床上很少产生烦躁不安、焦虑不适感,有耐受性好,药物依赖性极低的特点[6]。它能缓解术后疼痛,其镇痛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与吗啡相当,成瘾性小。地佐辛的药代动力学表明,5 min内静注10 mg,平均终末半衰期为2.4 h(1.2~7.4 h)平均分布体积为10.1 L/kg(4.7~20.1 L/kg),平均全身清除率为3.3 L/(kg·h)[1.7~7.2 L/(kg ·h)][7]。由于地佐辛静脉注射2~3 min后血浆浓度即可达到高峰,作用持续3~6 h,能迅速起到镇痛效果。从而避免了丙泊酚短时间内大剂量使用的情况,本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地佐辛组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与芬太尼组患者比较均延长,这可能与地佐辛减轻了丙泊酚对心血管的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和对外周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而且地佐辛本身无明显的循环抑制,与丙泊酚的不良反应无协同作用,从而减少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复苏时间。而且对呼吸、循环几乎无影响,提示地佐辛在满足镇痛的同时并没有中枢抑制作用,因此不影响患者的清醒时间,因而更有利于无痛胃镜麻醉。

同时,因为地佐辛不产生典型的 μ受体依赖,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已经有文献报道,地佐辛静脉应用,患者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及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8]。在本研究中发现,地佐辛没有发生恶心呕吐,芬太尼组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机率较高,芬太尼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可能刺激第四脑室释放5-羟色胺3(5-HT3),进而兴奋延脑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9]。而麻醉手术本身亦可导致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0~70%)[10]。因此,与芬太尼比较,地佐辛特别适合作为胃镜检查的镇痛用药。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定向力恢复更快,苏醒质量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庄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3.

[2]李彦文,欧阳文.瑞芬太尼辅助背景音乐用于人工流产术的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8,24(4):507-508.

[3]钱耀亮,陈金生,黄乔东,等.三联药无痛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435-437.

[4]王建民,陈猛,温立勇,等.丙泊酚、咪唑安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 25-28.

[5]郑周鹏,柳子明,范雯,等.布托啡诺与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上海医学,2010,33:346-348.

[6]O'Brien,John.J,et al.Dezocine:A preliminary Review of its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and Therapeutic Efficacy.Drugs,1989,38(2):226-248.

[7]张咏梅,赵卫兵,吴嘉宾.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7): 888-890.

[8]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266.

[9]Bunce KT,Tyers MB.The role of 5-HT i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Br J Anaesth,1992,69(7):60-62.

[10]张秀华,黄宇光,赵熙,等.氟哌啶与枢复宁减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治疗中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病人自控镇痛-临床研究与应用近况(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编),1997:48-59.

530000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定向力苏醒丙泊酚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与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植物人也能苏醒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绿野仙踪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应用
基于系统价值论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分析
动物定向力知多少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