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管理自动化对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

2012-10-26 02:13陆波陈惠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漏报传染病信息系统

陆波 陈惠荣

监控管理自动化对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

陆波 陈惠荣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环节[1]。随着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我院于2010年1月进入正轨的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建立了医院传染病漏报自动监控信息系统,最大程度的控制传染病漏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保健科每月自查传染病的漏报例数和“中国疾病预防疾控信息系统”统计数据。

1.2 方法 对患者在门诊、入院后检验科、放射科、各临床科室、信息科等相关系统电脑中及时提供的信息,进行层层把关,利用其中的“病案编目”这一模块,根据ICD-9(疾病代码)作为查询条件,我们只要把相应的需报卡的疾病代码设置进去,此程序便会很快对全院各病例进行检索,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将监控系统实施前和实施后的迟报率、漏报率、发现率用检验比较两者的差异性。

2 结果

2.1 2008年~2009年和2010年~2011年传染病的迟报率、漏报率及发现率:2008年~2009年传染病迟报率、漏报率及发现率分别为3.62%、2.54%、0.16%,2010年~2011年传染病迟报率、漏报率及发现率分别为0.63%、0.14%、0.35%。结果见表1。经χ2检验,迟报率χ2=306.584,漏报率 χ2= 202.685,发现率χ2=521.371,(P值都=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008年~2009年与2010年~2011年传染病迟报率、漏报率及发现率统计表

2.2 工作效率的结果比较 信息系统管理将专职人员从大量繁琐的病历资料查阅、审核、储存、分析等工作中解脱出来,信息化前2周的工作量,信息化后1 h就能完成,传染病管理工作效率较信息系统实施前显著提高。

3 讨论

3.1 医院传染病的迟报率、漏报率及发现率 信息化实施后,传染病专职人员对患者在门诊、入院后检验科、放射科、各临床科室、信息科等各相关系统电脑中及时提供信息,利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就能快速查出漏报[2]。随时查看全院传染病漏报、迟报现象,能及时督促医生补报疫情卡,增加了疫情报卡工作的时效性。2008~2009年、2010~2011年传染病迟报率、漏报率及发现率统计结果显示2010~2011年的迟报率比2008年~2009年降低了2.99个百分点,而漏报率降低了2.40个百分点,这也从源头上减少了迟报、漏报;而门诊传染病的发现率高出了0.19个百分点。因为传染病监测网络的建立促使传染病发现率提高,也使综合医院在防控传染病中发挥了更重要的前哨作用。

3.2 提升了管理水平 信息化实施前,专职人员每月定期下到科室检查,从手工登记的门诊日志和病案室中查出的需要报告的传染病与保健科的传染病登记本进行核对。查出的几百例传染病需要10 d左右,不仅工作量大,且常受时间和环境限制,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信息化实施后,更加全面监测全院患者传染病报告情况,畅通的信息渠道,便捷的工作方式,既省时省力,又比人工查找方法准确性高,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管理水平[3]。

总之,监控管理自动化实现了传染病信息的实时收集、审核、储存和维护。利用监测信息完善防治措施,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质量,节省了人力、物力与时间,彻底解决了迟报、漏报现象,为制定疫情防控对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王双明.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的防治控制设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01.

[2]谢新鹏.医院传染病报告如何实现信息化.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159.

[3]张越巍,巢仰云,曹红谊,等.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作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 3168-3170.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预防保健科

猜你喜欢
漏报传染病信息系统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应用综合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某市死因监测漏报的调查报告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临床乳腺检查筛查乳腺癌中降低病灶漏报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