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患者60例临床观察

2012-10-30 08:32翟哲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6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利尿剂

翟哲民

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患者60例临床观察

翟哲民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吲达帕胺片2.5 mg,每日晨服一次,连服6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吲达帕胺治疗前后24 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明显下降(P<0.01),心率无明显变化,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确切、长期用药无耐药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吲达帕胺;高血压;疗效

现今生活中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越来越大,死亡率也逐年攀升,归其根源更多的是由高血压所引发[1]。所以,我们应更为重视降压治疗,从根部对各类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最大可能的避免此类威胁生命的疾病发生。为了对高血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吲达帕胺治疗,为保证治疗效果并得到更为确切的治疗资料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了详尽的动态血压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或住院高血压患者共60例,均符合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平均(54±19)岁,年龄区间为35~73岁,女18例,男42例,均按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2],患者在诊治之前对降血压药物均有2周的未服用期。同时,没有存在心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孕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也不存在利尿剂等药物的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一周60例患者将服用的其他类型降压药全部停用,治疗开始后每日晨服1次2.5 mg吲达帕胺片,如果连续采用此法治疗3周,未出现症状减轻及好转的迹象,可以考虑增加其他药物实施降压,治疗期间,应当多做血压的动态观察,尤其是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这两个关键时期。

1.3 动态血压测定(ABPM) 使用无创性袖带式血压测定仪(日本产ModalDS-242型)对动态血压开展测定,8:00~20: 00每30min测1次,20:00~8:00每60min测1次,受试者正常休息及活动在血压测定期间应当保持,由监测仪自动对测定结果记录,同时对研究所用的数据使用分析仪进行打印。

1.4 疗效判定[3]无效: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有效:能下降当仅有小于10 mm Hg的舒张压下降值,或者相对于进行治疗之前的状况达到了30 mm Hg以上的下降值;显效:舒张压下降大于15 mm Hg以上,或下降至正常值并下降大于或等于10 mm Hg。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统计软件采用SPSS 11.6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吲达帕胺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24 h均值,夜间(20:00~8:00)及白昼(8:00~20:00)均值,24 h平均心率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变化±s)

注:0.133 kpa=1 mm Hg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75.2±7.2 81.5±7.5 >0.05 DBP 94.8±8.5 79.6±8.1 <0.01 SBP 149±9.8 126.4±8.4 <0.01夜间平均血压(mm Hg) DSP 93.5±7.9 78.1±5.3 <0.01 SBP 135.2±10.9 118.2±5.8 <0.01白昼平均血压(mm Hg) DBP 97.9±11.6 90.3±7.6 <0.01 SBP 154.8±13.5 132.6±10.1 <0.01 24 h平均心率(次/min) 24 h平均血压(mm Hg)

由表中可见吲达帕胺治疗后24 h白昼和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致相同,血压水平显著下降,心率略有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整个治疗期间。仅有4例患者有所反应。其中除2例咳嗽外,尿酸增高与乏力也各占1例。4例症状并未表现出加重趋势,因此没有对服药治疗产生影响。

3 讨论

无论何种资料,都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降压药物可以单独将由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产生的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若对其病例机制进行大药剂量治疗只能增加无谓的副作用。目前,利尿剂是公认最为常用且有效的高血压降压药物,不过对肾脏远曲小管近端通过抑制对钠的再吸收的噻嗪类利尿剂,能够明显减少肾脏对钾的吸收,并且将因为尿酸受到抑制难以排泄故血尿酸居高不下。吲达帕胺作为类似于噻嗪类的新一代利尿剂既有优异排钠作用,还拥有调节PGE2(前列腺素E2)和PGI(前列环素)的合成以及钙离子内流作用,由于还具有钙拈抗作用,此药物整体效果相当优异,不仅在保护心脏方面有积极作用,还没有糖脂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4]。

我们知道2.5 mg/d的吲达帕胺就可以对血压起到24 h的控制,相对于双氢克尿噻其具有难得的不良反应少、顺应性好的优异性[5]。此药在降压过程中尚未发现其在心率等方面的影响,而且如果长期服用的话对肾脏的影响也不大。在不良反应方面有可能会引起对降压不利的负面效果。但是在作用时间及血压下降效果上,吲达帕胺还是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的,所以患者更为愿意接受对此药物的服用。

综上所述,作为疗效比较确切、服用简便的吲达帕胺,在降压药物更易于患者接受。也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有效,且不易引起血钾异常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260.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用本).高血雎杂志,2004,12(6):483-484.

[3]刘力生.高血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88-1002.

[4]王栋.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81例临床效果观察.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307-1308.

[5]陆春雷.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6):31-32.

472000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高血压科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利尿剂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吲达帕胺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吲达帕胺片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