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走自主路——访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贺应涛

2012-11-06 06:22李鸿雁
商用汽车 2012年8期
关键词:臂架星马底盘

本刊记者 庄 严 李鸿雁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混凝土机械领域的企业之一,安徽星马在混凝土搅拌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混凝土泵车领域却“低调”了许多。但这种“低调”,是出于当时企业的战略布局,也为厚积薄发打下基础。为了解星马混凝土泵车的有关情况,本刊专门采访了该公司技术部有关负责人。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混凝土机械领域的企业之一,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吸收,以及对自主研发的坚持与执着,不但在国内混凝土搅拌车市场替代了原装进口的同类产品、建立了自己的领先地位,还逐步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都颇具竞争力的混凝土搅拌车制造商。

不过,在混凝土搅拌车成功的同时,安徽星马并没有以此为突破,迅速在整个混凝土机械领域迅速展开全面攻势,如在混凝土泵车领域,与其同期进入该领域的其他国内企业,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相比,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在宣传上,都显得格外“低调”,但正是在“低调”中践行着企业的发展目标。为了深入了解安徽星马在混凝土泵车领域的有关情况,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贺应涛先生。

并非“低调”,而是企业发展方向不同

谈起安徽星马在混凝土泵车领域所表现的“低调”,贺应涛表示:这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息息相关,正是这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安徽星马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在混凝土泵车领域的表现不同。不过要解释这样的差别还得从混凝土泵车在国内的发展历史说起。

贺应涛告诉记者,我国最早出现: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应该是1972年引进的德国施维英拖泵,这种先进机械的应用使得建筑施工的效率大大提高,也激发了国内一些企业对于开发此类混凝土机械的兴趣,湖北楚天和沈阳一家企业最先尝试这种机械的开发与推广。随着建筑施工难度的越来越大,拖泵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装上臂架之后的混凝土泵车也就应运而生,大象(普茨迈斯特)、施维英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也都相继被引进到中国市场。不过当时的国内企业还并不具备混凝土泵车的研发制造生产能力,但已有不少企业把目光放在了这一领域,其中就包括安徽星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在内。

不过在2003年时,安徽星马在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保证混凝土搅拌车继续国内领先的基础上,开始将重点放在了重卡相关产品之上,而没有着力于混凝土泵车领域。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以品质著称、走高端路线的华菱重卡不但已经在竞争激烈的国内重卡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还通过专用汽车的一体化生产,不断地扩大着安徽星马在混凝土搅拌车市场的优势。

而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则持续坚持了其混凝土泵车事业,不但逐步占据国内市场,还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成为全球混凝土泵车领域销量领先的企业。正是这种企业发展方向上的差异,也注定了安徽星马在混凝土泵车领域的“低调”。

一体化生产和稳定的团队:是安徽星马的主要优势

虽然在混凝土泵车领域显得格外“低调”,但是这并不代表安徽星马制造混凝土泵车的产品也很“低调”。贺应涛表示,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相比,安徽星马虽然在混凝土泵车的销量上差距较为明显,但是在技术层面上,安徽星马大都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差距并不明显,而且在整车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和研发销售服务团队的稳定建设上,让安徽星马在竞争中还具备一定的优势。

贺应涛介绍说,目前,包括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在内的很多国内混凝土机械企业都不具备生产混凝土泵车专用底盘的能力,所以,这些企业产品所需的专用底盘都要通过采购而得。尽管采购的底盘中包含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斯堪尼亚、五十铃等世界知名品牌,但仍很难充分保证产品生产的一致性问题,而且也不能根据用户反馈的意见及时对底盘进行调整,难免在使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此外,在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上也都会遇到一些麻烦。

相比之下,由于拥有华菱重卡专用底盘的支持,安徽星马产品的一体化生产则很少出现上装与底盘不匹配的问题。贺应涛进一步解释说,星马混凝土搅拌车之所以能够持续赢得国内众多用户的青睐,就与一体化生产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混凝土泵车方面,安徽星马也在极力推广采用华菱专用底盘,一体化生产不仅让星马的混凝土泵车在成本上得以控制,且通过不断的研发、磨合和调整,可以制造出更适合国情的产品。此外,由于是一体化生产,在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上,安徽星马也可以自己调控,更能保障用户的使用。

另外,在整个团队建设上,安徽星马也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很多混凝土机械企业为了能够在业内站稳脚跟,大都采取“挖墙脚”的方式招揽人才,这样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综合实力,但是稳定性差,一旦有其他企业开出更好的条件,人才随时都可能流失;而安徽星马则是通过自己培养人才,无论是设计、销售,还是服务等都形成了稳定的团队,可以持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这样做,虽然花费的时间较长、精力较多,但团队的凝聚力强、稳定性高,更易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这也是保持安徽星马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中联收购CIFA,三一收购大象对国内混凝土泵车领域来说是件好事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推进上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带动了整个混凝土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直以混凝土机械为主业的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也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更积累了财富,不仅有能力更多地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更是相继收购了意大利CIFA和德国大象这两家曾经以混凝土泵车技术领先的企业,在产品技术和销售渠道上获得很大的提升,而这势必也给安徽星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贺应涛表示:冲击肯定是会有的,但从整个国内混凝土泵车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中联重科收购CIFA,三一重工收购大象绝对是件好事。以往,国内混凝土泵车技术水平的落后大都因为西方先进企业的技术壁垒,而通过这样的收购,自然就会使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的技术得以提升,随之而来的势必将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从而缩短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

贺应涛还为记者举了个例子,车载泵的价格一般在几十万元左右,而在车载泵基础上加上臂架之后的混凝土泵车则可卖到上百万元的价格,如果臂架更长,价格甚至可以达到近千万元,由此可见臂架技术在混凝土泵车整体设计中的重要性。国外企业都通过一种专门的设计软件对臂架进行强度应力等因素的分析设计,设计之后的产品大都可以直接投放市场应用。而由于技术壁垒,国内企业就得不到这样的设计软件,所设计的产品最终在使用中会表现出怎样的状态,设计人员心里也没有定数,只能通过不断的实验来反馈臂架的使用情况。

此外,贺应涛还告诉记者,设计软件是众多技术壁垒中的一个方面,国外企业在液压系统、臂架材料等方面也都设置了各种阻碍,使得国内企业拿不到各种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国内混凝土泵车技术的发展。

如今,中联重科收购CIFA,三一重工收购大象之后,自然会获得这方面的相关技术,在产品、设计等方面自然也会随之提升。中联重科在收购CIFA之后,就在其产品中开始在最末端臂架使用碳纤维材料,这样不但降低了整个臂架的自质量,降低了臂架底座的力矩,同时也提升了臂架工作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大象在液压技术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相信三一重工随后的产品也必会有大象技术的影子。所以,从总体而言,收购会大大加速国内混凝土泵车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于安徽星马没能参与CIFA和大象收购的竞争,贺应涛表示有些可惜,但不会灰心,而是继续密切关注市场的走势和技术的升级,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保持安徽星马混凝土泵车的竞争力。

国产底盘要想取代进口底盘,发动机性能是关键

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混凝土泵车产品大都选用如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五十铃、日野之类的进口底盘,而国产专用底盘在市场上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尚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国产专用底盘在混凝土泵车领域的应用,作为业内人士的贺应涛认为,最关键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发动机这一环节之上。

贺应涛指出:以建成一个桥墩为例,在桥墩整体成型之前,需要混凝土泵车不间断地泵送混凝土,中间一旦出现问题而导致混凝土泵车长时间停歇,则未完成的桥墩就需要拆毁重来。而且,混凝土泵车的工作环境大都十分恶劣。所以,用户对混凝土泵车持续稳定的工作能力要求很高。而为整个混凝土泵车提供动力的装置就是底盘上的发动机。换言之。只有底盘发动机持续平稳地输出动力,才能保证混凝土泵车可以在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这就要求底盘的发动机一方面具备能够带动整车及混凝土泵送机构的充足动力,另一方面又要具备可长时间持续稳定的工作能力。因此,发动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运行。

然而目前的现状则是:国产品牌技术相对成熟的发动机大都是排量在12 L之下、功率在400 PS之下的产品,带动整车行驶尚可,要是保持长时间持续工作则显得力有不足。即使有大排量、大功率的发动机也因稳定性的问题而未能得到用户的认可。相比之下,进口底盘的发动机排量都在13 L之上,且功率在400 PS以上的型号比比皆是,有些发动机的功率甚至超过了500 PS,再加上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已经树立起来的口碑,自然也就得到了用户的青睐而成很多混凝土泵车生产企业首选的采购对象。

正是看到了在发动机上差距,所以,安徽星马在已经获批的发动机项目中就专门设立了大排量、大功率发动机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推出一款能够比肩进口产品的大功率专用底盘,并应用在今后一体化生产的混凝土泵车产品中,逐步取代进口产品,图谋成为混凝土泵车专用底盘领域的佼佼者。不过,要想真正地实现国产底盘全面替代进口底盘,还需一段时日,以贺应涛的判断,这个时间不会少于5年。

国内混凝土泵车产能过剩之势已显,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虽然,近年来国内混凝土泵车行业发展迅速,产销量连连创下历史记录,但产能过剩之势已经逐步凸显。贺应涛向记者介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当年全球混凝土泵车的销量为5000余辆,而这几年,西方发达国家始终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加上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已接近尾声,对于混凝土泵车的需求很小,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还并不具备大规模建设的经济基础,可以说全球市场对于混凝土泵车的需求量虽有增加,但也十分有限。我国市场也是一样,虽然经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但2011下半年,随着房地产、公路、铁路建设不同程度的放缓,市场需求量已经趋于平缓。

相比之下,2011年我国的混凝土泵车产量达到1万3000辆,不仅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即使供应全球市场也已绰绰有余。所以,2011下半年,不少企业为了清理库存,实施了多种促销手段,提前透支了2012年的市场需求,使得到目前为止,混凝土泵车的销售并不理想。

产能过剩直接带来的就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预示着整个产业格局的改变。贺应涛表示:在这种局势下,最主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带好整个设计制造服务团队,即然未能通过收购获得更好的技术,那就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从而为未来激烈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臂架星马底盘
1600t浮吊副臂架系统整体安装工艺分析
开工利器:星马“砼车三兄弟”
逃离猩猩世界
吉利或收购华菱星马15.24%股份 以补商用车短板
轿车底盘评价调校初探
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折叠型式和机构分析
基于Creo/parametric,HyperMesh的装船机臂架有限元建模
依维柯New Daily底盘改装房车中国首秀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优化云梯车臂架结构分析
底盘测功机的发展及应用